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李吉均

发布时间:2018-07-20 16:5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

个人简介

    经历过研究时摔断肋骨、数次遇险等难题,坚持“一以贯之”的治学精神和学术体系,培养出几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我国地理学领域研究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数十年来他虽积劳成疾,却始终不曾停下跋涉的脚步,他把人生的“文章”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题记

事迹照片

事迹说明

    他,是朋友们熟悉的“白马王子”。66年前高中毕业选择专业和职业时,他怀揣梦想,要“骑着白马为祖国探矿”。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经受冲击、摔断肋骨、数次遇险、积劳成疾,却始终不曾停下跋涉的脚步。

    他,是坚守在祖国西部的“胡杨”。从1956年考取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开始,他就把梳理中国地理地貌的“前世今生”作为毕生事业,在具有西部特色的青藏高原冰川、黄河起源与地貌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把文章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他,是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大先生”。从1958年任教以来,他先后培养出包括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百余名高层次地学人才。他和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极”的故事,至今是科教界广为流传的学术佳话。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家,现今86岁高龄的李吉均院士。

    “不论多高的山,他一定会坚持到现场”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虽说记不清歌词了,但当李吉均唱起这首上世纪50年代的老歌《勘探队员之歌》时,仍极具感染力。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青年时期的李吉均点燃了“火焰般的热情”,他在心中认定,矿产是工业的粮食,炼钢需要煤炭,都说祁连山是中国的乌拉尔,那他的梦想就是去祁连山给祖国探矿。

    然而,李吉均大学读的却是地理专业。原因就是李吉均高中毕业时身体太弱,老师同学们知道了他的“探矿理想”后,都说他身体吃不消,干不了地质这行,劝他改学地理。为改变自己的体质,改学地理后的李吉均,坚持天天早起锻炼,晚上洗冷水澡,终于练出一副好身板。

    1956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师从留德著名地理学家王德基。这个分配出乎李吉均在南京大学师生们的意料。有人劝他不要来,怕他来了10年都回不去。他没有挑剔,因为他始终放不下心中那个“骑一匹白马漫游在祁连山深山幽谷中”的心愿。

    1958年,李吉均作为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首批队员,终于第一次见到了祁连山,而且登上了马背,“是白马,不过是一匹年迈的老马,否则性子刚烈驾驭不住”。冰川考察并非处处“诗意”。当时条件差,他和队友们穿着厚重笨拙的老式棉袄,租用老乡的牦牛或骆驼,既能驮运行李,也是代步工具;顶着冰川道路上的刺骨寒风,他们艰难穿行,足迹踏及祁连山各地冰川、雪山。

    1959年第二次进祁连山,因为没有地图,还闹粮食危机。走出祁连山时,队伍只剩下一顿饭的口粮了!尽管已时隔半个多世纪,但李吉均对那次横穿祁连山的经历依然引以为豪,“硬是凭借罗盘和山脉走向走出来了,这是比较惊险的事!”

    197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进藏,李吉均作为冰川组长负责了西藏以及后来横断山的冰川考察工作。从此,他踏遍西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开始了多次进藏和在川西高原工作的科研之路,也尝尽了生活上的艰难困苦。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积劳成疾,患上了高山反应的严重肺水肿,但他仍然坚持工作。此后,李吉均在冰川考察中又遭遇肋骨骨折。

    “我也和他一起经历过好几次危险的情况,差一点一车人都回不来了。但是,只要身体条件还可以,不论多高的山,他是一定会坚持到现场!”说起父亲的执着,李吉均的儿子、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丁既敬佩也后怕。

    一次选择,一生守护。2012年,李吉均用“野外考察、实地讨论”的方式庆祝80周年寿辰,在甘肃白银景泰黄河石林的山顶上,师生四代共话黄河地质沧桑和演化历史。在户外考察中,李吉均急切地想听学生们的观点,当起了现场主持人,似乎喝口水都是浪费时间。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1979年,第6期的《中国科学》杂志上,刊发了一篇题为“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的论文。这篇论文完全颠覆了当时国际上主流的关于青藏高原形成的观点,系统全面地提出高原在晚新生代经历两次夷平、三次隆升的观点,一发表就在当时的地学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开辟了青藏高原研究的新阶段。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李吉均。

    “高原隆升是科学研究的兴奋点”,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两篇文章中,李吉均这样描述他对青藏高原研究的态度。尽管是对冰川的考察和研究开启了他的科学之路,而且已经拥有《西藏冰川》《横断山冰川》等沉甸甸的著作,但随着视野的不断开阔,李吉均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搞清楚诸如“地何故以东南倾”的问题,必须得从青藏高原的研究入手。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正是因为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穷根究底的远大追求,

    自1979年那篇奠基性论文发表后,李吉均对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思考研究从未停止过,在之后的20年间,他先后独立或与人合作提出了“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等概念,清晰地阐述了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格局的成因,使青藏高原隆升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纲举而目张。20世纪80年代后,李吉均把兰州黄土研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问题联系起来,认为随着高原的间歇性上升,黄河不断溯源侵地,也相应地不断下切。他指导的博士生潘保田根据这一思想,把整个黄河从三峡到黄河上游的发育作了系统的考察分析,作为对中华民族摇篮——黄河的起源做的第一次成功的发育史的研究,该成果发表后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李吉均的治学精神和学术体系也是‘一以贯之’的。李吉均兴趣广泛,涉猎渊博,但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演变是他学术思想中贯穿始终的核心和主线。”多年以后,李吉均的学生秦大河、周尚哲、姚檀栋等在一篇总结李吉均学术思想的文章中评价道。

    其实,一以贯之的除了学术思想外,还有强烈的科学精神。纵观李吉均的学术生涯,他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结果。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地学界展开的关于中国东部庐山等中低山地有无第四纪古冰川的大争论中,李吉均没有盲从地学权威李四光的结论,在三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庐山存在大量湿热地貌遗迹和部分寒冻与泥石流地貌系统,得到了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自此,困惑中国地学界半个世纪的古冰川之争大体被澄清。

    李吉均对兰州黄土成因的研究也始于对既有结论的质疑。在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他得知前苏联中亚费尔干那谷地黄土的古地磁测年为200多万年,但当时我国只认为黄土开始沉积于120万年以后。带着疑问,李吉均先后两次邀请美国南加州大学的D?伯班克博士对兰州最厚的九洲台黄土剖面进行了采样测定,确认了剖面底部黄土可达130万年。该成果1985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成为当时向国外介绍中国黄土研究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之一。

    “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人才第一,培养顶尖人才、世界级人才!”2013年11月1日,在接受采访时,李吉均欣然写下了上述寄语。这是对“兰大为何状元多”更高的期许,也是他自己念兹在兹、行兹在兹的心声吐露。

    2015年12月,李吉均的学生陈发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四院士”的说法不胫而走。在此之前,他和他的学生秦大河、姚檀栋先后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他们自己很努力,我只是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引进了正道。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当记者让他谈谈自己培养出3名院士学生的感受时,李吉均谦虚地说。

    “他把学生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要,把学生取得的成就看得比他自己取得的成就还高兴!”尽管李丁也特别关心自己的学生,但说起父亲对学生的培养,他觉得自己还是差了一些。“他对学生非常耐心,也非常宽容,没有看见他对哪个学生发过火。更为重要的是,他会非常全面地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然后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

    “李老师在教育上讲究因人施教。考虑到我今后从事的专业需要,在冰川气候变迁方面教会了我许多研究方法。这些知识,在我的科学考察工作中,特别是我在南极站当越冬站长的时候,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李丁的零距离观察,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的印证。

    对李吉均的言传身教,秦大河也深感敬佩:“他对我们不仅严格要求,而且还手把手地教导,特别是带我们去野外实习时,那种勇于实践、不怕吃苦精神,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的论文,他都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可谓是呕心沥血了,但他却坚持不署自己的名字,最多是将他的名字署在我们的名字后面。”

    “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李吉均的另一名院士弟子姚檀栋经常会对自己的学生说这句话,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学生时代老师给他的一笔重要财富——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温暖的种子,可能比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更为重要。

    为了鼓励青年学生的科学研究,2006年,李吉均和时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把教学成果奖奖金全部捐出来,设立了“求真”奖学金。李吉均认为,讲求真,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做人。他认为,读书,做事,都要求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导致学术腐化。做事要提倡实事求是、讲求真善美,尤其是读书人。那些学术队伍中不讲诚信、追求名利、走歧路的人,最终都会失败。

    正是在李吉均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导下,他亲自指导的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许多人都已成为我国地理学领域研究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除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3人外,还有2人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当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荣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而他与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事迹已成为学术界的佳话,激励莘莘学子继续从事地理学习和研究。他主持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项目也荣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就这样,在李吉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感召下,在一代代地学学子的接续奋斗中,祖国的大好河山将会愈加美丽,中国也将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编辑:张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嗨,青年,你家里来信了
      锵锵锵,“青年之家”云平台改版升级啦!六大最新功能,等你来尝鲜,更多精彩,快叫上小伙伴们,戳来看!
    • 中国“守夜人”
      在中国的西南方,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有着这样一群人,用血肉之躯丈量疆土,默默无闻地守卫着祖国。
    • 跟总书记学,第七期抢鲜看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跟总书记学第七期最新上线,一起抢鲜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明天!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