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低俗、暴力、拜金 藏“毒”APP正使孩子误入歧途

发布时间:2018-05-05 08:33 来源:中工网 柳姗姗

  一些手机APP中含有低俗、暴力、拜金等内容,而孩子们却能唾手可得并不加辨识地欣赏甚至模仿——

  警惕!藏“毒”APP正使孩子误入歧途

  “那年她12岁,他24岁,如今养大了,成了自己的新娘。”这段话是一个直播APP中一组照片集锦的推荐语。

  “需要戴耳机观看,否则就要向父母解释了。”在一家视频APP上更新的动画片下,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打出这样的字样。

  “整部漫画人物衣着暴露,宣扬一种金钱至上、暴力当道的价值观。这样的漫画真的适合孩子观看吗?”一位家长打开手机上的一款漫画APP,指着其中的页面说道。

  暴力、拜金、色情、惊悚……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及相关立法、监管的滞后,各种低俗、不健康的内容成为一些APP吸引流量和点击率的伎俩。而这些信息正在被孩子们以唾手可得的方式不加辨别地欣赏、把玩甚至是模仿。

  低俗化内容防不胜防

  因工作忙等原因,李女士平时忽视了对14岁儿子的管教。等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儿子已陷入了各种手机APP的“泥沼”中。“乱七八糟的游戏、五花八门的视频和直播,样样玩得溜。有时候几个小时不抬头,连饭都不吃。”

  “才多大的孩子,就玩红包赌博,还在直播APP上为主播打赏了好几千元。现在还老是半夜躲在被窝里偷偷玩手机,对学习根本不上心。”一位爸爸无奈地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向记者表达了孩子们可以轻易获取手机里各种低俗化内容的担忧。这些内容以各种形式暗藏在游戏、视频、动漫和段子里,令人防不胜防。

  记者下载了几个深受青少年追捧的漫画APP。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看漫画标题,就让人觉得低俗不堪。而在一个下载量巨大的知名漫画APP中,记者还看到一个栏目,黑丝、裸体、大长腿等漫画内容随处可见。

  在一个拥有许多年轻用户的视频APP上,记者发现一款动漫,其中人物衣着暴露、配音暧昧。一段女主角品味美食的情节,甚至被描绘成了一群裸体男人拿着羽毛围攻搔痒女主角,而台词更是露骨不堪。在该APP上,这部动漫被播放9000多万次。

  手机APP上不仅暗藏各种软色情内容,还充斥着暴力、凶杀、拜金、价值观导向错误等内容。以前段时间被整顿的各大直播平台为例,直播间里出现了小学生浓妆艳抹教化妆、模仿大人抽烟、爆粗口、炫富等内容,甚至有十几岁的少女公开炫耀早孕。

  尽管如今这些内容在各大直播和视频APP上已经搜索不到,但家长们难免心有余悸。“我们哪有精力一个APP一个APP去看呀?孩子们要看这些内容,根本是防不胜防啊。”一位家长说道。

  “草多了,花就不长了”

  据《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成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侵扰。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已达1.7亿。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保护措施,会有更多孩子可能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你说一句快手APP不好、某些行为不好,他就有100句等着怼你,还会举例别人一个月赚多少,有多少粉丝,把攀比和炫富当成了人生追求。”一位家长说。

  “孩子的自控力和分辨能力都很弱,游戏中激烈的拼杀可能会让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小视频刷上瘾来动不动就没了时间观念,要是染上不良习气、价值观被扭曲,就真的悔之晚矣。”家有学龄儿童的王女士说。

  初中班主任高老师也告诉记者,班里就有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游戏造成体力透支,也有的在上课时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草多了,花就不长了。” 中国网络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于天罡告诉记者,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心智还不成熟,极易受到这些负能量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孩子看到这些负面内容,参与游戏、注册APP、参与网络互动等,还可能会给成年人侵害青少年提供机会。

  网企有责任保护孩子

  从当前的法律法规来看,只有定性为传播淫秽的行为才会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情节严重的才会受到法律处罚,而这些暴露在孩子们视野中的不良内容,目前还处在“灰色地带”。

  整治已经进行。前不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责令“今日头条”网站永久关停“内涵段子”等低俗视听产品;文化和旅游部已部署腾讯、百度、阿里等主要互联网应用商店开展手机表演平台专项清理,删除下线手机表演平台370款,14家单位被列入文化市场黑名单。

  “不要期望人的自觉性,除了加强监管,更重要的是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如果违法成本低,就总会有人为了利益顶风作案。”于天罡建议,有关立法也要与时俱进,使监管和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也有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已加快了相关立法进程,但作为内容提供的主体,仅靠平台防沉迷系统、出了事才屏蔽相关关键词、删号等操作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企业有责任通过技术手段主动照顾好未成年人在平台上的一切活动。

  “我觉得有必要探索建立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网络违法犯罪当事人的跟踪和禁入制度,比如美国梅根法要求性侵犯假释或刑满出狱后,必须向警方登记住所,并公布给社区知悉。”于天罡说,如果某人或某公司在网络产品经营过程中上传会对青少年造成伤害的内容,构成犯罪,应该在一定年限内禁止其再进行网络经营,最大可能地去杜绝同一主体违法犯罪情况的发生。

  此外,于天罡还建议,在中国互联网内容还未有分级限制的情况下,要建立家长、学校、社会和孩子的良性互动机制,补齐防范短板。对孩子沉迷不良APP内容的情况,坚持疏堵结合,提供更多温情的陪伴和正面的教育。

  “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于天罡说,如果家长自己在这方面都没有警惕性,喜欢沉迷于不健康的APP内容中,孩子自然有样学样。(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