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调查
APP下载

商家注意了!别博到了眼球,弄丢了口碑

发布时间:2018-04-20 21:1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青年调查 孙山

    原标题:商家注意了!别博到了眼球,弄丢了口碑:57.3%的受访者建议不使用低俗手段营销

    一些商家为了推销商品,常常采用一些“噱头”,以博取消费者眼球、增加销量。上周,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0%的受访者觉得商家营销噱头普遍存在,51.5%受访者认为用噱头掩盖商品本身价值的行为不可取,65.4%的受访者希望商家营销宣传不夸大产品效果,57.3%的受访者建议不使用低俗手段。

    受访者中,00后占1.6%,90后占27.3%,80后占47.9%,70后占17.1%,60后占5.6%。

    北京某高校研一学生潘文晗觉得很多商家会制造噱头来宣传产品。“比如女生经常用的护肤品,我感觉广告中就有不少的噱头,如‘干细胞’‘脐带血’之类的词。至于里面到底含有什么物质,这些东西是否真的有益于皮肤,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如果不根据自己的肤质盲目选择,还有可能损伤皮肤”。

    潘文晗还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和朋友看到一家餐厅推出了“瀑布芝士”餐,他们被宣传语吸引而点了这个菜,结果发现服务员切下来的芝士量很少,味道也没那么好。

    在厦门上学的韩琪觉得噱头经常被用来做营销,“电子产品营销往往会制造一些噱头,然后进行‘饥饿营销’。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的包装也经常标注富含某种元素,但消费者往往并不知道哪个到底是有营养价值的,或者是经过认证的”。

    调查中,93.0%的受访者觉得商家营销噱头普遍存在。

    韩琪听到一些产品的宣传后,经常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忍不住去尝试,“像一些网红产品,我都是听身边人说广告做得多好,然后就去尝试了。感觉自己属于容易被忽悠的那种人吧,也不太能辨别出营销噱头”。

    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会被营销噱头忽悠而冲动消费,仅10.7%的受访者表示从不会。37.9%的受访者称自己可以分辨出营销噱头,23.7%的受访者坦言不能,38.4%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搞噱头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虽然现在竞争很激烈,尤其一些网络平台,需要打出亮眼的广告吸引消费者。但是这样会引导人们进行一些没有必要的消费,所以我还是挺反感营销噱头的。”韩琪说。

    调查显示,51.5%的受访者认为用噱头掩盖商品本身价值的行为不可取。

    在潘文晗看来,一些产品没有特点或本身品质不够,商家才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噱头上,“商品本身华而不实,有一些还会有虚假宣传之嫌。这种商品,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了一次后,就不会买第二次。而且要是消费体验不好,消费者可能会告诉身边朋友不要去尝试,长远来看,搞噱头也不利于商品品牌推广”。

    对于噱头营销存在的具体问题,66.4%的受访者认为是过度包装宣传,弄虚作假;58.3%的受访者认为是产品质次,华而不实;52.6%的受访者认为是玩文字游戏,欺骗消费者;45.7%的受访者认为是同质内容泛滥,引发审美疲劳;27.7%的受访者认为是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

    韩琪希望商家做推广时不要夸大其词,不做虚假宣传,不要使用一些“雷人”词语博取眼球。“如果商品名不副实,会让消费感到反感,也不利于形成好口碑”。

    对于商家营销宣传,调查中,65.4%的受访者希望不夸大产品效果,57.3%的受访者建议不使用低俗手段,49.9%的受访者希望商家不虚假宣传,47.0%的受访者希望商家不煽动公众情绪,34.6%的受访者提醒商家不要歧视特定人群,31.1%的受访者提醒商家不要打政策擦边球。

    “有些商家用很多浮夸的语言介绍商品,但我根本没有抓住究竟想突出的重点是什么,可能他们希望用模糊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去购物,也的确会有人因此而去消费。但我觉得这种行为会透支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度。”潘文晗希望看到一些名副其实的宣传,“可以用一些创意文案吸引消费者。与其用很多篇幅和精力去夸大产品功能,不如仔细介绍产品本身的价值,让大家知道东西好在哪儿。”

    编辑:安娜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从白血病患者到公益基金发起人
    她是企业家、慈善家,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她是徐亚飞,投身公益,只愿更多的人能有机会战胜病魔。
  • 测测你的“西城”气质
    你有一种“西城”的气质,吸引了我。忠诚、担当、首善,你知道你是哪种“西城”气质么?不知道就快来测测吧!
  • 中国“面壁者”
    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数十位“两弹元勋”曾战斗在核九院,用强大科研实力护佑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