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埔卫校:“徳能教育”使学生护士资格通过率超本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学生的护士资格考证通过率逐年攀升,从2010年的35.8%,提升到2016年的93.2%,远远超过了中专和大专的全国平均通过率,并超过了本科的全国平均通过率。”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黄埔卫校”)校长欧阳焕文用一系列数据佐证他近年来推行的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这项改革被称为“徳能教育”。2007年,欧阳焕文提出了“德能”和“德能教育”的理念,经过10年的推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模式。德能教育着重于让学生明白道德本有,每个人都有无限潜能,引导学生通过奉献社会,成为他人和社会大众的需要,提升自身道德来实现人生价值。

    新生教育是德能教育的第一课,主要包括爱国爱校教育、德能理念教育、孝道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

    黄埔卫校以孝道感恩为入手,让学生入学先学孝敬父母。以孝敬父母作为突破口进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既乐于接受,又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深化。很多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孝道感恩的课堂上第一次拿起电话对父母说“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

    德能教育以品德规范为抓手,并把落实《弟子规》作为品德规范的入手和抓手。黄埔卫校教师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创编了《弟子规》韵律操,取代学生每天早上和课间的广播体操。学生通过每天两次做《弟子规》韵律操,以及每天早上诵读《弟子规》。黄埔卫校还专门开设了4个学期的《弟子规》课堂,从孝、悌、谨、信、仁、爱等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内省自身缺点,修正错误观念。

    德能教育以礼仪形象为外化,要求学生遇到师长,主动鞠躬行礼问好;同学见面,微笑招呼致意。黄埔卫校每周都有礼仪课堂和礼仪值周。礼仪值周由各个班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在学校门口、过道以礼仪姿态迎接每个人。

    学校护理教师翟颖表示,自己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融入德能教育。“我们在静脉输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使用模型来练习,而是进行角色互换。一组同学成为搭档,在实操中既当病人,也当护士,真实地在人体上体验输液、进针的过程,体验临床上患者的真实感受。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还会教导学生不仅要把技术操作好,还要给予患者温暖、关爱。”

    另一位护理教师李杰斌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睡觉,我不会责备学生,我会先当着学生的面检讨自己:我是不是上课不够精彩,是不是备课没备好……同学们看到我竟然当众检讨,也会产生愧疚心,开始反思自己上课睡觉、开小差的行为。有一次班级出了问题被通报批评,我写了一份1000字的检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检讨。同学们看到我的表现后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以后再也没犯过类似错误。”

    据介绍,曾因学生少、学校小、硬件差而被戏称为的“麻雀学校”,如今,黄埔卫校在校生人数从2005年的520名增长到6700多名。2017年,有100多家单位提供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给黄埔卫校1000多名毕业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