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现场新闻  ->> 正文

茸芭莘那委员再度回应中青报:有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

http://www.cyol.com  2018-03-15 17:05

来源:中青在线 章正

    中青在线北京3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突然“火了”。此前,她在“委员通道”上,用歌声回答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现场提问。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后,在人民大会堂外,记者再次遇到茸芭莘那,问及“火了”之后有什么变化?

    “不能说是我‘火了’!而是我呼吁的那个问题(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感到特别欣慰。”她笑着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在人民大会堂,她为什么敢用歌声回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提问?茸芭莘那坦言是临时决定:“在人民大会堂‘委员通道’这个庄严的场合,唱起我们普米族的古歌,展示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感到非常骄傲。”

    茸芭莘那介绍,这是一首普米族世世代代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古歌,是她的外公从小教会她的。当年,茸芭莘那就是唱着这首歌走向了央视青歌赛的舞台,也正是这首普米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歌谣让她在2013年随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时站在了克里姆林宫的舞台,走向了世界。

    她没想到,自己在“委员通道”上的采访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全国总人口只有4万多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普米族。

    茸芭莘那直言,这次上“委员通道”意义重大,不是自己出名了,而是让人口较少民族的声音传播了出去。为此,她感到特别高兴,至少大家通过自己的介绍,意识到全国总人口在30万以下的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和亟待保护的紧迫性,“这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当记者问起这几天她有什么变化,村里的年轻人都看到了吗?茸芭莘那高兴地说:“村里的年轻人都给我发来了短信,关于我的消息也在(朋友圈)转发,我感到特别高兴。我告诉我们普米族的年轻人,不会说普米语的赶紧去学习,不会唱普米族歌谣的也要赶紧找老人们去学习,一定要积极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树立起文化自信!”

    此前,她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坦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属于本民族自然传承人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到更发达的地区和城市打工、求学,不再回到原住地。这样,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代,而随着原本掌握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高龄化,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消亡。

    “我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通过国家层面开展典藏工作,将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通过专业的录音、录像和展演等方式记录下来,再通过比如国家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出去。”让除了本民族以外的年轻人,也能了解和认识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她的梦想。

【责任编辑:李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