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现场新闻  ->> 正文

新时代这些行业可能跻身就业热门

http://www.cyol.com  2018-03-10 16:48

来源:中青在线 卢义杰 贾天荣

    实习生 贾天荣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人工智能在今年两会上火了。在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CEO李彦宏眼里,这将是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政府工作报告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这个产业更是被写进第一大点的开头,李克强总理明确表态,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

    “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我们要做世界强国,就要强化基础研究,率先突破,使我们在人工智能上达到领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人工智能是一次变革,已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衣食住行都带来了重要影响。不少年轻人追求更加简洁、安逸的生活,而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就是满足这些。

    宋宝安说,过去5年,我国在科技上取得了很喜人的成绩,但对比世界顶尖水平,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还存在一些差距。

    前景无限的行业酝酿着充分的就业机会。不少来自业内的代表、委员注意到,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份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系统部署文件判断,“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应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5个月后,工信部发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谈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就业,宋宝安建议,年轻人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尽管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会让劳动岗位减少,但它还会带来一系列新型产业和需求。同时,信息流动的加快会使年轻人获得信息的障碍变少,选择机会变得更多。

    行业数据支撑了宋宝安的判断。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导致180万个工作岗位被淘汰,但也将创造230万个工作岗位。招聘平台Indeed今年的一份报告预测,过去3年,雇主对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需求增加了一倍多。

    宋宝安认为,中国应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加强普适性,把它转化成最方便、最简洁的技术应用,改变人民的生活。

    另一个热词“中国制造2025”,已经连续四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计划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五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7%。2018年,政府将继续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重点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税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觉得,制造是一切技术和工程得以实现最基本的技术,“制造业不行,一切都谈不上,过去我们很多东西,能设计出来但是制造不出来,这是不行的”。

    王家骐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分析,“中国制造2025”未来一个主要方向是智能制造,这将成为一种趋势,是经验和技术真正成熟的体现,其行业潜力和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不容小觑。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董事长程静认为,智能制造为青年创业带来了新机遇、新要求,它不是简单某项技术或者产品,而是一个体系,因此需要年轻人具备三项“能力”:资源上下游的集成能力、核心技术的竞争能力、原创技术的核心竞争能力。

    早前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也设问:“我们怎么样使制造业能更上一层楼呢?这就是依靠年轻人。”他引用《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的说法,提出对中国的前景不是看现在的GDP增长速度,也不是看现在GDP的总量,而是要看年轻人在多大程度上卷入了创意、创业、创新的门路,“我们的观念的改变是重要的,发展理念的变化,创新是排在第一位的”。

    同样发展兴盛的还有服务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国家还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国家统计局数据则显示,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已连续5年在三大产业中领跑。

    此间需求异常旺盛。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分析,新兴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它是一个新的业态,关于健康的服务业也好,一些科技服务业也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年轻人要看到这个领域是有前景的。”张伯礼说,新兴服务业刚刚开始,这方面人才储备仍不充足,现在还缺少统一的规划,人员资质培训的标准、门槛以及准入的制度等亟待明确,需要国家出面做顶层设计规划。

    张伯礼鼓励年轻人“要跟上,不要滞后”。在他看来,新型服务业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应该抓紧制定各种标准,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年轻人应该积极提升自己,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宋宝安代表感慨道,不少年轻人富有创新、创造力,在新时代里,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有兴趣,再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一定会找到心仪的工作。”

    中青在线北京3月10日电

【责任编辑:产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