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粮票”“布票”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7-10-06 10:33 来源:中青在线 袁井忠

    作为一名“50后”,我有点怕过节。

    每逢大节小节,孩子们总要给我添置新衣,出去聚餐也是少不了的。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对物质的需求很有限,但拗不过孩子们的心意,于是那些新衣甚至未曾上身,就静静地躺进衣柜里。

    看到孩子们不重样地穿新衣,我也会忍不住唠叨“多浪费……”每每这时,孩子们都会笑着反驳,“难道要像您年轻那会儿,一件衣服穿上十年?”

  

    全国通用粮票(作者供图)

    孩子说的没错,我曾不止一次跟他们讲过我那个年代物资的匮乏。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的生活都跟各种“票”密不可分:吃饭用“粮票”,穿衣用“布票”,烧煤用“煤票”,买缝纫机、自行车这样的大件要用“工业券”,甚至打上二两香油也要用“油票”……

    煤票(作者供图)

    在那个生活物品极度缺乏的年代,老百姓对物质的需求一度就是吃饱、穿暖。

    学生时代的我(右三)

    每人每年十八尺半的“布票”用了几十年。“十八尺半”是什么概念?这正好是一个成年人做一身衣服的用量。我清楚地记得,1976年我结婚,为了给媳妇做上两身新衣,我特意去找朋友借了二十尺的“布票”。

    面票和布票(作者供图)

    即使是结婚的新衣,也没有什么艳丽的色彩。统一的黑、白、灰,而且价格不菲,做一身新衣要花去半个月的工资。如果家里有当兵的,能穿上一身绿军装,就是最时髦的了。

    我和老伴年轻时的合影(作者供图)

    经历过“票证经济”的我,时常被孩子说“抠”“省”。他们不知道,那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计划经济时代,早已在我们这代人骨子里刻上了磨灭不掉的印记,甚至影响了我国几代人的生活。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的东西多了,农民会拿着剩余的农副产品,到市场上与城市工业品进行交易,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自此,各种票券也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街头(来自CFP)

    放眼现在,只要走出家门,各种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中外餐厅鳞次栉比,消费起来方便快捷。老伴总说,“以前发愁没得选,现在发愁选什么”。每到夜晚华灯初上,我和老伴散步街头,看着北京越来越繁华,街头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都要感慨中国这么多年来的开放、包容,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十一长假,孩子们到我这过节。上小学的大外孙拿起我的手机一阵捣鼓,说,“姥爷,给您开通了手机支付,以后想买什么都送货到家!”

    手机支付(来自CFP)

    是吗?我试着购买了些食品,不到一个小时就送货到家了!想起我的乒乓球拍有些损坏,于是又网购了一个球拍,也是第二天一早就送货到家。“这么方便!”老伴又不由得感慨起来。

    社会历经变革,也记录了我们这代人用肩膀和双手奋斗的历程。曾经饱经风霜的我们,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董志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