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总监张劲文:将“世纪工程”搬上流水线

发布时间:2017-06-15 20: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吊装中。

  卢志华摄

  张劲文近照。

  资料照片

  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后12米接头在29米深的海底对接成功,“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即将实现结构贯通。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然而对于13年来与大桥朝夕相伴的工程总监张劲文来说,不舍之情难以言表。在他心里,港珠澳大桥是一个有感情、有灵性的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终于要离开他独自远行了。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型跨界跨海大桥,然而2004年工程进入前期筹备阶段时,“前期办”人员十分精干,组织架构也十分简单,仅设“工程技术组”“综合事务组”两组,当年年仅29岁的张劲文任工程技术组组长。在长达6年的前期攻坚战中,张劲文带领组员们圆满完成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对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进行了整体规划,《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及《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几易其稿后最终成型,为港珠澳大桥这个“超级工程”的规范高效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55公里,粤港澳三地共建共管的主体工程长29.6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公里,这是世界上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中最长的混凝土沉管隧道,桥梁和隧道的转换通过海中两个人工岛来实现,这样的设计满足了港珠澳大桥今后30万吨油轮满载通航。“岛隧工程”无疑成为了港珠澳大桥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桥梁建设队伍,但海底隧道建设经验不多,相对薄弱。港珠澳大桥长达6.7公里的‘岛隧工程’,对于中国大部分工程师而言,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张劲文表示。经过认真研究,他强烈建议并构建了国内交通行业极为少用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全球范围内最优资源,同时实现“设计施工联动,施工驱动设计”的目标。这种全新的模式付诸实施后,工程在质量、进度、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统筹、简化管理环节及减少管理界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使我国沉管隧道建造水平一跃成为国际一流水平,获得了粤港澳三地高度认同。

  港珠澳大桥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但如果将港珠澳大桥从构件的角度分解开来,则其主要由钢箱梁及桥面、基础及桥墩、海底沉管及人工岛等几大部分构成。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钢箱梁用钢量达42.5万吨,约为60座埃菲尔铁塔,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如此大规模地使用钢箱梁的工程。同时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且大桥施工工期有限,使用传统的板单元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工期也无法保证。

  对此,张劲文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在工厂中像生产汽车零件一样,使用机器人焊接、流水线作业生产钢箱梁?”经过艰苦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及产品调试,全球第一条智能化钢箱梁板单元生产线建立起来,从工厂流水线上使用机器人焊接生产出来的板单元质量优良、效率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张劲文推动的“工厂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钢箱梁板单元全自动生产线获得空前成功,推动了我国钢箱梁制造行业的创新、变革和进步。与此同时,桥墩、海底隧道使用的巨型沉管也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将港珠澳大桥这个“世纪工程”的主要构件搬进工厂,搬上流水线生产,体现了当今桥梁建设领域工业化的领先水平。

  今天,在大桥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和岛隧工程已经贯通,桥面铺装工程、交通工程、房建工程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大桥通车指日可待。“超级工程的终极目标是给人们带来幸福,而对于我来说,我的使命是传承与超越。”张劲文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明芳】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他没有视力,却“看见”了世界
    虽然被确诊为视障,他却一路“逆袭”,“看见”了更精彩的世界。“没有视力,我们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 这位新朋友,可不只有条运河
    ta是世界航空和海运的枢纽,坐拥美洲最大的免税区,还有着开放的金融行业……这位新朋友还有什么特别之处?点进来看
  • 看习近平如何勾勒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戳进来,一起穿越版图,纵横美丽中国,看习近平如何勾勒绿水青山。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