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拯救“贫困母亲”,让贫困不再向子女延续

发布时间:2017-05-27 12:3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曹珂

    在这个邻近儿童节的日子里,一则儿童被亲生母亲踩在脚下的视频,令人深思。

    近日,杭州萧山一母亲脚踩亲生女儿的视频被传播后,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质疑与愤怒。这位母亲一时之间也成了众矢之的。然而,随着对事件的深入调查发现,这背后是一则令人心酸的故事:贫困的单亲妈妈带着女儿找工作四处碰壁,几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内心的压抑无从释放,在绝望中,女儿对她用兜里最后的钱买的食物的不珍惜,导致了视频中出现的一幕。

    事件中的这个女人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母亲。这个群体由两部分构成:贫困女人和她的孩子——无论哪一个,都可以算作弱势群体,而一旦两者结合在一起,贫困母亲可以算是弱势中的弱势——无力脱贫,又身负重担。

    我们国家并不缺乏关于贫困的记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人承载着这份记忆,拖着沉重的脚步前行。终结贫困,成为了民族愿望。

    这个愿望,在脱贫攻坚的雄伟计划中,实现可期。然而消灭了数字上的贫困,是否就代表着一劳永逸?并非如此。防止脱贫返贫,则是更应长期巩固的工程。而这次,贫困母亲则为“贫困继承”问题敲响了警钟。每一个贫困母亲的生命中都至少有一个孩子,这些孩子不仅是他们所在家庭的希望,更是这个社会的未来。让贫困妈妈们自行终结贫困,避免贫困在她们的子女身上继承并不容易。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让她们的孩子具备在将来自主脱贫的本领。要实现这个,首要的是保障贫困母亲目前的生活。

    没有哪个国家,尤其是强国,不重视本国的未来。在俄罗斯,2006年颁布实施了“母亲基金”法案,从收入、教育、住房和就业等多个方面对妈妈这个群体提供保障,子女多的妇女甚至会被称为“英雄母亲”。在我国,国家一向重视妇女儿童的权益,对于“贫困母亲”这一特殊群体,虽有“幸福工程”等专门公益机构和慈善机构的帮助和《社会救助暂时办法》等制度的支持,但仍不免囿于资金不足、专门从业人员的缺乏。

    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从量上到面上都有大幅的提升,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如今我国又处于“十三五”这一关键时期,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脱贫攻坚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中明确指出,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但贫困的家长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照顾,通过加大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的力度,着力构建民政、社保、教育、卫生和住房建设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在教育与负担上,切实解决贫困家长们的实际困难,将贫困的轮回斩断,让上一代的贫困不再向下延续。

【责任编辑:姜继葆】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