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青平:让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成为骄傲的中国名片

发布时间:2017-01-10 13:5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青平

    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右)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左)颁奖。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1月9日,科技界两则新闻登上《人民日报》,赵忠贤、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初李克强总理“圆珠笔之问”终于有了答案,太钢原料生产出来的笔芯正在进行第六轮极限测试,有望两年内实现国产化。两则新闻不但传递出国家和人民对科学工作者的尊重与重视,也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界直面差距,瞄准领先,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赵忠贤和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样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

    其一,赵忠贤院士获奖传递了国家对基础科学的重视。赵忠贤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高温超导材料在电机、输变电、计算机、磁悬浮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电力技术也被看做是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和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材料、能源、信息被称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同时,新材料也是新技术产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和基石构成,新材料与新工艺、新技术密不可分。在当前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下,赵忠贤院士获奖再次传递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材料基础科学的重视。

    其二,屠呦呦继去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再次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以及非两院院士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实至名归。她的获奖代表着对国家对一代代不问名利、潜心研究的科技团队和科学工作者的致敬,代表着青蒿素所挽救的世界数百万疟疾病人对中医药的感恩与敬意,同时也传递出党中央对中医药科学的重视。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中曾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和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引领下,中医药发展日益受到国内国际重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定名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发布5项国际标准。借助“一带一路”,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体系,防治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临床科研网络得到完善。中医药不但以其绿色生态产业链和保健、养生、治疗优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国门,影响力日益广泛的中医药文化,也为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着不竭动力和巨大魅力。

    其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已成为一个标签,一个战略,不断助力中国科技创新的自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016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科技三会”重要讲话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可谓成果丰硕,如“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落成启用,“悟空”号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首发,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携手遨游太空,“长征五号”首飞,“海斗号”深潜10767米,“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蝉联冠军,石墨烯、液态金属、生命科学、基因技术等,也均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这些科技成果佳绩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更得益于一系列科技政策改革的引领和人才、资金的护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规划、法规,不但前瞻部署、超前研究,更夯实了科技创新的人才、资金、待遇等基础支撑,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持久创造动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已如同中国版诺奖名牌,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并将在以创新为引领的五大发展理念战略定位下,不断瞄准领先、潜心研究、稳扎稳打、一鸣惊人,汇聚起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自信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国阔步迈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责任编辑:邓江秀】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