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所高校探索为国际组织输送“中国人才”

中青在线

  中青在线上海11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尽管跨学科教育困难重重,尽管上海地区很难找到稳定的法语、西班牙语教师,但上海的高校仍在探索如何为国际组织输送人才。今天,在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牵头发起的“贸易谈判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的专家聚集在一起。记者发现,为国际组织输送“中国人才”远没有听上去那样简单。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在国际组织中发出的“中国声音”却十分有限。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在联合国秘书处的职员仅占联合国职员总数的1.09%,远低于美国(6.03%)等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确定的按地域分配原则,我国的联合国职员理想幅度应为119-161人,但实际只有71人,甚至低于印度和菲律宾,处于较为严重的缺额状态。

  “8年了,我发现要让我们的老师离开原来的专业领域去融合其他专业,真的很难。”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院长丁勇说,华政的这个交叉融合学院成立之初就是定位为国际组织培养跨学科人才,理想的状态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但同时也懂一些其他专业。但实际情况是,每个老师都有很强的在本学科领域的单兵作战能力,人手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但到了“融合”时几个人能聚在一起讨论产生“互相启发”就很不错了。

  这可能是最拼的一个文科专业了,没有“之一”。这个学院的学生每天7:20-7:50会准时出现在课堂上进行晨读,为此,学院的老师也要轮流排班陪伴。学院还会邀请外教来给学生上课,但外教资源并不稳定,“都是老师个人关系介绍来的,讲比较法多一些,缺乏规律和系统性。”

  而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这里的贸易谈判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它开设了世界贸易组织法的专业硕士学位,与深圳世贸组织中心合作开设博士后课程,拥有20名专职教师。它能提供多样化的授课模式、双导师制等时下最新的上课方式,同时还有英文、法文的同步教学。

  “感觉很艰难,像脱了层皮一样。对老师要求特别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副院长史龙祥说,为国际组织输送人才,需要一整套定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外贸是在此前WTO研究院与WTO组织已经建立了良好互动的前提下,才新建的贸易谈判学院,很多兼职师资直接来自各类世界组织,投入巨大。

  上海财经大学自2015年起设立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截止目前,该项目已招收三期共100 名学生,其中两期 58 名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100%赴海外合作大学学习。首期19名学生已分别在国际组织机构或涉外部门完成海外实习。

  “要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财大自己没有这样的老师,就从外面找。”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劲松介绍,上财从1978年就开始探索为国际组织输送人才,到2015年正式决定开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

  每年,学校都要从大四的优秀本科生中挑选40人保研。在大四这一年,学生们就要进行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复合模块学习,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国际法学课程同步跟进,他们还要了解国际组织的基本构成等。研一时,这批学生会被送往海外学习,并有机会在国际组织和机构实习。研二回到国内,学习一些涉外知识,并准备论文。

  李劲松介绍,对这些学生而言,论文是一个难题,“他们以实践和语言学习为主,真要写出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