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乐器“飞”出画卷

2018-09-26

    中青在线敦煌9月2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刘言 记者 马富春)凤首箜篌、曲颈琵琶、雷公鼓……这些千年前的古乐器 镌刻在敦煌壁画上,为美轮美奂的飞天伎乐增添了别样的艺术光辉。9月25日,由敦煌研究院壁画乐器研究专家郑汝中先生设计、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敦煌壁画仿制乐器,亮相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壁画仿制乐器展。

    这些乐器“飞”出画卷,经历了搜集资料、论证、制图、线描、雕刻、彩绘、上色、装配、调律等工序,最终由来自上海、扬州、苏州、北京、河北等地的民族乐器制作大师、能工巧匠制作而成,共有弹拨、拉弦、打击、吹奏四大类乐器97种、245件(套)。

    “复原的难点在于,画壁画的画家并不是特别懂当时的乐器,是一种非常写意的状态。我们复原下来的乐器的弦数要符合当时的实际,制作出来的乐器如果调律不准还要推翻重来,基本上每个乐器都要做3到4个才合适。”参与古箜篌仿制复原的青年箜篌演奏家鲁璐介绍。

    “这些乐器里有现代乐器的影子,但与他们都不同,蕴含着敦煌的特色。我们把它复原出来,做到既能实用,又不比现代的乐器差,需要很多创新的思维。”86岁高龄的郑汝中先生表示,“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把窗口打开得更大一些,让中国音乐文化更好地弘扬出去。”

    郑汝中希望对敦煌乐器的研究、对敦煌文化弘扬能够后继有人,越来越多的人能投入进来,“我们要在文化的发扬、乐曲的创作、乐器的改革、乐队的组织和群众的普及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