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重庆90后河长:每条“毛细血管”都是责任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田文生

    艳阳照射下,波光粼粼的三庙河水缓缓流过响水滩,注入南溪河,再奔流进嘉陵江,最终汇入长江。

    如果在这里扔下一个漂流瓶,它可能会带着主人的期许路过重庆、长江、南京和上海;同样,如果河里漂走一棵枯树,就会困扰这些庞大都市里千千万万的人。

    从响水滩溯流而上直到余家滩,是27岁的何波和他的乡邻倾心守护的两公里河段(重庆合川区三庙镇河段)。去年5月,刚走马上任的“河长”何波等人在这个河段清理了超过6卡车的河面垃圾。

    一位乡亲甚至从中发现了自己5年前扔掉的一件夹克,堆积在一堆秽物之中,散发出恶臭,无法降解。

    90后何波是重庆第一个被政府正式聘任的民间河长。

    他是个孤儿,祖籍在重庆潼南,两岁时,被当时40多岁的重庆合川男子何代均抱养。

    此后,他随养父长大成人。相依为命的两人一直过得非常艰难,生活的重压之下,2007年,何波从高中辍学了,在打工热潮中去了广东,进了一家织布厂。

    “(在这里)能挣比老家多得多的钱,但我发现这不是我向往的生活。”内心一直期待能过上“有趣味的生活”的他,决定中断在外打工漂泊的日子,回重庆找寻自己的机会。

重庆90后河长何波和其他巡河员守护着流经故乡的三庙河,努力实现“一河好水向东流”。

    回乡种莲创业

    2009年春运的拥挤人流中,他在重庆北站得到了春运志愿者的热情帮助。“这些志愿者不嫌弃挎着大包小包的打工族,热情地提供帮助。我觉得重庆真是一座温暖人心的城市。”他选择留在重庆,在朝天门批发市场打工。

    平常上午很忙,下午没事,他就加入志愿者队伍,下午参加各种志愿服务。2010年春运期间,他一直坚持在车站做志愿者。

    在此期间,喜欢“看稀奇”的他偶然地和一只文艺演出团队结缘,帮忙搬运舞台设备,随着演出队到处奔走。逐渐熟悉起来后,他也开始登台表演小品,并从跑龙套逐步成长为主角。

    这给了他信心,他和朋友开起了一家文化公司。公司顺风顺水地发展到2015年,邻居告诉他,年近70的养父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决定转让经营红火的公司,回到自己长大的三庙镇戴花村创业。

    他专门到江西中国莲子研究所引进“太空莲”品种,流转了60多亩土地,与两个朋友一起,投入18万余元开发了“响水滩荷田”。“这种莲子新鲜时可以当水果,味道甜糯;成熟后就是药材,清心养胃、宁心安神。”

    创业初期,他每天都去查看,同时在朋友圈记录莲蓬的生长过程。荷塘进入盛花期后,美得摄人心魄,他的朋友圈赢得了大量关注和点赞,口口相传让他的荷塘很快成为“网红”,创业的第一年就引来上万人前来赏花、游园、购买莲子,何波还在网络平台上销售,他的生意很快步入正轨。

    戴花村从来没有过这么多游客。以前卖13元/斤的土鸡,游客们出价超过30元/斤,土鸡蛋的价格也翻了一番以上……

    第二年,他扩大了规模,连绵的荷田更加秀美壮观,超过5万人慕名而来,这意味着,平均每户村民平添至少3000元的收入。

重庆90后河长何波和其他巡河员守护着流经故乡的三庙河,努力实现“一河好水向东流”。

    重庆第一个民间河长

    在钱包鼓起来的同时,何波沮丧地发现,家乡的河变了:小时候,很多孩子跳进河里游泳,而今,河里却弥漫着细微的臭味,再也没有孩子戏水的场景了,“夕阳下潺潺流水的那种清新气息再也闻不到了。”

    “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是来看美景的,如果我们仍然到处扔垃圾,还有谁会来?还有谁来了再来?”他和乡亲们商量,“是时候注意村里的环境了,我们不能随便扔垃圾。”

    2017年,他和三庙镇书记胡世才、镇长徐英禄商议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时,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合川区推进河长制的会议将在三庙镇举办。“我们正想和你商量,能不能做个河长,把三庙河弄干净?”

    何波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成为重庆第一个民间河长。

    河长没有报酬,他不在乎,可是,热血沸腾的他很快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难度。“河长不好当,一个人是搞不定那么多垃圾的,需要村民帮忙。大家都愿意耍耍嘴皮子,真到了需要干苦事累事的时候,就没人愿意了,毕竟河上的部分垃圾都堆积几十年了。”

    他的荷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份“面子”让他相对顺利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那些陈年垃圾被清运走了。“这次清运垃圾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宣传过程,大家发现,自己好多年前扔的垃圾,居然还留在村里,长满了蚊蝇,令人恶心,大家都说以后不能这么扔了。”

    这名并不魁梧的90后河长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让村民改变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却影响环境的习惯,并坚持下去。

    “要让别人坚持,首先自己得坚持下来。”何波坚持巡河。2017年11月的一个下雨天,走到一半,他不小心滑入河中,狼狈地爬上岸,身上的夹克全打湿了。他没顾得上换衣服,而是在冷风中坚持巡完河才回家。这一幕被一名村民发现了,在“摆龙门阵”时提到“何波巡河掉河里了,他都继续巡,看起来,他不是‘一阵风’,不是做样子。”很快,更多的人主动巡河了,发现垃圾都会及时处理或报告。

    在河里养鸭是当地的习惯。但这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这个硬骨头能否啃下来,是三庙河能否得到彻底改观的症结。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何波和其他热心人做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劝导”。“一个人说不动,就给他家里的年轻人打电话说,多讲道理,多用他身边看到的实例去说服他们。”而今,绝大多数村民都开始圈养,河里已经很少看到鸭子了。

    水质变好了,河里的鱼更多了,电鱼的人也多起来了。何波去劝阻,对于别人“并不是你的鱼,你凭什么管我”的指责,他不以为忤,而是耐心细致地进行劝导。日积月累下来,电鱼的人也少了很多。

    他还带头成立了一支宣传队,只要一有空就组织活动,向村民宣讲农村环境整治和环保知识。后来,在宣讲队基础上,又成立了一支河流保护小分队,定期开展护河行动。

    “我很欣慰,儿时的美景正在一点点地重现”。做了一年多河长,何波的感受是,河长首先是一名巡查员,同时也是向各方面沟通情况的联络员和参谋员,还是一名宣传员和示范员。

    如今,他的荷塘已经拓展到300亩,收入丰厚。但是,最让他开心的是自己作为“河长”和乡邻一起改变的故乡。“空气比以前更甜了。以前,三庙河面上都漂浮着一片片的黑色油污,还有怪味,没有人会沿着河散步。现在,吃完晚饭沿着三庙河散步的老人多了起来。甚至有人开始在河里洗菜了,在过去这是不敢想的。”

重庆90后河长何波和其他巡河员守护着流经故乡的三庙河,努力实现“一河好水向东流”。

    对长江的“上游责任”

    这名90后的工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2017年12月21日揭晓了第八届“母亲河奖”,他荣膺“绿色卫士奖”。“母亲河奖”是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原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于2000年设立的,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权威奖项。

    这名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90后,还是团十八大代表。

    “合川地处嘉陵江、涪江、渠江交汇处,是长江中上游的重点水源涵养区,三条江及其支流的水质直接影响长江中下游。”重庆市合川区区委书记李应兰说,如果能把合川打造成梦里水乡,守护出青山绿水,对于推进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都有积极意义,“治理好长江的这些‘毛细血管’,是我们对长江的‘上游责任’。”

    “我们要跳出水体抓水质、跳出河段抓联动、跳出部门抓共治,” 李应兰说,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河长起着重要作用。“嘉陵江合川流域的总体水质已经达到II类水质标准,优于长江干流水质,我们将继续让一江清水流向重庆主城、流向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