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长春经济增速领跑东北 科技创新成发展“起搏器”

2018-02-05 18:47央视网

长春奥迪Q工厂焊装车间高自动化率焊装生产线

  长春奥迪Q工厂焊装车间高自动化率焊装生产线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 王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500亿元,8%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吉林省2.7个百分点,也高于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的平均增速。

  在东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地处这一地区中部位置的长春市脱颖而出,开拓出一条科技兴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在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稳步向前。

  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滚动实施555个“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启动实施10个智能化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和50个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制定出台打造千亿级产业的指导意见,启用科技大市场,帮科技企业找项目找资金……

  长春市着力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将“智能制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目标清晰明确,那就是做强汽车、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优轨道客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号称“中国最高级的汽车工厂”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车间里没有几个工人,清一色的是各种机器人。这个项目总投资158亿元,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能力,每年将为长春当地提供近1600亿元工业产值及近300亿元以上的税收。

  在刚刚结束的长春市两会和吉林省两会上,该项目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迅速崛起,则已成为长春市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永利激光研制成功的合束激光器为国内首创,目前全球仅有永利和英国GSI公司拥有此项技术。企业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

  还有长光宇航、迪瑞医疗、希达电子、科英激光、北方化工灌装……这一大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小巨人”企业慢慢成长为“大巨人”。 

  一个个科技型企业支撑起来的新地标,正以其强大的内生动力,为长春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掌握被称为“高铁大脑”的列车网络控制技术,打破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垄断;“吉林一号”创下了我国第一颗商用卫星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等多项“第一”;长春瑞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吉林大学开展校企合作,成功研发了数控叠板切割机器人和H型组对机机器人……

  12个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和园区,22个医药健康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7年,60家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总产值234.51亿元,同比增长16.01%;销售产值212.38亿元,同比增长18.38%;利润总额21.67亿元,同比增长116%。

  目前,长春高新技术企业由146户增长到433户,技术合同成交额由17.17亿增长到208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79件提高到11.7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由2013年的282户增加到2017年的665户。

  科技创新点燃长春发展的新引擎,使其由“追跑”“跟跑”加速向“并跑”“领跑”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