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11.26爆炸案”,公安舆情应对有“四度”

2017-12-01 20:09中青在线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里有这么个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好?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因为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病人并不自觉有病,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让人认为他只能治疗小病。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舆情的应对与处置也是如此,好的应对绝不是惊涛骇浪、怒海争锋,而应该是风平浪静、波澜不兴。换言之,好的应对使人失去联想的兴致,而相反则激发人无限的想象。而近日宁波发生的“11.26爆炸事件”,在网上既没有引起轩然大波,也没有出现谣言的兴风作浪,舆论场上风平浪静的背后,得益于宁波警方应对舆情处置得当,引领舆论游刃有余。

  

  1比速度,握好“发令枪”,让谣言不再“抢跑”

  据警方介绍,爆炸事件发生在8点50分左右,而@江北公安在10点27分就发布了第一条微博。这短短的97分钟中包含了民警赶到现场的时间、调查取证的时间、往回汇报的时间、确定口径的时间、撰写情况通报的时间和走完各级审阅程序的时间。而关键之处在于,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还要保证所有步骤的准确无误,只有准确才能凸显消息的权威性。

  我们细看这则通报,时间、地点、事件、处置一应俱全,但是唯独没有点明原因。这实际上正是基于对“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精准把握的结果。这则通报传递出来的信息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江北爆炸我们已经知道了,正在救援,请放心,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高效的反应,负责的表态,握紧了“发令枪”,占据了信息主动权,让谣言不再抢跑,使权威声音迅速占据了网上舆论的制高点。

  2亮态度,信息公开透明,用事实答疑解惑

  在第一条微博发布不到2小时,第二条消息就通过正式渠道发布了。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通报情况进展。如此主动、全面、高频次的发布,实际上既满足了媒体的报道需求,又回应了公众的知情欲望。特备是对于伤亡情况,没有藏着掖着,而是选择坦诚对待、如实说明,这就消除了公众对伤亡情况的猜疑,同时进一步挤压了谣言产生的空间,压缩了各种“想象力”的来源。

  

  3有温度,以人民为中心,舆情本质上是民情

  在随后接连发布的消息中,能够看到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主动发出正面声音,及时说明了真实情况,有效传播了主流的观点。通过资源的统筹协调、有效整合,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应该看到,舆情从本质上讲就是民情,各种猜测、质疑和谣言的产生归结起来都离不开民众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和疑虑,而这些经过整合的声音传递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声音便是对舆情的最好回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11月27日凌晨2点39分的这条微博,传递了三个信息,一是我们正在夜以继日的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第一次提到了“原因”,对煤气引起爆炸做了排除,再次对相关谣言“说不”。三是打消公众疑虑,放心使用煤气。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排除了人为故意制造爆炸的可能性,这就进一步给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4保热度,热点舆情如发烧,“保暖”比“泼冷水”更利于“降温”

  应该认识到,在尚未有最终结论时,让话题保持适当的热度,是应对舆情的最佳途径。一旦话题中途冷却了,权威的最终结论得不到传播,小道消息就会不胫而走。而保持热度的最有效手段,无非是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特别是事件重大进展的发布。

  在11月28日16:01分,案情终于迎来重要进展。这条通告有四个自然段,却传达了五个信息。一是解释之前排除人为爆炸的原因。二是爆炸物来源已查明,破案有了重要线索。三是已经找出并抓获嫌疑人。四是调查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五是警方这些工作只用了36小时,这既体现了人民警察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强度,又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负责态度。而通告中最后一句话表明了对民众持续关注的期望,即“退烧”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暖”。

  而在随后的两则通告中,认定了失联人员已死亡并最终确定了爆炸的原因。在这两则通告中,也能看出来警方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现场勘验到物证鉴定,需要的不仅是细致耐心、严谨审慎,更是对人民关心关切的热点事件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善始善终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给这起事件的舆情处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现实中的爆炸没有在网络上再“爆炸”一次。

  最后,有一个细节很有趣,也很引人深思。宁波公安从头至尾没有提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而民众却处处可以感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少些官话、套话,多些及时、细节,这是不是对其他参与舆情处置的有关部门多少有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