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接纳艾滋病室友,是我们不善良吗?

2017-08-24 19:29中青在线

  导读

  “我要上大学,要实现我的梦想,要回报疼我爱我的人。离高考越近,我的心揪得越紧,总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在不时缠绕着我。不知道大学的大门能不能向我敞开,不知道大学的老师是否能像正常学生那样接纳我,我不知道大学的同学愿不愿意与我同桌学习、同室生活。”红丝带学校的学生胡小涛曾在《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高考前的公开信》里这样写道。

  曾经单独设考场的他们考上大学了

  话题:15名艾滋大学生面临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

  “16名艾滋病考生,15名已被大学录取!其中1人考上二本、1人考上三本。”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的校长郭小平日前向媒体透露,这些孩子上大学后,不会公开自己的身份。

  据他介绍,这些艾滋病的孩子们也面临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孤儿,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上大学后的生活费目前还有一些困难。

  据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已联系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该组织愿意提供这些孩子们部分上大学费用。

  而对于考上大学的15名孩子来说,他们自己也在积极努力赚取生活费。翠翠今年19岁,母亲生下她就去世了,父亲在去年也喝毒药死亡,庆幸的是,今年高考中,她有幸被自己心仪的电子类专业录取。不过没有家庭的支持,大学的费用对她来说压力不小。目前她正在做微商,想通过这个方法来挣点生活费。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买一台电脑的钱,方便今后的学习。

  然而,相较于经济上的压力,孩子的内心深处更大的担忧是心理问题,“害怕大学里没有人跟我说话,没有人跟我做朋友,这比死还难受。”对于翠翠这样从小生活在红丝带学校的孩子来说,上大学意味着要离开原来的避风港,更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的困扰。

  对于这些困扰,校长郭小平说:“我们不需要社会给我们多大的政策,我们就希望我们考取了同样的大学,周围的老师、同学能平等的对待我们。”同时他也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强,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抵御很多东西。

  回顾:为艾滋病高考生单独设考场

  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艾滋病学校,2011年经山西省临汾市教育局正式批复成立。今年6月,经媒体报道,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的16名同学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单独进行高考的新闻引起舆论热议。

  今年6月,经临汾市教育部门批准,临汾红丝带学校高中班的16名毕业生,将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单独进行高考。

  “虽说社会进步了,但要说完全没有歧视,还不现实!如果我们的娃娃与外校的学生同场考试,可能有一些人会抵触。在我的提议下,经教育和招考部门批准,在红丝带学校设立单独考场。”郭小平说。

  今年参加高考的16名学生,自2004年起就相继来到学校生活、学习。16人中11男5女,10文6理,临汾市将在红丝带学校,设两个独立的文理科标准化高考考场。因为他们的学籍档案归属于临汾市第三中学红丝带班,所以这两个考场属于临汾三中考点的一部分。目前,考试所需的视频监控、通讯信号屏蔽等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为了确保考试顺利进行,教育招考部门还在学校举行了高考模拟演练。

  消息一出,争议随即而来。不少网友表示,设特殊考场有“歧视”之嫌,认为是在给这些考生“贴标签”。更有人担忧,他们会否一直携带特殊学校毕业的标签,参与日后填报志愿、录取环节中?这是否会增加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难度?

  对此,仍有一些网友质疑:给艾滋病毒携带者设置独立考场,就是一种歧视。多年来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一直告诉公众艾滋病毒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传染,但人们对于艾滋病病患仍然避如蛇蝎。

  “我要上大学,要实现我的梦想,要回报疼我爱我的人。离高考越近,我的心揪得越紧,总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在不时缠绕着我。不知道大学的大门能不能向我敞开,不知道大学的老师是否能像正常学生那样接纳我,我不知道大学的同学愿不愿意与我同桌学习、同室生活。”红丝带学校的学生胡小涛曾在《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高考前的公开信》里这样写道。

  艾滋病大学生的身份该不该公开?

  拥有知情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同学的身体状况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威胁的权利,这无可厚非。而对于艾滋病大学生来说,之所以隐瞒病况,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用别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群众需要知情权,艾滋病患者需要隐私权,这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难权衡的关系。但当事实已经存在后,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去冷静思考和积极对待。

  很多人排斥和艾滋病毒携带者在一起,是因为害怕被传染,但是相关的医学证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泪水、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此种病毒很少,没有传染性。

  主要的三大转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因此,只要注意这三大点,被艾滋病毒携带者传染的概率就会很小。有些人是对艾滋病有误区,但是尽管医学界给出了相关证明,还是有人选择拒绝。

  据媒体报道,2016年,湖南宁乡县11岁的艾滋病感染者莎莎上学遭到了其他学生与家长的强烈反对,经过一年的反复拉锯,最终失学。假如莎莎达到了医学上认定的可以和正常学生一起入学的标准,为什么要剥夺她上学的权力。

  除了病理因素,大概摆在这个事件前面的更多的是心理因素。在的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大于从前,大多数人只能做到不歧视,但是如果说是一起生活,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拒绝,因为认为还是会有被感染的几率,尽管非常非常的低。

  很多人一旦得知了这种消息,首先可能就过不了心理的这一关,不仅仅是正常人群,还有艾滋病患者。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尊重与平等,但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公众的恐艾心理需要社会的各方面一起努力去消除。

  有些人认为,去标签化的前提是把标签露出来,但这也需要这些特殊人群莫大的心理勇气,但是他们应该学着去勇敢一些,没错,自己是很特殊,但是要保持一颗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着一切,在应该接受特殊对待的时候,请坦然接受,不要将其当做是一种歧视,因为那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保护。

  谈艾色变,

  你愿意大学舍友是艾滋病携带者吗?

  面对这一消息,不少网友担忧地提出“你能接受和HIV患者住一个大学宿舍4年吗?”,更有数据平台,匿名投票表决:

  数据中,过半网友表示不能接受,而在微博上,网友评论也是吵开了锅:

  “不可以接受”

  @小阚靠谱:不歧视但也害怕。

  @莫憾生67731:其实哈,我就是害怕而已,我是学医的,就算知道它的传播途径我还是害怕和他们接触,心里有障碍!要我放心大胆的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我真的做不到,不是歧视,单纯害怕!

  @wuli小子千:妈妈爸爸教育我说,如果见到这种人就暗暗的小心不要太明显,但是我还是非常非常害怕,所以我选择远离,对不起。

  @不忘初心的孔少年:虽然宣传的说没那么容易传染,但还是怕啊,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因为这病传上了就是基本宣告死刑了……

  “可以接受”

  @娱扒学长:弱势群体最需要关怀和理解。

  @烟雨长亭:愿“每个人生而平等”这句话能真的实现。

  @沉迷AD钙无法自拔:他们大部分都是母婴传染的,长这么大真的算是奇迹。红丝带学校没有高中,所以最后是在临汾三中专门开了一个红丝带班,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只是希望他们不会被歧视。

  @优惠券小哥吴彦祖:只能说祝他们好运,闻“艾”色变,在还不被社会广泛认可之际,确实是夹缝中求生存,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理解。

  关注艾滋病患者应拿出实际行动

  大学,相对于小学、初中或高中来讲,隐私性较强。学生们在大学接受着高等知识的洗礼,同时也应当具有积极心态和开放的胸怀以及平等意识。

  目前在许许多多的大学都在世界防艾滋病日进行艾滋病的知识普及,在为公众解开心结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关注艾滋病患者不应该是口头上的表达,更应该在实际中拿出自己的行动,至少别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被孤立的对象。不能够和他一起去洗澡,那就多陪他说说话。在各方面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让他感受到你们是作为一群朋友陪在他的身边。

  有些人认为特殊对待这些特殊人群是一种歧视,其实我倒是觉得这种思想本身存在着一部分的问题,首先要看特殊对待是否有必要。你不能说为盲人设计盲文,铺设盲道是一种歧视,那是一种需要。就像目前医学上支持让自闭症儿童进行随班就读,但是也需要对教学老师进行特殊的培训。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来说,假如医学证明,确实在生活起居上需要特殊的对待,或者是给他们一个特殊的环境能够让他们感到舒适,特殊对待总比将他扔到一个人人都要用特殊眼光对待他们的地方去要好得太多。我们需要的是对待他们的态度以及心理上的平等,而不是纠结在这些物理条件上,比如当他向你看时,主动还以微笑,而不是逃避。

  所以,当人们能够真正认识到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他们需要自己的关怀与帮助,双方将应该存在的“特殊对待”不再心存纠结,抛弃一些不应该存在的“特殊对待”的时候,大概就是迈出了最成功的一步。

  内容编辑:王梦瑶、陈新怡

  素材整理自:中国青年报、网易新闻、浙江在线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审核:董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