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竞风流——火箭军评选“十大砺剑尖兵”活动的辐射效应

中青在线

    在火箭军部队,“砺剑尖兵”是官兵心目中的至高荣誉!

    火箭军作为我军最年轻的战略军种,近十多年是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战略威慑与实战能力极大提升的重要时期。伴随着部队建设快速发展,从2003年开始,战略导弹部队持续开展“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活动,每两年评选一届,至今已有60优秀青年官兵光荣当选,他们忠诚履行使命、献身强军实践,为导弹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

    曾满军、廖平、张建廷、乐焰辉、王忠心……回望过去,砺剑春秋,尖兵竞相涌现。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载体和激励官兵爱军精武的平台,在整个战略导弹部队产生了广泛的激励辐射效应。

    他们是浇铸导弹方阵的“钢筋铁骨”,砥砺大国长剑需要血性虎气军人——

    一个尖兵就是一只打赢铁拳

    这年岁末,庄严隆重的颁奖仪式正在北京举行,10名青年英才登上了战略导弹部队最高荣誉殿堂。

    刚刚当选十大砺剑尖兵的乐焰辉,是一位从清华大学国防生成长起来的热血军人。

    2003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新闻。正在备战高考的乐焰辉登台演讲,当众宣誓:“国无防不立,我要当兵去。”

    十年追寻,梦想不辍。2007年夏季,当乐焰辉迈进魂牵梦萦的导弹劲旅大门时,看到战车列阵、长剑引弓激动人心的一幕,让他血脉贲张。

    “不能打、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他抱定一个信条:让军人血性在砺剑路上闪光。整旅合成训练,“营营对抗、架架排序”激烈展开。乐焰辉指挥发射单元连战连捷,最后夺得总评成绩第一名。部队转战高原驻训,他带领官兵再次凭实力争得“发射权”, 两次将新型导弹送上蓝天。他勇于追梦,激情如火,带兵经验巡讲三军;他勤于圆梦,军政兼优,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标兵。

    “迎接挑战风吹雨打,号手就位就是英雄出发;使命召唤长剑呼啸,将士凯旋就是剑魂升腾。”血性故事不仅发生在发射场上,急难险重任务更显英雄本色。

    与导弹发射单位官兵“挽弓驭箭”受人瞩目相比,参加国防施工的官兵总是甘当“幕后英雄”。第四届十大砺剑尖兵、某工程旅旅长郭中定,有着“拼命三郎”的雅号。汶川大地震,北川道路被堵,县城成为“生命孤岛”。 他第一个冲进垮塌路段 “同志们,跟我上!”仅用12小时抢通外界认为需要半个月才能抢通的道路。甘肃陇南发生暴洪灾害,8000群众被洪水围困,畅通“生命通道”的还是郭中定率他麾下的官兵。

    “施工就是打仗,阵地就是战场。”哪里最艰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近年来,郭中定带领全团官兵先后出色完成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圆满完成近百项国防阵地勘测、钻探任务,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质率达98%以上,其中2项工程获得全军优质工程一等奖。如今,他领导的这支部队被列为“国家级交通应急抢险队”,他们敢打硬仗的精神更是声名远播。

    默默磨利剑,尖兵竞风流。“十大砺剑尖兵”评选从评选到现在,跨越十几年时光,“砺剑与打赢”始终是不变的主题。有一组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所有砺剑尖兵中100%执行过重大任务,100%立功受奖,其中7人荣立一等功。

    像乐焰辉、郭中定一样,火箭军从2003年评选“十大砺剑尖兵”至今,每两年一届,涵盖了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和后装保障等各个领域。每个砺剑尖兵身上都闪耀着奋发图强、拼搏向上的精气神,人人都是打赢路上“领头雁”。

    透过十多年来评选出的砺剑尖兵的履历,也可清晰知晓,每一个砺剑尖兵都有一股血性虎气,每一个砺剑尖兵身上都蕴含着忠诚使命、献身军营的坚定信念,精武强能、矢志打赢的不懈追求,拼搏争先、勇站排头的英雄气概,这一具有火箭兵特色的精神和品质。

    这些砺剑尖兵有的扎根在高原,舞倚天长剑,建九天奇功;有的创业在深山,日逐兵车行,夜伴长剑眠;有的长年驻洞库,持科技利器,为导弹筑巢;有的挥洒于电磁空间,身着蓝迷彩,甘当砺剑石……他们虽然执行着不同的任务,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崇高使命——为共和国砺剑铸盾!

    火箭军政工网上有位网友留言:“砺剑尖兵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训练场、发射场,是火箭兵方阵的坚强基石,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无敌铁拳,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

    记者采访中感受颇深,通过“十大砺剑尖兵”评选活动,“血性虎气”正一步步融入更多导弹官兵心中,激励他们在履行使命的道路上引吭高歌、拼搏奋进!

    “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已逐步内化为导弹将士特有的精神底气和战斗作风,固化为广大官兵的坚定信念和使命追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大砺剑尖兵蔺阿强,对此感同身受:“军人无血性,打不了胜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他们是磨砺大国长剑的“利刃刀锋”,执剑者需练就驾驭长剑的过硬本领——

    一个尖兵就是一面砺剑旗帜

    “砺剑”二字,在火箭军部队营区随处可见,从“砺剑石”到“砺剑路”,从荣誉室到俱乐部,处处呈现浓厚的砺剑氛围;“砺剑”二字,镌刻进了火箭兵将士心田、融入了官兵血脉。“导弹司令”杨业功生前最喜欢写的就是“砺剑”,新战士一入伍就将“砺剑”刻进自己的军旅人生。

    在战略导弹部队的砺剑尖兵行列里,有一位士官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叫何贤达,是第四届十大砺剑尖兵中唯一一名战士,矢志当“第一兵”、带“第一班”的某旅发射一连一班班长。

    入伍10多年来,他12次夺得军事技术比武第一名,入选“火箭军专业技术士官尖子人才库一级库”,荣获首届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

    他先后参与编写《地测系统自检规范》等14个操作规范,主持研制两车快速定位装置等9项科研革新成果,在基地部队和火箭军部队推广。

    他精通测发控、吊装、供气、电源、液压5个导弹专业,入伍以来26次参加重大军事任务,40多次为上级机关首长进行实装操作汇报演示……何贤达所在的发射一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他所在的一连,被原第二炮兵授予“科技练兵模范连”荣誉称号,这让他从走上班长岗位那天起,就萌生了一个大大的梦想:把一班带成火箭军部队最“牛”的班!

    像何贤达一样,每一名砺剑尖兵都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官兵在砥砺长剑、勇攀高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第三届十大砺剑尖兵谈卫红,数十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亲自将数十枚导弹送上苍穹。他曾在两个新型导弹旅担任旅长,带出两批不同型号导弹部队的“砺剑尖兵”。在其中一个旅任旅长时,该旅被确定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荣立集体一等功。

    能打胜仗是军队建设的目标追求。战争年代,战场就是岗位;和平时期,岗位就是战场。当选十大砺剑尖兵时,曾满军担任导弹营长,他从深圳特区走来,不恋都市繁华与安逸,把军人职业当事业,一心铆在战位,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成为青年火箭兵追慕的典型。

    作为战略导弹部队最前沿的指挥员,他们潜心砺剑用自己的文韬武略托举起大国长剑腾啸海天。

    “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时刻保持能打胜仗的本领恐慌感,练就过硬技能,才能把能打胜仗要求落到实处,否则就是一句空话。”这是十大砺剑尖兵共同心声和追求。

    塞外戈壁,倚天长剑出鞘升空,直刺苍穹。复杂电磁干扰如潮袭来,弹体沿着轨迹巧妙规避;一个个假目标出击引诱,弹头像长了眼睛一样死死“咬”住预设靶标,轰然命中……

    这是某新型导弹试验发射场景。为其问世“催生助产”的,是十大砺剑尖兵、某军事代表室军事代表廖平。他敢当武器装备研发的“设计师”和“规划师”,主持完成了5个项目科研论证,其中3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国际著名检索SCI、EI收录,撰写的10余份调研报告,有的已立项研制,有的列入火箭军中长期发展规划,先后交付武器装备配套产品数千台套,一次开箱及交付合格率均达到100%,靶场试验故障率为零。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在火箭军部队的寥廓星空中,各类型的砺剑尖兵竞相涌现,从导弹发射、国防施工现场到科研一线……正是这些耀眼的星辰,加速了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步伐,使大国长剑威震苍穹。

    砺剑尖兵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艰辛不言苦、面对利益不动心,始终秉持忠诚使命、献身导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不少官兵在网上跟帖留言,纷纷表示要以尖兵为榜样,在强军实践中追梦寻梦。砺剑尖兵成了广大官兵最崇敬的尚武之星。

    他们是发射架下最荣耀的“点火人”,托举大国长剑需要千千万万砺剑英才——

    一个尖兵就是一颗人才酵母

    “爱兵爱在根本处,带兵带上成才路!”周乐,担任过通信团通信营营长、当选十大砺剑尖兵,官兵称她“知心姐姐”。她拿出上级奖励自己的大部分奖金,先后建起了“女儿作坊”、“才艺室”、“形体训练室”、“时装乐器阁”、“多功能书吧”、“时尚俱乐部”等精致典雅、内涵丰富、别具一格的“女兵文化园”,调动官兵的工作热情,促进了连队建设。她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2011年7月,周乐参加了砺剑尖兵颁奖典礼,从京城回到团里,官兵们像迎接打了胜仗的英雄一样,敲锣打鼓、夹道欢迎。

    军人崇尚荣誉、渴望荣光。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评选作为一项推选、评比和表彰在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优秀青年官兵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备受广大官兵崇敬。

    十大砺剑尖兵谢华是一名基层班长,他的排长叫鹿博,是一名新毕业的学员,在观看了砺剑尖兵颁奖盛典、学习了尖兵事迹后,写下一篇2000多字的心得体会,发到旅里的政工网上,在全旅引起强烈反响。

    “当尖兵、做模范、干部战士这边看,潘海亮、是骨干、各项工作带头干,岗位小、志向高、带领大家赶帮超……”某旅士官吴忠诚将自己创作的“礼赞尖兵”作品搬上舞台,使砺剑尖兵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些年来,火箭军开展“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的同时,注重发挥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各单位纷纷开展“学尖兵事迹、走尖兵之路、创尖兵业绩”“岗位练精兵”“打赢当先锋”“火红青春献打赢”和砺剑尖兵走进新战士等活动,组织军事专业擂台大比武、开展尖子对抗赛和各种挑应战、创破纪录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官兵把学习砺剑尖兵的热情,转化为提高能打仗、打胜仗能力的实际行动。

    孙亮德是首届十大砺剑尖兵,当选时担任某导弹旅班长,还是战略导弹部队十大优秀士兵标兵。“历经十多年时间,从战士到干部,从班长到营长,他的身份变了,不变的是精神。”当班长,他带出了一批批优秀士兵;当营长,他带出了一个年年立功受奖的先进营队,他本人荣立一等功,被原第二炮兵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

    谈及“十大砺剑尖兵”对辐射影响,火箭军在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生中设立的“砺剑尖兵班”的同学们深有感触。首任班长、“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人物”、现某旅发射一连连长尹东感慨地说,在朝着强军目标奋进的伟大征程中,十大砺剑尖兵的过硬素质和感人事迹,给了每一个矢志能打仗、打胜仗的人以精神营养。

    2010年,就在他毕业前夕,机关组织“砺剑尖兵走进国防生”活动。他仔细聆听一个个尖兵的成长历程,与尖兵们一起参加“国防生尖刀班”授旗仪式、“学习尖兵事迹,争当优秀国防生”宣誓签名、共植“砺剑尖兵树”等活动,使他和同学们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

    从那以后,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生中,一批批优秀学子接力传承“砺剑尖兵班”。多年来,这个特殊集体100%军政素质考核合格、100%圆满完成学业、毕业时100%的加入中国共产党,100%服从毕业分配、100%申请到部队基层,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授予“砺剑尖兵班”“西北工业大学模范班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国防生培养提供了一个“范本”。

    砺剑尖兵走到哪里,就把砺剑精神带到哪里。“十大砺剑尖兵”作为火箭兵的杰出代表,他们在战略导弹方阵各条战线发挥着“酵母”作用,激励和带动着广大官兵在献身强军目标实践中学典型、谋打赢,一批又一批训练标兵、技术尖子、专业骨干、施工能手竞相涌现,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新佳话。

    他们是托举导弹腾飞梦想的“中流砥柱”,砺剑人永远奋进在打赢路上——

    一个尖兵就是一把冲锋号角

    这是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评审会现场,经过反复酝酿,仍在进行热烈讨论。“尖兵事迹越来越‘硬’,我们越来越难了”,连续担任了四届评委的火箭军机关一位局领导感慨地说,30个候选人事迹都很“掐尖”,要从中选出10名“尖子中的尖子”,真是一次“艰辛的抉择”。

    作为火箭军部队的最高荣誉之一,“十大砺剑尖兵”评选以来,写就了太多激情澎湃的砺剑故事。

    静谧的夜晚,戈壁高原突然爆发出惊雷巨响,怒吼的烈焰如同壮美的烟火,托举长剑直刺苍穹……组织这次发射演练的就是十大砺剑尖兵张建廷。他在实战化训练领域有过骄人成绩,熟练掌握6种专业18个号位的把关要点和操作技能,在战略导弹部队首届军事技术比武中获导弹营长组第一名。成为尖兵后,他更是刻苦钻研导弹技术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理论,如今,张建廷成为一支导弹劲旅谋打赢的带头人。

    据了解,前几届砺剑尖兵当选后,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有的走上师团级领导岗位,有的成长为学术技术带头人,还有的获得了全国全军重大荣誉。

    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胡昌华,被誉为“砺剑导师”、给导弹“把脉”的人,33岁破格提拔为教授,34岁当上博土生导师,被评为导弹技术专家。2005年,他光荣当选第二届十大砺剑尖兵后,更是奋斗不辍、攀登不止,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砺剑骄子”,前不久他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为战略导弹部队首位获此殊荣的教授。

    一个尖兵就是一把冲锋号角。“尖兵自身在不断进步,尖兵效应也在不断放大”,在部队采访,听到很多催人奋进的人和事。

    王忠心,许多人对他印象深刻。他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主席团唯一的一名士官,作为战士代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坐主席台,参与大会、共商国是。

    他入伍30年担任班长26年,扎根一个连队26年从不懈怠,他先后执行重大任务30多次,实装操作1200多次,连续21年担任旅专业培训教员,成为部队公认的导弹技术“操作王”、“排故王”和“示教王”。他带出了十大砺剑尖兵王治基、“全军科技练兵模范战士”徐海波、“全国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等一大批高徒。

    负责评选活动具体筹划组织的火箭军机关领导告诉记者,一个个砺剑尖兵过硬事迹犹如一把把冲锋号角,激励着每一个有志官兵,在强军目标实践、建设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征途中自觉做主人、大胆唱主角、勇于当主力,书写精彩的砺剑人生。

    砺剑尖兵不止是个人,还有更多可圈可点的群体。一个尖兵带出一个“尖兵班”“尖兵排”“尖兵营”“尖兵旅”……一个个打赢群体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展现了新一代火箭兵的过硬“武功”。

    响誉全军的“常规导弹第一旅”,天天厉兵秣马,年年实弹发射,连续1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旅,成功发射导弹100多枚,成为火箭军首个“百发百中旅”,荣立2次一等功。

    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的某旅发射一营同样名声响当当。该营始终保持人装高状态、战斗力高水平,连续23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营,成为火箭军营队建设的标杆。

    我军首个女子导弹发射连,2011年11月在“常规导弹第一旅”正式组建,加入导弹部队战斗序列。以此为开端,一群优秀巾帼英才竞相提升自身素质,投身加速前进的火箭兵行列。如今,火箭军部队战斗系列里,女“剑客”越来越多,由某型常规导弹部队发展到不同型号导弹部队,由1支拓展壮大为多支女子导弹作战分队。

    砺剑冬夏,十载领跑。从北疆大地到南国深山,从繁华都市到西部大漠,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活动既声势浩大又扎扎实实,他们以评选活动为抓手,持续用力,培育官兵忠诚品质、顽强作风、过硬素质;广大官兵以评选活动为平台,创先争优,你追我赶,岗位奉献,在战备导弹部队形成了谋划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从2003年起,开展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活动,与大抓军事训练相衔接,围绕“强化打仗意识、提高打仗能力、做好能打仗准备、完成打胜仗任务”,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各领域全过程,大大激发了广大官兵忠实履行职责使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发射场诞生“百发百中旅”,到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再到舟曲抢险救援,火箭兵冲锋在前、英勇顽强,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10多年来,火箭军一批又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全国全军表彰,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强军砺剑的伟大征途中书写着华美乐章!

责编:董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