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4/29
10:22

向这样一群特殊的“80后”“90后”,致敬!

来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号

各位团团的好青年们

属于我们的节日——

五四青年节马上就要来啦~

说起“80后”“90后”

你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朝气蓬勃、青春活力

还是勇担使命、奋进向上

……

今天,有这样一群特殊的“80后”“90后”

同样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一副老花镜,一支小教鞭

手拿放大镜

仔细查看患者的每一张CT影像

……

从1955年至今

66个年头

结核病防治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

马玙扎根结核病防治一线

见证了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如今,她已经90岁

但仍坚持每周出诊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官网

有这样一则消息

《彭丽媛给结核病防治专家马玙教授回信》

彭丽媛给结核病防治专家马玙教授回信

彭丽媛在回信中说

您从事结核病诊治

科研和教学工作已有60多年

始终奋战在结核病防治一线

如今九十高龄仍从事临床工作

您的医者情怀令人感佩

结核病防治专家马玙

从临床大夫到科主任

从主任医师到知名教授

再到享誉国内外结核病学界的权威专家

漫长的从医生涯中

她始终没有动摇过那份济世救人的信念

马玙经常说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结核病医生最忌讳治病只盯着结核

只管病不管人

为了充分了解病情

她最看重与患者的沟通

哪怕只是几句“闲话”

我们从有限的报道中

发现三件她与年轻人的“小事”

一位青年患者患了广泛耐药结核病,前期对多种药物耐药,在治疗方案中又加了两种药。用药后肺部明显好转,但视力出现障碍,下肢开始麻木。他治病心切,既不肯停药,也不肯减量。马玙等不到患者复诊,情急之下,发动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一起想办法,总算是把病人找到了,“只听说过病人找大夫,大夫找病人还是头一回听说。”

一名大一学生体检时发现肺结核,但看病总不能按时来。马玙再三追问,他终于说出实情,原来是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病情。马玙劝他:“孩子你要看长远,治疗不及时,肺部会变空洞,发展成为慢性空洞,结核菌波及支气管,严重的话连切除的机会都没有。”如今,这位男生已成为一名外交官,还经常打电话问候马玙。

多年来,她培养了多名硕博研究生,并且他们当中很多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马玙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买东西,到了过年过节,她更是不会忘记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们。马玙的一位学生曾这样评价:“她在学习上是我们的良师,而在生活上是我们的慈母。”

凌晨4点开始工作

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有一间老式办公室

绿铁皮的资料柜、发黄的科研资料

这就是原中科院南海所副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焕庭工作的地方

自从2003年退休后

今年已经86岁的赵焕庭

始终保持着每天凌晨4点开始工作

晚上10点半离开办公室

没有节假日与周末

的工作时间表

令许多网友心生敬意

正因为这份永不懈怠的热情

赵焕庭在77岁和78岁之际

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说

“自己经历过国家羸弱的阶段

现在正是科学报国的最好时期”

1955年,赵焕庭高中毕业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

他听老师说国家急需能做勘测工作的工程师

就报考了中山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

立志科学报国

赵焕庭的入党志愿书

1956年8月

赵焕庭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誓言:

“当我成为共产党员的时候

我决不骄傲自满

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

掌握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锻炼好身体

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

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献给党!”

1973年

赵焕庭来到中科院南海所地质室海岸组工作

他参与了历时5年的

黄埔港通海航道分段调查研究

为航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埔港

赵焕庭说:

“如今我们看到黄埔港航道

十几万吨的船都能进来

而过去只能进7000吨的船

我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前期的工作”

现在,赵焕庭的研究成果

已应用到临海石油化工基地

核电站和港口建设

此外,他还开拓了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

如今,赵焕庭正马不停蹄地编纂

《南海国土环境资源与开发》一书

谈到工作,他仍然热忱:

“我有多年驻海工作的经验

对这项工作越做越有兴趣

我要抓紧一切时间

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

“要把最后一口气留在讲台上”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

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而不是在床上”

这是93岁退休教师叶连平的告白

叶连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老师

每堂课前

他都要在黑板上誊写题目

写满一面黑板的内容

“只要我有口气

不会让他们念不起书”

2000年,叶连平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

作业无人辅导

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

便在自己家里开设了英语课堂

义务给孩子们补习英语

90多岁的他

仍然是上午连续讲三个小时

下午连续讲两个小时

讲课时连口水都不喝

他说

“我现在不得不分秒必争了

我都毕竟是90多岁的人了

我说走就走了

我要跟时间赛跑”

2018年暑期

叶连平骑车给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买菜

意外被撞伤了腰椎

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让叶连平卧床休息

但是手术后仅四天

他就坚决出院、回到课堂上

“站着不行我就拄拐棍

拄拐棍还不行我就坐着讲

你说这对学生不是一种教育吗?”

因为没有充分休息

整整一年叶连平的腰伤还没有完全康复

20多年来,叶连平帮上千名孩子

补习过语文和英语

未曾收取过一分钱

为了村里的留守儿童

叶连平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他无儿无女

和老伴过着清贫的生活

一碗阳春面、一瓶矿泉水

都舍不得买

对自己苛刻的叶连平对学生却分外大方

他的一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

因为家中困难

学费以及学习必要的笔记本电脑无力购买

叶连平一次性自费资助了他一万元

他说,教育就像种田

你播下种子它丰收了

用不着你讲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些特殊的“80后”“90后”们

尽管年岁已高

却始终在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

新时代,我们青年一代更要大有作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责任编辑:于璧嘉】

【中国吸引力】中部腹地的“高原雄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2-05 11:23:40

听张彬彬唱《回江南》,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07 16:33:50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一起走进星城长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11 17:04:26

高伟光:在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8 14:04:17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