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保研“隐形加分”黑幕!还有多少“精英”被虚假包装?

发布时间:2020-06-22 19:4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近,西南交通大学学生陈玉珏造假保研事件,牵出了除改分之外的更多“隐形加分”黑幕。半月谈记者在西南交通大学官网上搜索陈玉钰母亲和红杰的相关资料发现,有一篇发表于2018年、被SCI收录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陈玉钰,和红杰是第三作者,陈玉珏父亲陈帆是第五作者。

半月谈的调查显示,陈玉珏事件并非个例,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亲力亲为,通过搞科研、策画展、发论文等途径,砸资源、拼人脉,为孩子升学全面助攻。

与陈玉珏父母类似,这些家长要么身处学术圈,要么有着相关的人脉资源。由于“近水楼台”之便,他们往往更熟悉高校招生、录取的相关规则,也善于钻营既有制度下的“操作”漏洞。于是,高中生竞赛作品用上国家大科学装置、父母为保送资格给孩子办画展、985硕博士辛辛苦苦替领导孩子写课外实践报告等怪现状一一显现。

在“专业”的巧手打扮之下,这些孩子的简历被层层镀金,营造出了学术、文艺精英等假象,从而在大学录取中精准地占得优势。此后,他们更是可以继续包装,让充满泡沫的简历成为就业的敲门砖。一切看起来,都好像是“神不知鬼不觉”。

可是毋庸置疑,这每一番隐形操作都是在损人利己、“伤人于无形”,也是对教育公平的巨大侵蚀。这种做法在利用不正当方式进行自我“升级”的同时,也在为普通学生设置着一道道看不见的天花板。后者根本没有资源参与这种“高端游戏”,本应公平的竞争起跑线也因此变得模糊。此类隐蔽操作的可恶之处更在于,也许那些普通学生永远都不知道真相,而只是误以为自己还不够努力。人才自由向上流动的通道,显然不应被这种人为障碍所堵塞。

基于此类操作的隐蔽性,有关高校和相关部门以既有发现为线索,展开持续、深入的调查就极为必要。以论文不当署名为例,根据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可是现实之中,由于“挂名”等造假成本不高,处罚力度不足,一些人甚至将之视为潜规则,有些还把它作为一门赚钱的生意。对此,有关高校绝不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学术不端者伤害自身声誉与公信力,而要依法依规对其进行严厉处罚,该通报的通报,该辞退的辞退;还要将其行为纳入学术诚信档案,倒逼每个人都能珍惜羽毛。

通过半月谈的相关报道也能发现,如此隐形操作绝非孤例。对于此类事件,如果仅止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就只能起到蜻蜓点水般的作用,难以治本。只有以此为契机,以零容忍的态度展开全面调查、畅通举报机制,才能让钻营者不敢伸手,让学术评价回归应有的状态。

在抬升造假成本的同时,仍需增强甄别力度。有关高校在进行录取工作时,也应当有所警惕,避免对申请材料“照单全收”的倾向,而应首先对其真实性进行核查,挤掉其中的水分。不合理的简历镀金虽然隐蔽,却一定会有漏洞。对此,可以通过要求考生提供参与科研证明、组织面试问答等形式加以鉴别。从更长远的目标讲,也要破除唯论文论和唯证书论,多关注学生的潜力而非只看简历。

正如半月谈报道所言,这一“钻空子”的助攻行为正在日益“圈层化”,而这种人为构建差异、精准增添优势的方式显然与教育公平的精神相悖。类似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加到孩子身上的奇葩操作,决不能再继续畅通无阻了。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