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 | 妈妈的口头禅,触动心弦

发布时间:2020-05-10 21:44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有人说,老天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创造了母亲。她的叮嘱、她的唠叨、她的关爱……组成了你我的童年初印象。“一定要按时吃饭”“早睡早起,少用眼睛”“少穿高跟鞋”……在这些妈妈的口头禅里,又蕴含了多少没有说出口的爱意和期许。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洗礼,长大后的你我更能懂得这份爱的珍贵。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一起对母亲说一句:“妈妈,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徐斌妈妈:“早睡早起,少用眼睛”

徐斌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内分泌科主任,也是2020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带队进入定点医院战疫一线,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和其他的重症专家一起,反复讨论危重症患者病情,每天都要工作15至18个小时,每次打电话,母亲都要唠叨她几句“早睡早起,少用眼睛”。

在战疫一线,再听母亲的这几句话,徐斌的内心都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那些简单语句的背后,是无尽的爱与担心。

察觉到这一点后,徐斌对工作也有了新的理解。

许多新冠肺炎患者都是家庭聚集性发病的,这些患者的家人被隔离或者收治在不同地方,往往缺少有效的沟通手段,焦虑的情绪在患者中间不断发酵。徐斌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常规治疗外,她还特别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她指定一名医生专门负责与危重症患者家属每日沟通,细致耐心地介绍患者每天的细微变化以及医院的治疗计划,并接受一位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嘱托,每日将家属想对患者说的话通过微信语音播放给患者听。经过她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很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工作忙碌,徐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和母亲,“疫情发生以来,我每天想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母亲帮我照顾孩子、料理家事,付出了很多。”每次工作一段时间见到母亲时,徐斌总能感受到母亲正在快速变老。

如今,疫情正在消散,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跟母亲对话,再听母亲的“口头禅”,她感到那样温暖和熨帖。母亲的话虽然朴实,却和黑暗里的明灯、冬日里的暖阳一样,在徐斌追梦前进、白衣执甲的时候,不断鼓舞、温暖着她,给她力量,去守护更多的生命。

李倩妈妈:“踏实做人,诚恳做事”

李倩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内科总护士长,从事医护工作二十二年间,母亲总提醒她,“要踏踏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事。”

母亲是李倩的榜样。李倩的母亲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每天要走五公里才能到校上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求学的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靠自己的勤奋踏实,考上了重点院校,又一路拉扯着孩子把生活越过越好。“在我妈的字典里,好像没有‘困难’二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就像个‘女汉子’,永远脚踏实地,永远那么斗志满满。”

成为第一批进驻小汤山医院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李倩其实挺害怕的,在病房里,她常常一干就是“连轴转”十几个小时,她照顾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一岁。在接收这名患者的时候,李倩发现,患儿传染性强、护理风险非常大,她意识到,新冠肺炎确诊病区缺乏儿科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怎么办?她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低谷时,妈妈的“女汉子”形象恍惚间出现在她眼前——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能辜负生命相托的信任!有问题就脚踏实地地解决!

于是她立即向专业的儿科医生请教、查阅儿科护理资料,解决孩子出现的烦躁不安、溃疡、喂养困难等问题,情况一天天有了好转!在李倩和团队的悉心照料下,患儿们都康复得很好,康复患儿的笑脸、家长们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成为对李倩和同事们辛苦付出的最好奖励。

“要踏踏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事”,这句话时刻提醒李倩对待工作要踏实,对待患者要诚恳,学会在给予中收获快乐,也督促李倩在医护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今,她被评选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骨干人才,也获得了2020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杰出护理工作者等荣誉。“当护士的,就要背着患者渡过那条疾病的湍急河流,永远脚踏实地,永远心向光明。”李倩说。

任静妈妈:因为关心你,才会忍不住唠叨

任静是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泽兰园的护士,日常工作繁忙而紧凑,她每天都会收到妈妈发来的“忙完了吗?”“要按时吃饭!”等消息。但刚毕业时的她忙于工作,并不常回复这些问候,有时还从心里觉得妈妈太唠叨了。可没想到,在岗位上摸爬滚打了九年后,她却发觉自己越来越像妈妈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需成立返院老人隔离观察区后,任静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她成了忙碌在防疫一线的“话匣子”。观察居家返院老人身体情况时,她是护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今天的体温和血压都很正常,要保持好心情,别多想”;

房间水管、灯泡需要维修更换时,她成了维修工,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别着急,这个我会修”“您放心,我不会摔下来的,您往后退”;

每日为老人预订、发放饭菜水果时,她是配餐员,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您胃不太好,一定不能吃凉的食物”“您牙齿不好,这个菜口感松软,多吃这个”……

疫情前有一次查房,任静发现和一位老人打招呼时,老人回答得很慢,走路也不稳。任静觉得不对劲,想带他去楼下的院内医院检查一下。但老人执拗,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舒服,不想去。“爷爷,咱们就当下楼遛个弯儿。没事儿不就更踏实了?”在任静的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前往。一查,突发脑梗!在院内紧急治疗后,不到一个小时,老人就被转到安贞医院救治。因为发现及时,老人恢复得非常好,生活自理没有受到影响。

任静记得特别清楚,那次,一位老人将任静叫到一旁说:“我马上就要出去了,谢谢你,孩子!等疫情结束了,你可要来我屋里看我,或者你要是忙,我就去看你!”任静心里一动,感觉自己脚步都轻快了起来。

点点滴滴用心的积累,如今,任静是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还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九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现在的她,每每看到妈妈的消息,总记得回复。“以前不懂‘忙完了吗’‘好好吃饭’这些话的含义,只觉得没有必要回复,现在当我开始频繁地对别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才知道这背后的深意。”

所谓爱,大概就藏在这些只言片语的“唠叨”里。

万财龙妈妈:“家风就是一代人做给一代人看”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有一个47口人组成的大家庭。“四世同堂,母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弟相亲”是别人对这个全国“最美家庭”的评价。刚刚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退休的万财龙是这个大家庭中的“老五”,如今“万家门”的“大家长”。

万家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却把柴米油盐过出了平淡中的幸福和热烈。“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该吃吃,该喝喝,不要舍不得。尊老爱幼,家庭团结,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家风就是一代人做给一代人看”。

为了完成母亲去北京的心愿,万财龙号召一家上下各自分工,带上母亲去一趟北京。一路上万家穿戴着家族订制的服装、帽子,举着特别订制的“万家旗”,走到哪都像一个欢乐的家庭旅行团,90多岁高龄的万家老奶奶更是一路上基本“脚不落地”,大家轮流抬着轮椅带奶奶观遍首都的风景。小辈们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万财龙退休前两天,女儿万礼被拉进了一个微信“小群”,原来是其余五家的小辈想为万财龙准备一个生日会庆祝“光荣退休”。“当时大家还特地提前到现场彩排,生日会的时候爸爸当场就哭了。”万礼回忆说。

每两周一次家庭游已成万家的传统。受疫情影响,计划今年去苏州的行程只能先耽搁,万财龙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却没有一点不开心:“今年我们八成是去不了了呀!弟弟家生了孩子,我的隔辈人也马上要出生了,万家马上就要五代同堂了!”

他也总会挨家打打电话问问各家孩子们的近况,没事还会叮嘱几句。在这些看似“无用”的话语中,就藏着万家和睦幸福的秘密。

龚琼妈妈:“少穿高跟鞋”“你在干,孩子在看”

龚琼是中建装饰所属海外装饰展陈分公司办公室主任、襄阳三江五岸亮化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也是雷神山医院工程后勤工作的负责人之一。雷神山项目进行期间,她主要负责收发疫情防控物资。“那时工作很忙,经常下午两三点才吃中午饭,有时候晚上十一点多了都还没有吃晚饭。”繁重的工作让本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龚琼更是难熬。“本来这个病就是早晚腰会很僵硬,又经常搬重物,有时候第二天腰就动不了了。”但她在和母亲、儿子视频通话时只说:“我这都挺好的,我今天做了好多好吃的啊,你们看,我还有好多他们送过来的零食,饿不着!”

不说,只是不想让家人担心。

龚琼的妈妈从小就教育她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以诚待人,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妈妈还会经常把家里的一些东西送给比较贫困的家庭,年幼的龚琼不理解妈妈这样做的意义,还会怪妈妈把好吃的好喝的都送人了,妈妈只告诉她:“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分享,你自己也会收获一份快乐”。

龚琼有了孩子后,龚琼妈妈常说的就是“你在干,孩子在看,有样学样啊!”妈妈的话成了龚琼的座右铭,不论是忍着病痛参与雷神山项目,还是项目结束后又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去,龚琼所做的,都是妈妈一直以来的要求,也是龚琼自己的愿望——她想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

“妈妈你一定要做好防护啊!你放心,我给自己做了个时间表,我能照顾好爷爷奶奶!”每每看到视频里的儿子认真叮嘱她,龚琼的心就软成一团棉花,同时也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后来,儿子还主动联系学校老师,参与录制抗疫专题歌曲,“妈妈是我的榜样,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因为爱你,所以努力成长为你的骄傲!

从咿呀学语到独当一面,母亲一直陪伴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妈妈的“口头禅”不再显得啰嗦,你也会发现妈妈青丝上多了几缕白发。“唠叨”是妈妈爱的表达,趁这个母亲节,坐下来好好听一听妈妈说的话,然后告诉她——

妈妈,我爱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

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联合出品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