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9/18
04:17

研一

跨专业读研 每周要啃的文献堆积如山

作者:加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研究生期间光是完成作业可不行。阅读文献后,还需自行整理出行文逻辑,总结方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新思考。

  ---------------

  研一开学第三天,我打开了全新的日记本,无奈地写下:“感受到了难以描述的巨大压力。”

  彼时的我刚从迎接新生活的喜悦中剥离出来——毕竟,我终于结束了4年漫长艰难的语言学习,成功跨专业推免到一直想学的传播学专业;终于能从狭小拥挤的8人上下铺转移到有着上床下桌的宽敞4人宿舍;终于可以告别3∶11的男女比,告别本科期间不甚如意的一切,开启全新的生活。

  崭新事物给人带来的期待往往会冲淡对困难的预期,而开学3天的生活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我的喜悦与兴奋。迎接我的不是想象中的崭新与美好,而是新的认知和挑战:新学校的校园面积似乎比本科院校还要小,本专业男女比例居然比语言类更加悬殊,过去出校门5分钟就有地铁,现在需要公交换乘20分钟才能去到最近的地铁站……而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和本科大相径庭的学习模式。

  我的本科专业是小语种,这个专业意味着,大学4年并非高中老师口中的“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系列”,而是高三“苦行僧”生活的再现——每日必须早起朗读,背诵记忆一刻都不能偷懒。毕竟在语言学习上,你只有把单词句式变格变位倒背如流,才能脱口而出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句子,不至于让外国友人捂嘴偷笑“中式外语”。

  而社科类专业与语言类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授课方式和思考维度——死记硬背可行不通,充分的学科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才是关键。尽管在本科期间,我提前选修过传播学的课程,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和本科阶段“扫盲”式的知识讲授完全不同。在研一的第一堂方法课里,老师便要求我们抛弃被动接收知识的想法,学会主动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并努力分析和解答。

  快节奏的课程丝毫不给人偷懒和喘息的空间,每周要阅读的文献资料堆积如山,访问知网成为家常便饭一般的存在。本科期间跟在老师后面按要求做好功课就足够,但研究生期间光是完成任务可不行。阅读文献后,还需自行整理出行文逻辑,总结方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新思考,以此训练阅读效率和逻辑思维。

  过去习惯与字母打交道的我,每天啃文献啃得“压力山大”,费尽心血地完成了前两次大作业,得到的反馈却是平平,内心充满焦虑和挫败。

  朋辈压力成为压垮骆驼的另一根稻草。试想,当你还在学科入门阶段对着英文文献绞尽脑汁,同班同学早已开始跟着导师做课题,文献阅读轻松无比,甚至已经发过N篇核心期刊文章。从这个角度去看,自己从起跑线起,就被别人甩开一大截。

  我开始感到沮丧,虽然提前预想过跨专业读研是新的挑战,但还是切身地感受到,落后于专业基础好的同学是如此无力。仿佛一个学习游泳的人,你刚学会最基本的踩水,不沉底,而泳技娴熟的同学早已变换姿态,即将跃入更广阔的海洋。

  我又忍不住想起大四秋天的那场抗争,爸爸否定了我跨专业读研的想法,觉得我的性格不适合读传播学,女孩子就应该找个轻松稳定的工作,比如,考他所期待的公务员。而一直是家中乖乖女的我却很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决定。但现在的情况却让我怀疑自己的选择:我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真的适合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吗?我的能力匹配自己的想法吗?

  班里除了我,还有其他跨专业读研的同学,大家或多或少和我一样都感到无力。在一次组会上,班主任看出了我们几个新生的沮丧,对我们说,当时决定学生名单时,很大程度就是看上了我们的跨学科背景,正是因为没有受到本专业思维模式的限制,才能够从其他学科的空间和视角,为陈旧的学术命题注入新鲜的血液。至于如何注入,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更在于每个人当下的努力。

  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影视剧中的“顿悟”,或在瞬间改头换面的情节,但班主任的话也如同迷茫大雾中的一丝曙光,让我看得见前行的脚步。毕竟,除了坚持和努力,好像也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摆脱沮丧。

  渐渐地,我开始习惯于身份的转变,习惯于硕士生的思维模式,也习惯每周阅读一篇英文文献,提炼重点交给实验室师兄审阅。虽然有时还是会忘记一些基本的理论常识,但读写论文本身也是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我开始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看似习以为常,深究下去却备感有趣的问题,也学着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而这些,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必经之路。

  虽然目前学术之路依旧磕磕绊绊,但我再没怀疑过那年秋天自己的决定和研一一整年的坚持和努力。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不是回头看和放弃,而是在自己坚定的路上咬咬牙走下去,努力总不会辜负你。

 

【责任编辑:郭韶明 汪文 邹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