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4/17
06:30

“三尺讲台与可爱的学生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作者:口述:云南省元阳县逢春岭乡中心小学教师 王泽 整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叫王泽,今年28岁,家住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2011年,我从文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通过“特岗计划”考到距家500多公里的老曹寨小学工作。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一所乡村小学,位于偏远的山区。我对该县著名的元阳梯田美景向往已久,面对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我以为它也同样美好。

  第一次迈进校门,我才发现,学校仅有一栋两层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操场地面坑坑洼洼。

  那年11月中旬的期中测试,班里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27分。我失望至极,向他们发了火:“你们这里山高路远,连菜都买不到,你们又不听话,我不想教你们了!”

  第二天一早,我出门时差点被绊倒——门口堆着腊肉、大米、米线、豆腐、白菜等食物。我捡起旁边的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别走,我保证听话”“老师,我保证好好学习”……

  我被感动了,也深深意识到,学生们对知识多么渴望。从那时起,我决定调整好工作状态,认真教书,用心和孩子们交朋友。

  许多学生用普通话表达的能力很差,对语文课也没信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是第一步。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跳皮筋、玩老鹰捉小鸡、去梯田里抓鳝鱼,拉近和他们的距离。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在班里开展查字典、写钢笔字、演讲、朗诵等多种比赛,以及课文情景剧表演等趣味语文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了。考虑到哈尼族学生从小能歌善舞,我还将流行歌曲《小苹果》的歌词改编成了《大语文》,教学生哼唱,记住语文学习要领。

  2012年夏天,我和当时的校长骑摩托车外出开会。15公里的路泥泞不堪,返校用了3个多小时。快到时,我们连人带车摔进了泥坑,我的一只凉鞋也丢了。三年后村里修路,工程队居然挖出了那只凉鞋。

  2013年9月,我第一次带六年级毕业班,经过开学第一周的摸底,我发现这个班的语文成绩不理想。于是,我和同事白老师周末去县城给学生买课外读物。买书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们需要从村里步行到乡里,再乘车去县城。购书时,我特意选了童话、寓言、科幻、成语故事、诗歌、漫画、中外经典名著、字典词典等多个类别。乘车返回逢春岭乡街道后,我们背着几十公斤的图书,走了3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回到学校。

  我把学校原有的图书、新买的书和我的一些书码放在一起,成立了“三到书屋”。“三到”这个名称,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有了书屋后,周末回家看书成了学生们的习惯。他们静下心来阅读,学习语言文字规范,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提升得很快。

  那年10月,为了拉近师生距离,我提议班里学生各自给我写一封信,可以“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拆读这些信后,我了解到,因为学校条件差,原先的教师团队不稳定,久而久之,孩子们不再信任教师,学习兴趣也跟着降低。

  有个学生在信里问我:“你能去我家吃一次饭吗?还没有老师到我家去吃过饭呢。”我回复他:“你好好学习,等你爸妈回来时,我一定到你家吃饭,亲口把你的优秀表现告诉他们。”

  还有个学生写道:“老师,我读初中的时候,你也能一直教我们吗?”我鼓励他:“只要你愿意学习,我永远可以教你学习知识,你也可以教老师知识,加油!”

  2014年9月,我担任老曹寨小学校长后,很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段时间,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校门口值守,查看学生的着装和按时到校、带零食进校园等情况。不久后,学生们的在校行为习惯都出现了变化:没人穿拖鞋上学了,都能按时到校了,教室也保持得很干净。

  同年,我带一位爱心企业老板前往贫困学生家中走访。这名老板得知该学生家庭生活困难、面临辍学,便表示要资助该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没几天就给了一些资助。从此之后,我开始为贫困的学校和学生拉赞助、谋生存。

  我陆续认识了很多有资助贫困学生意愿的爱心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学校有22名学生得到“一对一”结对帮扶。

  2019年对我来说很特殊。这一年,我调入逢春岭乡中心小学任教,并有幸在马云乡村教育公益系列活动中获得“优秀乡村教师”称号。这份荣誉就像冬日午后的一缕阳光,为我和全体师生都带来了温暖。于我而言,多年的辛苦工作得到了肯定,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继续奋斗的初心愈加坚定,家人越来越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于学生而言,“明星教师”带课,是种骄傲,他们发现努力读书是有用的。于同事而言,大家坚信,即便身处条件艰苦的基层,努力教书育人就会有收获。

  不经意间,我已在乡村教育领域工作近10年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过去时常自卑而羞涩。三尺讲台与可爱的学生让我找到了人生价值,让我变得更自信。畅想未来,我坚信,只要保持善良、持续学习,就能变成一个有力量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成为善良自信、懂得感恩的人,能永葆学习之心、乐于助人。

  我们在这里“青听”民族教育一线的声音,欢迎投稿:zqbmzjy@163.com

【责任编辑:王素洁 王一迪    流程编辑: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