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2/06
03:01

辽宁援助武汉青年突击队:九个小时不吃饭,穿尿不湿连轴转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来源:中青在线

  2月3日,辽宁援助武汉医疗队成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何烨(右二)在武汉过了34岁生日。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辽宁首批援助武汉的医疗队已奋战了十多天,137人中,有的穿着尿不湿一工作就是9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饭都吃不上一口;有的护目镜中“雾里看花”,顶着危险为患者扎针穿刺。

  他们顾不上危险,一心想着救人,患者出院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市民感激的话语让他们泪流满面。

  司机一句感谢让我泪流满面

  1月26号晚,32岁的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侯思远到达武汉,被分配到蔡甸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14张重症患者病房床位,一直是满的,侯思远也是连轴转。

  很多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俯卧位通气对患者好,但患者处于镇静状态,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帮着翻身,否则会产生褥疮,每4小时一次,每次需要几个人一起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

  医院中心供氧压力不够,医务人员要频繁更换氧气瓶,患者每人一个几十斤的氧气瓶,有的4小时就需要更换一个。医生也经常参与这些工作。

  “白班9个小时,4个医生,夜班15小时,两个医生,才能够人手。护士8小时一换,有的护士一刻也不能休息,一直护理。”侯思远说,因为特别忙,也为节省物资,白班9小时就一直挺着,不吃饭。很多人都穿着尿不湿工作,三层宿舍柜子里放着满满的尿不湿。

  病房一直满床,上班时,侯思远穿薄一点的小衣服、靴子、防护服、两三层手套、N95口罩、护目镜、面屏,有时鼻梁都被压破了。

  一天夜班,他给患者颈内静脉穿刺,要带三层手套,护目镜开始上雾气。“换了衣服出来,大家看见脸互相都不认识。有次出来后,有个护士试探性地问,你是小侯大夫吗?”

  “受交通管制,有公交司机负责接送我回酒店,司机也很累,因为有时候是零点上班,每次下车,司机师傅会大声说辛苦了,武汉市民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被当地人看到,侯思远感动流泪。

  每天下班,他回到酒店才能洗澡,清洗消毒处理衣服就要两小时。

  侯思远有两个孩子,小的刚满4个月,大的也才5岁半。“休息时和孩子视频,我会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家人,让他们放心。”

  侯思远记得出发那天,孩子用拼音写下祝福,“爸爸去武汉干好事,要平安回家,爸爸加油!”

  大年初一中午10点通知,12点报名,只有两小时考虑,需要主治医师,侯思远觉得自己应该上。妈妈知道他报名支援武汉的消息后,连行李都没拿,连夜搭乘晚上20:30的火车,从安徽坐十几小时的火车赶到沈阳。还没见上面,儿子就已经出发去武汉了。

  大年初一,夫妻俩火速报名上前线

  33岁的辽宁省金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颖支援武汉济和医院感染内科。每天白班9小时,要打200多瓶点滴,穿上防护服很闷热,三层手套,手套里的润滑粉很烧手,一天下来,手上都是红疹子,护目镜常起雾,不能摘也不能擦,等着雾慢慢变成水滴自己流下来。

  “我们每个人都穿尿不湿,每天一个,尽管中午可以休息一小时,但为了不浪费防护服,我们一般会坚持不出去,也不吃饭。”刘颖说,尽管戴上厚厚的手套打点滴,但拔针的时候,胶带有时会粘在手套上,有可能刺伤自己。

  临时病房墙壁上没有氧源,刘颖还需要去搬运氧气罐子,几十斤的罐子,她一个人换到病房。

  “大年初一晚上接到通知,我爱人是耳鼻喉科医生,也报了名,自己所学能在这个时候用上,是每个学医人的担当,父亲正月十八过生日,今年不能给他过生日了,我提前祝他生日快乐。”刘颖说。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来武汉,我中考那年赶上非典,这是一个转折点,因此才学习了护理专业,所学能所用,人这一生有几次机会能体现自我价值,我想,这算一次。”刘颖说。

  抗“疫”前线,我们要用大爱,温暖每个武汉人的心

  辽宁医疗队成员、辽宁省肿瘤医院预防医学主治医师刘丹负责的患者中,有两个人的检查结果明显好转,有望很快出院。

  上午去病房取一名患者的CT片,患者问:“医生,你说我会不会好哟?”刘丹用东北话回答:“你就放心吧,我们这么多人在治疗你,肯定没事。”

  去询问另外一名患者的身份证信息,他说了五遍,刘丹仍听不懂他说的数字。

  “数字不可怕,就怕不说普通话。”刘丹把对方逗乐了。

  每天病区的工作很紧张,刘丹经常用这种方式给队友们减压,化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曹丽华主任对感染五病区所有重症患者进行了查房和床旁问诊。这么近距离地跟曹主任在一起工作,也真正见识到面对疫情如何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关爱患者的‘大医’形象。为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曹主任尽可能距离患者近一点,让患者能听清楚自己的病情,同时安慰患者,要相信医护人员,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回家,家人们都等着你们呢。”刘丹印象深刻。

  “我们在家是父母,是丈夫妻子,是掌上明珠。但在防疫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抗疫战士。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抗疫前线,我们要用大爱,温暖每个武汉人的心。”刘丹说。

【责任编辑: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