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19
12/19
03:08

台州路桥团组织:“青燕计划”助本地人才“燕归来”

作者:通讯员 林荣辉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青在线

  近日,浙江台州路桥籍在外就读大学生卓震宇,代表家乡参加2019年“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他的项目“慧眼识农——病虫害识别预警系统”获得农业农村组金奖,成为“台州代表团”在该项赛事取得的最好成绩。

  “团路桥区委对我这个项目一直很支持。”卓震宇说。他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也是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

  2017年,团路桥区委成立人才回归项目——“青燕计划”。一年前,当地团组织还搭建成立了在外大学生联合会,一方面为本地青年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也打算吸引更多毕业生服务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走心:前置人才沟通机制

  2018年,刚进入浙江大学的潘致远,加入了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当时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没想到对我的帮助这么大。”潘致远告诉记者,在联合会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通过参加活动,对团组织有了归属感,对家乡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今,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后能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半年前,高考刚结束,团路桥区委的工作人员就走进当地中学,组织“奔跑吧少年活动”,吸引学子参加在外大学生联合会。

  “在外大学生联合会要怎么加入”“加入以后有什么作用呢”“以后会有实习岗位提供吗”…… 活动现场,不少高三毕业生在展板前仔细询问,并通过线上平台扫码注册,加入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的大家庭。

  谈及组织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的初衷,团路桥区委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人才账”:尽管台州经济发达,不少外来人才扎根发展,然而很多优秀的本地年轻人在外上学后,就留在大城市工作了。如果这群年轻人想为家乡做事,却面临着找不到门路的问题,这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如何增加青年对家乡认同感,让他们为家乡作贡献?团路桥区委推出了“家燕归巢”项目,目前已吸纳近千名会员。路桥区还发布了青年硕博智库工程,计划通过3年时间,深入联系100名青年硕博人才,引导他们反哺家乡。

  “‘青燕计划’是针对路桥在外青年人才打造的人才回归项目。其中,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是‘青燕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才工作的有力抓手。”团路桥区委书记罗威介绍。

  走实:搭建人才“回流”平台

  “我们团队里有法学专业的,也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深入研究专业学习的社会效应,还能为孩子们提供学业上的帮助。”2019年暑假,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应家,带领3名组员参与了路桥团区委发起的社会实践活动。小伙伴们几经商量,选择了“亲青帮·让爱回家”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组别。

  社会实践没有预想中那么顺利,应家和小伙伴们付出了一番心力,一次次地碰壁才叩开服刑人员家庭成员的“心门”,这群年轻人自己也收获了宝贵的社会经验。

  今年暑假,共有百余位路桥籍大学生参与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组成19支队伍,分别认领“亲青帮·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行动、“亲青帮·为爱守护”关爱残疾青少年行动、“最多跑一次”调研体验等六大类任务。

  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成长?团路桥区委搭建成长平台费了不少心思,提供“妈妈式”服务,形式丰富,“干货”满满——

  举办路桥籍在外青年人才新春座谈会,介绍路桥区人才新政,解答学子们就业创业困惑;

  利用寒、暑假组织参观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联合会成员加强沟通;

  量身定制企事业单位实习岗位、社会实践岗位、志愿服务岗位等,精准服务路桥籍大学生……

  目前,团路桥区委已建成常态化运行机制,直接服务在外学子,通过在外大学生联合会推出包括公益分享品牌“青春大本营”、助力高考品牌“奔跑吧少年”、社会实践品牌“偶像实践生”、假期实习品牌“新人的诞生”、帮扶就业品牌“就业去哪儿”、创新创业品牌“创业历险记”在内的“六大品牌”,打出组合拳服务人才回归。

  走深:打造“青年身边的共青团”

  “老师,怎样才能更快地引入平台流量?”一场“创青春拼未来”活动日前在路桥举行,拼多多上海总部的多名资深运营小二,给创业者们带来最新的电商资讯和运营“干货”。课后,不少人追着老师求教,其中不乏青年大学生。

  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会长章龄之说:“分享会上的知识是我们在课堂里学习不到的,大家强烈建议多办几期。”

  当地团组织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往往面临项目启动难、办公场地短缺、创业试错成本高的问题。为此,一批真正扶持创客长久发展的阵地应运而生。

  路桥泰隆商务大厦13层,有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这里,便是路桥青年创客空间。办公场地、商务洽谈区、会议室、路演区等一应俱全。团组织服务以高新技术、“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目前该空间累计吸引入驻企业40家,成功孵化企业5家。

  位于路北街道松塘村的“半亩方塘”新青年驿站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创客们申请入驻后,可在一定时期内免费使用。当地团组织除了提供相应的设施,驿站会定期举行路演,同时与相关职能单位、律师事务所合作,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团路桥区委还携手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推出“青燕贷”,其中面向路桥在外大学生联合会成员设立集体授信5000万元,并与台州银行、泰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设“青燕班”,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