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19
11/18
03:01

美好生活:奋斗历程与创新实践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梅潇予 来源:中青在线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无处不在,人类的思想史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史和实践史。那么,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基因,如何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构想?中国人有着哪些独特精神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

  近日,由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美好生活:奋斗历程与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学术前沿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将追求美好生活化为奋斗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指出,美好生活既根植于文化传统中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也连接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党的使命宗旨。北京师范大学郝芳华副校长认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和使命,擘画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蓝图。今天,人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生活质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植根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也是新时代因时而进的必然选择。

  与会学者表示,我们党将“美好生活”化为奋斗动力,体现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国策中、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行的实践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想民之所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行探索和实践,将百姓的获得感,群众的幸福度放在第一位。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与党中央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树立远大理想、进行伟大斗争、坚守岗位职责,做到将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融入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

  准确理解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突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和使命。而美好的生活不是随心所欲,理解其科学内涵也是实现美好生活追求的前提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传统经典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认为,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满足感,也需要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扎根文化、理论支撑的价值判断。美好生活离不开从根本上塑造、引领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好”代表需要的满足,“美”代表着人们对这种需要满足实现后的欣赏态度和幸福体验。仅有“好”的客观性,而缺乏“美”的主体性,是无法实现美好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的。这种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是同心同德与心安情乐。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科学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将文化养分转化为实践,推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还有学者指出,科学的制度建设也是支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强大驱动力,美好生活需要宪法的保障,需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需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

  追求美好生活不是各扫门前雪的“小确幸”

  “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但追求美好生活有本能与自觉之分,有内涵上的不同侧重,有实现途径上的分殊。原因在于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不同国家的现实处境和不同的现代政党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如是说。

  他认为,今天中国人理解的美好生活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我们要从中国传统的独特底色、近代以来的历史经历、走向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几个关键问题来理解这种美好生活。

  他说,追求美好生活不是各扫门前雪的“小确幸”,而是应当有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不仅是我们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责任,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为民情怀。心怀家国天下,不耻眼前苟且,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融入大国思想,构建“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为了全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责任编辑: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