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19
10/21
03:11

立德树人不能缺少“四讲”

——兼谈教育惩戒权

作者:孙善网 来源:中青在线

  视觉中国供图

  前不久读了《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关于“惩戒权”的讨论,深有感触。结合山东杨老师因体罚学生受到处罚的事件,笔者想谈谈个人浅见。

  很多教师都在为杨老师叫屈。笔者认为,杨老师是有些委屈,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他的方式肯定是错了。从媒体报道来看,杨老师“让学生蹲在地上,用课本抽打、脚踢等实施体罚、批评教育10多分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如果在方式方法上走偏,效果会适得其反,甚至滑向违法的境地。

  回顾几十年来施教的实践,笔者认为,立德树人不能缺少“四讲”,即讲政治、讲原则、讲艺术、讲效益。

  讲政治。这不仅是政治老师政治课上的教学内容、任务和要求,也是所有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讲政治,就是要关注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学习领会其精神,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目光高远。比如,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出“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和“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的重大改革举措;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系列论述,阐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和举措。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这一切都应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纲领和指南。我们理当深入学习,消化吸收,用自己的智慧坚定有力地贯彻落实。

  讲原则。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其核心就是8个字:“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传承这样的思想,我们应当坚守最基本的“三不”原则,即:一不能打,二不能骂,三不能刺激。

  打是行为暴力,骂是语言暴力,无论今后规定教师使用怎样的惩戒权,这两点都是不能触碰的,这是底线。教师惩戒权绝不能成为教师体罚学生的护身符。惩戒的基本定义应该是让学生以纠错的实际行动承担犯错的责任,从而警戒不再犯类似错误的教育方式。惩戒是让学生用行动纠错,而不是施以暴力。

  另一方面,教师的打和骂的体罚方式只会为学生做“示范”,日后,学生也会以打和骂的手段处理问题,甚至以这样的方式为人处世,而且会觉得很正常,因为当初老师就是这么处理问题学生的。如果粗暴地打骂能解决问题,那么,教育不就变得异常简单了吗?如果学生走上社会都以暴力解决问题,那这个社会会怎样?无论如何,以暴力惩处,是根本违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

  再说不能刺激。讽刺挖苦作检讨,公示成绩请家长,这些都是教师们常用的刺激手段。殊不知,这样的刺激带来的是心灵的伤害,引发的是师生的对立。还有一种刺激就是公布学生成绩,有的老师不仅在班上甚至在家长微信群里公布,这就不仅刺激到学生,还刺激到家长,侵犯隐私权,引发家长的群体反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自身形象,影响学校声誉,最终得不偿失。

  讲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应该成为教师的共识。

  首先,沟通艺术是最基本的艺术,沟通的前提是平等尊重。教师与学生只有“先闻道”和“后闻道”的区别,为师者就不能觉得高学生一等,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而应当平心静气与学生谈家庭,谈生活,谈学业,谈思想;推心置腹与学生谈未来,谈责任,谈理想,谈信念。这样的交流,学生自然会亲近你这样的老师。

  其次,就是教诲的艺术。还是以杨老师事件为例,对待逃课的学生,可以采取的教育方式其实很多。比如,一是文化熏陶,让学生自己讲,自己背,促进使学生自我教育;二是原因分析。可以这样问:你们的成绩不理想,有没有想过有哪些原因?学生自然会自我挖掘,自我解剖;三是心理干预。比如,可以跟学生讲:这几天学习压力大,多休息一会儿迟到了,到操场打球也是解压,都可以理解。内心放松可以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接下来,要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了;四是幽默风趣。比如,开场白可以来一句“凡事有失必有得,你们丢了一节文化课,赚了一节体育课啊!”氛围就会变得很轻松;五是责任担当。提出严格要求:到科任老师那里问清楚今天课上有哪些学习任务,要自学完成,拟定完成的计划,届时提交书面材料。还可以适度增加一些额外学习任务,以示惩戒;六是潜移默化。这里主要是指课堂,因为课堂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意志和情怀。办法多多,远不止以上这些,只要沉下心来,用心研究学生,就会有层出不穷的好点子。

  讲实效。立德树人非一日之功,讲实效最好的办法就是跟踪。那种指望教育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不符合教育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的。跟踪教育的心理学依据是人的个性品质的稳固性和行为习惯的持久性,因此,教育需要用连续的时间换取效果,需要以持久的耐性获得效果,还需要有接力的传递赢得最终的效果。教育的实效不能一味用分数来衡量,教育的根本目标不能丢。教育的实效应当用学生的文化修养、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精神风貌、思想品德等因素来衡量。

  当下许多人都在呼唤还教师尊严。笔者认为,教师的尊严绝不能靠体罚取得,只能靠教育的艺术取得,只能靠教育艺术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才能魅力赢得。无论教师创造多么骄人的业绩,都不能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更不能以所教学生成绩出色来为教师体罚学生的错误行为开脱。

  做个有尊严的教师,要从艺术地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开始。

  (作者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