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

“青春力量”主题赛决赛获奖者(演讲摘要)

发布时间:2019-09-18 03:44 来源:中青在线 

  携父志 铸理想 做国家的好战士

  南开大学法学院学生 阿斯哈尔·努尔太

  我想讲3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照片中的男人叫努尔太·安尼瓦尔别克,是一名反恐警察。1998年6月26日,在一场反恐战斗中,为了保护受伤的战友,他选择挺身而出,倒在血泊中。那一年,他29岁,我只有两岁。我始终记得那一晚,母亲撕心裂肺的哭泣。她紧紧地抱住我,告诉我父亲是个英雄。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的人总跟我说,孩子,你要理解你父亲的选择。可说实话,我根本无法理解,不明白为什么他会作出那样一个危险的决定。似乎在选择的那一刻,母亲和我从来都不曾出现在他的选项中。所以,我很少在他人面前主动提起我的父亲,但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想念,从来没有停止过去理解他的选择。

  2017年9月,我决定暂时放下学业去参军。进入部队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8名新入伍的南开学子回信,勉励我们在军营的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进入部队后,每天我们都在为国家随时可能的召唤准备着,准备抢险、准备救灾、准备抗敌。我越来越渴望能有机会上战场,渴望像父亲一样去直面挑战。

  2018年7月,淮河抗洪形势严峻,部队接到命令全面备战抗洪,我摩拳擦掌,可就在发车前,我却发现出动名单中竟然并没有我。

  那一刹那,我内心只有一个念头:“请战,我,阿斯哈尔·努尔太,请战!”

  “报告!人民水深火热,我为兵怎可置身事外,愿请战,为人民为祖国请战!”在递交请战书的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父亲当年那个义无反顾的选择。那看似是一个瞬间作出的决定,可对一个参加过40多场战斗,追捕过130多个罪犯的警察来说,这种抉择他一定在心里作过上百遍,父亲知道他的工作充满危险,但他作好准备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退伍至今已有15天了,虽然离开了军营,但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还是时常会暗暗地想,如果父亲能知道我作出这样的选择,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有国才有家”,爸爸,这朴实的道理,我真的懂了。

  张伯苓校长曾经向青年学子发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现在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烈火英雄、选择成为人民警察、选择成为维和战士。我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与祖国同行。

  我叫阿斯哈尔,是反恐烈士努尔太的儿子,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奔跑吧 青春

  山西大学研究生 高思恩

  有一个纸箱子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我生命诞生之初的摇篮,是我年幼时谋生的手段,也是盛放爱与感恩的百宝箱。

  那是1994年7月的一个早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院中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人们闻声而来,聚拢在一个纸箱边,仔细察看,大家发现纸箱中婴儿的左臂患有残疾,在一阵阵怜惜声中,只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伸出温暖的双手将女婴抱回了家中,

  而我,就是当年那个躺在纸箱子里的女婴,是好心的奶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奶奶孤身一人,没有工作收入,生活困难,为了养活我,她靠着捡纸箱、拾废品把我养大。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这些了,7岁时,我便学会了做家务。但我却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进校园,因为我没有户口,求学之路太难了。我从不奢望像别的孩子一样有爸爸有妈妈,有好吃的好玩的,但是看到他们能背着书包上下学我真的好羡慕……奶奶为了我上学的事四处奔波,终于在政府相关部门及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不仅有了户口,还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校园。

  初中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车费,我就跑着去跑着回。不知不觉中我成为学校田径场上的短跑冠军,到中考时成了班上唯一一个体育考满分的人。我喜欢风雨中前进的自己,把树木、房屋甩在身后,向着阳光奔跑让我充满力量。

  进入高中后,我被推荐代表省市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每一次奔跑我都拼尽全力,90公斤的杠铃把脖子压出了肿块儿,反复的冲刺使脚底磨出了水泡,但无论多苦多难,我都没有放弃,因为只有坚持,才对得起奶奶和帮助过我的人。于是,我咬着牙一步步挺了过来。高二时,我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是那一年山西省达级赛测试中唯一一名残疾运动员。训练结束后汗水布满额头鬓角,我就着路灯微弱的光芒补起落下的课程,因为青春需要知识的力量。

  2013年我考上了山西大学。4年里,我过得十分充实。做公益活动的领跑员,拿下三次单项奖学金,成为学生会秘书长、照顾八旬的奶奶、完成不间断的训练和比赛……虽然分身乏术,苦过累过,但只要想到奶奶,想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我就会再一次动力满满!

  青春总是变幻莫测的。2017年年初,奶奶意外摔倒,腰椎骨折,手术后,近一年不能下床。正值考研备战期的我,每天在家中给奶奶喂水、喂饭、帮助奶奶排便,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忍住了泪水,咬牙坚持、最终考上了研究生,奶奶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20多年过去了,纸箱虽已放不下我长大的身躯,但它所盛放的爱和感恩却从未消失,反而历久弥深。是奶奶让我活下来、是祖国让我长起来、是爱让我在青春岁月里一往无前。8月28日,在全国残运会800米决赛中,那闪闪发光的全国亚军奖牌告诉我:

  青春注定是一场与命运抗争的比赛,我愿挥洒爱的汗水、跑出时代速度,将梦想与力量传递……

  举起梦想的重量

  北京体育大学残奥冠军班学生 谭玉娇

  每次比赛试举前,我都会放声大喊。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呐喊?是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吗?”其实,这不仅是比赛时给自己的鼓劲,更是我举重生涯16年来向残缺命运发出的声声呐喊。

  7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的右腿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13岁时,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残联的运动员选拔,我的启蒙教练径直走过来问我:“姑娘,你想练举重吗?”举重?作为一个6年没有上过体育课的孩子,我想尝试,我想要跟别人一样甚至更好,可是,我能行吗?

  记得刚开始训练,手掌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翻开皮露出鲜红的肉,吃饭时胳膊抖得连筷子都拿不住,前胸后背疼得大气也不敢喘。有时晚上趴在桌子前写作业,眼泪就会默默地往下掉。

  6年磨砺,19岁那年,我经过艰难的选择放弃了高考,开始踏上国际赛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我第一次注视着五星红旗因为我冉冉升起,耳畔响起雄壮的国歌,我在自己颤抖的歌声中第一次激动又清晰地对中国运动员的身份有了深刻认知。第一次,我内心暗流涌动的嘶吼,化成了一声轻轻的、喜悦的呼喊。

  2012年伦敦残奥会,22岁的我第一次有机会向奥运冠军发起冲击。无奈的是,在长达一年多的高强度、封闭式备战中,我的肩膀疼得越来越厉害。针灸、理疗、拔罐、按摩、热敷、吃药、抹药,能想到的治疗方法,我都尝试了。多少次,当我举起那根熟悉的杠铃杆,肌肉传来撕裂般疼痛时,我的眼泪都止不住地往下流……最终,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伦敦残奥会上收获了一枚银牌。那枚凝结了我无数努力、克服了巨大伤痛才赢得的银牌,它不是最理想的,但它确实是最珍贵的!

  新的奥运周期,又是一个4年,我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中继续成长。2016年9月11日,里约会议中心2号馆,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赛场,我手握那枚金灿灿的奖牌,对着飘扬在前方的五星红旗,用尽力气喊出了:“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是的,我做到了,我的奥运冠军梦实现了!

  我从一个上不了体育课的残疾小孩,成为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再到成为残奥会举重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如今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备战东京残奥会的我,早已不是当初只为证明自己而举重的小姑娘。16年的成长,16年的砥砺奋进,我举起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国家荣耀!行进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我的青春闪耀着炽热的光芒,那是伟大祖国培养我,赋予我抗争命运、实现梦想、举重若轻的力量!

 

【编辑:侯歆钰】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