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29天完成239组高速道岔的安装调试

冯明:从门外汉变身“活字典”

发布时间:2019-08-20 03:1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

 

 

  扫一扫 看视频

    “13号道岔直尖轨拉伸5毫米,密贴插片再加0.3毫米……”凌晨3时15分,调试好杭州东站最后一组道岔,冯明脱下手套,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长长地舒了口气。

  道岔维护和保养是典型的轨道交通夜间作业。今年57岁的冯明和同事摸爬滚打在一起,几乎每天都要上轨道线作业。

  道岔是铁路轨道上让列车换道、变更方向的活动装置。“相当于高铁列车运行的‘方向盘’,换道、转向全靠它。”冯明说。在杭州东站就有87组道岔,每天进出的360多趟高铁,都是通过这些道岔,进出不同的轨道,它们的状态保证着高铁列车的安全正点。

  冯明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电务段高级技师,他负责道岔的维护和保养,因为熟悉、掌握管内配属型号的各种道岔,冯明被同事们称为铁路道岔的“活字典”。

  冯明曾在部队从事报务工作,1983年,21岁的他从部队转业到铁路部门工作。从一名部队战士变成一名铁路信号工人,曾是军区业务尖子的他,也一度失去方向,“因为对铁路电务方面的知识一片空白,看着同事们在岗位上大显身手,自己只能在一边干着急。”

  为了弄明白道岔内部的运作原理,冯明刻苦钻研道岔。专心研究道岔技术图纸,从道岔的安装、配线、调试,再到维修技术标准,翻烂了与道岔设备相关的工务、电务、联合整治等专业书籍。甚至走路时脑子里突然想起什么,就立即蹲下捡起树枝在地上画起电路图。如今,冯明已经记录了21本专业笔记,摞起来近1米高。

  就这样,冯明把别人看电视、喝茶聊天的时间全用在钻研业务上,自己也从门外汉变成了道岔的行家,熟练地掌握了道岔配线调试技术和维修经验。1990年至2000年,他在上海铁路局道岔工电联整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在他看来,人一生投入工作的时间其实很短,自己只是想用有限的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

  2009年5月,浙江沿海铁路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冯明接到一项任务:在29天内,完成239组高速道岔的安装调试。按照常规,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冯明带着验收组6名成员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没日没夜地扑在现场,累了坐在钢轨边原地休息,饿了就在线路上吃点自带的干粮,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3小时。

  为了确保道岔安装调试精确,他带着组员对每组道岔至少拆装两次,整个工期拆装道岔683次,保证了沿海铁路如期开通。

  至今,东至甬温沿海,西至浙皖深山,从最北边沪杭客专嘉兴东站的12号道岔,到最南边杭深线苍南站的2号道岔……冯明用双脚跑遍了管辖区段近3000公里线路内的2500多组道岔,参与了浙江省内甬台温、沪杭、杭甬、宁杭、杭黄等9条高铁线路、1130组道岔的安装调试,对每个道岔的坐标定位了如指掌,对配属的32种型号道岔的上千个标准数据也是如数家珍。

  冯明告诉记者,目前,在电务信号系统的故障中,有40%来自道岔,而其中80%又是机件原因,“一旦发现故障,必须马上出发”。

  为方便工友们学习,根据标准与自己的经验,冯明牵头编制了《提速道岔检修整治指导意见》《道岔维修手册》等技术书籍资料,动手制作了28个教学视频。如今,“冯明道岔整治工作法”被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广应用,他发明的便携式警冲标测量工具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冯明也先后获得“上海铁路局首席技师”“信号工技能大师”“铁路总公司火车头奖章”“上铁工匠”等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冯明信号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了100多名道岔整治人才参与到高铁建设。

  “把道岔整治技术传授给年轻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他说。还有3年就要退休的冯明,每年都会抽空安排100个课时培训职工。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