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当生命执意要离去 不必把他困在ICU

发布时间:2019-08-16 03:3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昶荣

  对于很多濒临死亡的患者来说,医院的ICU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在这里,有医院最高精尖的设备,每张床位也拥有最多的医护人员。作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的一名医生,江伟希望把这些最优的人力、物力用在那些真正可以起死回生的患者身上。

  然而,江伟所在的内科ICU患者病死率大约在30%~40%,也就是说他不得不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即使拼尽国内顶尖医院的顶尖医疗资源,这些生命依旧无法挽留。

  江伟曾经接收过一位88岁的高龄患者,他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坦言,ICU其实对于接收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是很有顾虑的,因为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很高,ICU能发挥的力量很有限。

  这位患者当时的基础状态是陈旧性肺结核、慢性肺曲霉菌感染,因为误吸导致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江伟把各种利弊得失和患者家属沟通以后,考虑到患者的求生欲望很强烈,家属还是想把患者送进ICU治疗。

  江伟曾经多次表示过:“对患者来说,住ICU常常是‘遭罪’的,尤其是神志清楚的患者,除了疾病本身的症状外,ICU诊治所包括的各种穿刺、置管、翻身和吸痰也常常伴随着疼痛或不适,病房内24小时不间断照明、此起彼伏的各种仪器报警声,都会成为不适的来源。所以很多患者从ICU转出后,感觉曾去了人间地狱,宁死不来第二次。”

  患者进入ICU以后,开始上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与此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20多天后,患者的病情好转,开始摘呼吸机。江伟解释说,因为老年人咳痰力量弱,同时咽喉部功能衰退,气道和食道之间自由切换的功能不再灵敏,因此需要切开患者的气管(俗称“气切”)之后安装一个带有气囊的插管以保证患者的唾液或者食物不会被误吸进气道。

  患者脱离了呼吸机,可以下床活动,恢复一些生活功能。随着病情好转,他从ICU转入一家康复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安装了气管插管,所以患者的语言功能丧失,但是整体精神状态开始变好,甚至还带着身体的病痛为孩子写下节日祝福。ICU的一次成功救治为患者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在康复医院住院的患者没过多久就开始肠梗阻,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办法排泄,与此同时,患者的肺炎再次加重。在离开3个月后,患者又被送进了ICU。

  和第一次进ICU相比,患者的求生欲变弱了很多。之前愿意做的一些活动锻炼,现在也不愿意配合,因为不能说话,患者就用手拍床表达自己的想法,医护人员听不懂,让他写出来,他也不再愿意写。

  第二次进ICU一周后,患者又出现胃部出血、便血的状况。江伟说,消化道出血原因很多,从原则上来说,应该做增强CT和胃镜,检查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还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可是对于一位快90岁的老人家来说,即使是胃镜检查,也可能是风险极大的操作,何况手术,更难说即使查出病因来,如何治,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的出血量很大,病情危急,江伟把患者的老伴和女儿叫到医院,解释了当时的情况和面临的选择。家属沟通以后,最终选择不再进一步做有创诊治,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家属们被允许到床前陪伴患者最后一程。由于失血,患者的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为了让患者不那么难受,江伟给患者注射了一些镇静剂。

  当天晚上,患者离开了人世。

  在患者去世后,其女儿曾向江伟表达过,看到父亲在ICU治疗这么难受,多少有些后悔,其实父亲平静地去了也很好。

  “愿我的患者们能治好的都治好,治不好的少受罪。”这是江伟作为一名医生的心愿,相信也是大多数患者和家属的心愿。对于那些治不好的患者,缓和医疗是一种可以切实减少他们痛苦的办法。

  2011年,江伟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期间接触到了缓和医疗,回国后他发现临床中其实特别需要缓和医疗的理念。

  缓和医疗在临床的相关培训甚至是理念的引入,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江伟坦言,在ICU里去世的患者死亡质量并不是很高,所以如果能在ICU里引入缓和医疗的理念,进一步再制定出相关的实施规范,将会有非常多的患者受益。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