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从不离叉子耙子镐到拥抱人工智能

三代养路人 见证安徽首条铁路时代变迁

发布时间:2019-06-28 04:5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通讯员 陆应果 刘辰 王磊

  花园式的厂区、宾馆式的宿舍、现代化的办公室……初夏时节,89岁的铁路退休养路工刘长水,在儿子刘明如和孙子刘辰的搀扶下,走进焕然一新的安徽淮南铁路九龙岗维修工区。老人兴奋地说:“淮南铁路因煤而建,历经80多个春秋。没想到这半个多世纪,这条铁路大变样。”

  淮南铁路是安徽首条铁路线,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现已成为华东铁路第二通道的咽喉要道,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民生路、幸福路。

  第一代刘长水:上道不离“三件宝”

  1936年1月,淮南铁路建成通车。1938年7月,这条铁路线被日军侵占,成为掠夺中国财富的工具。离九龙岗工区不远,至今还留有日本侵华时遗留的碉堡。

  战争年代,父母去世早,刘长水吃“百家饭”长大成人。1958年6月的一天,亲戚告诉他附近的津浦铁路招工,他便报名参加。

  “那时干的就是体力活,铺设钢轨、枕木,肩挑、背扛、手抬。”刘长水记忆犹新,那时起早贪黑轮班干,有时工期紧了,饭直接送到工地上,只能在四面漏风的工棚里休息,吃山芋干、豇豆和绿豆等。

  1961年,刘长水又辗转调入合肥工务段淮南铁路九龙岗工区,从事线路养护维修工作,一干就是28年。

  说起淮南铁路,刘长水有道不完的辛酸:“日本侵略者被赶走后,破旧的淮南线通达长江北岸巢湖裕溪口,这条断头线设备落后、质量差、事故多发,蒸汽机车时速只有30公里左右。”

  那个年代,工作环境艰苦,干活离不开洋镐、叉子、耙子“三件宝”。“列车在线路上长年奔驰,沉积的煤屑与粉尘土粒经雨水混合后就和钢轨下面的石砟黏结成块,必须用铁洋镐和铁耙子来松一松,过滤掉泥土,然后再回填恢复原样。” 据刘长水回忆,那时线路作业上下道全靠带班的哨子,就像军营里的号声。

  “铁路工务现场是重体力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一个月的收入只有4元左右。”刘长水说,那时候年轻,干劲儿足,一心想把日本人掠夺财富的侵略线,早日变成新中国煤炭物资输送线。

  第二代刘明如:使用检查仪如虎添翼

  1989年,刘长水退休。刘明如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又回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淮南工务段淮南铁路九龙岗工区。

  刘明如参加工作时,火车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他最为自豪的事情是,30年铁路生涯多次亲历铁路提速,在岗位上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淮南铁路以运输煤炭的载重货车为主,对线路质量的影响大。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淮南铁路迎来扩能改造,大规模更换水泥枕,12.5米短轨换成25米长轨,普通木枕道岔换成新型提速道岔。那时候生产任务重,施工一天接着一天。

  刘明如干的活儿就是“砸洋镐”,靠人工捣实线路,让火车平稳、安全通过。当时,两个人1对镐,一天要对45根枕木周边的石砟进行捣固作业,一天下来要砸镐4320余次;任务紧时一天要完成70根枕木的捣固,砸镐6720多次,需用10个小时左右。现在改用内燃威克捣固机,4个人用两个小时就能捣固45根水泥枕。

  时代在变迁,铁路在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淮南线由一条破旧的木枕单线,变成双线、电气化繁忙运输线;牵引动力由以前的蒸汽机车,升级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养护维修方式由以前的慢手工作业,转向快捷高效的机械、仪表化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

  以前,测量线路采用木质老道尺,误差大。一把道尺,每检查1公里线路,要花45分钟,每走3步就要弯腰测量1次,全程需要弯腰400多次。刘明如说:“线路用上轨道检查仪后,只需要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1公里线路的检查。”

  第三代刘辰:拥抱“人工智能+机械作业”新时代

  也许是命运的巧合,2012年5月,23岁的退伍军人刘辰从蚌埠铁路职培基地毕业,被分配至淮南铁路九龙岗线路工区,他也选择了工务线路工这个职业。

  “我喜欢这个职业,更能锻炼自己。”这个阳光的“铁三代”,身上散发着新时代铁路人的朝气。

  铁路发展步入“人工智能+机械作业”时代,刘辰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双手飞快地敲打着键盘,每天在电脑里上报作业计划,分析数据。火车只要在铁路上跑过,现场的轨道数据就自动检测生成了。只要在电脑上打开软件,就能看到精确到0.1毫米的钢轨几何尺寸。

  如今,铁路线铺设重型钢轨,主要干线成为无缝线路,科学养路进入机械化新时代。同工区一墙之隔的铁路线上,大型机械正往前行进作业。刘辰的目光投向施工地点:“这是捣固稳定道床一体化的大机捣固机械,一辆大机作业两公里线路相当于过去的200个人工劳力。”

  现在,刘辰已不再像以前的养路工那样“卖劳力”了,而是在修练“绣花”真功夫。挖掘机、捣固车、清筛车、钢轨打磨车、轨道整形车相继出现,铁路养护可以借助的专业机械力量越来越多。

  “上世纪80年代,铁路一线养路工小伙儿找对象可难了,如今吃香了。”刘辰话语中带着自信,“工务人的工作环境比过去干净、轻松,生产效率倍增,收入也提高了,年轻小伙儿终于挺直了腰板。”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