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风评

发布时间:2019-02-18 05:4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樊未晨

  作业加上创新 能力锻炼岂能仅仅有趣?

  寒假了,寒假作业就是躲不过的话题。

  最近有媒体报道,沪上有学校给学生的假期作业中包括为家人洗一次衣服。该报道还指出,很多学校告别了厚厚的练习册和打卡上班式的补课班,打破学科和校门的界限,各种好玩有趣的创新作业随之出现:品尝家人团聚的喜悦,体会父母劳作的辛苦,感悟春节的风俗仪式。

  笔者鼓掌赞同。

  这些年,随着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真的成为“为学而生”的存在,很多十二三岁的中学生,不仅不会洗衣做饭扫地抹桌等常见家务,自己的书包、书桌都不会收拾。不久前,一位初一学生告诉笔者,他开始学做家务了,而这个寒假他主要做的家务是:每天给自己及家人盛饭。

  笔者仍然给出了掌声。不过,一个身高超过一米七的大男孩,信誓旦旦地要承担的家务仅仅是盛几碗饭,多少有些太太太“小儿科”了。

  不过,再小儿科也是进步,总比制订了一堆计划仅走个过场要好很多,这种应付式的完成作业,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以家务为名的另一种游戏,有趣了,好玩了,除此之外,啥也没有留下。

  因此,笔者希望学校别仅仅把这样的作业停留在布置这个环节上,还要给学生以机会进行展示,以确定孩子是否真正学会了某项技能。

  手机遇到青少年 岂能一禁了之?

  这两天笔者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有专家建议,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文中所描述的“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景象,确实让无数家长抓狂。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已经毋需赘言,但是有问题就“一禁了之”也绝不是什么高明的解决之道。

  这么多年来,教育界靠“禁令”进行管理的事情并不少,比如,奥数,专家指出其对青少年的危害堪比“黄赌毒”,但是,一道严似一道的禁令并没能禁止住奥数,反而使奥数似乎拥有了更大“反弹力”,在广大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内浸入、蔓延,甚至占领。

  再说智能手机。

  现在,一部智能手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电话、游戏机、媒体,特别是在5G时代即将到来的时代,一部智能手机将是人与整个世界联结的纽带,在这种情况下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行为仍然采用粗暴的“一刀切”办法,无疑会阻碍青少年的进步和发展。

  青少年沉溺于手机,我们不应该把力气用在手机上,而应用在如何锻造青少年的自律能力,让青少年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上。

  应该说,“禁令+抽查+收缴”这种一条龙的管理办法在过去的封闭社会还能起到暂时的作用,而在当今社会,仍然使用这种办法只能代表着我们已经“黔驴技穷”。

  娱乐圈撞进教育圈 学术岂能儿戏?

  春节刚过,娱乐圈的事一下子“闯”入了教育圈。

  演员翟天临在网上互动时因不知“知网”,而引发了网友线上线下大搜查,既把翟天临的学霸身份抖了个底儿掉,又扯出了演艺界高等学府中那一桩桩充满色彩的八卦事儿,拔起萝卜带出了泥,“吃瓜群众”有的围观了。

  不过,被尊为“贵圈”的娱乐圈一向以复杂著称,普通人想看也难看懂,但是当娱乐圈“撞”进了教育圈,有些事情就简单了,别的不说,博士是靠实打实的研究和一篇篇高水平论文支撑的,教授是以教书育人获得尊重的,这些是教育界的常识。无论出身于哪里,要想获得教育圈的尊重,唯有这些是通行证,任何靠演、靠编获得的结果都只能走入死胡同。

  这两天,北京迎来了盼望一冬天的雪花,迎着雪花,中戏的招生也开始了。据媒体报道,表演专业报录比达到了453∶1,创了历年新高。

  看着一个个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笔者想说,踏出了这一步就意味着踏上了一条继续深造的路,无论你曾经的想法如何,从现在起请告诉自己要做好脚踏实地的准备,教育的事、学术的事没有什么捷径可循,更容不得半点儿戏。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