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资讯
APP下载

【写作助手】你会描述一个场景吗

发布时间:2018-12-12 11:1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满堂

    波特兰州立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生的导师米迦勒·麦克格雷戈,本身是一位作家,他的创作主题以人物居多,在虚构和非虚构文学创作方面都成绩不错。

    他觉得,要想写出有力的人物,作者就必须直面写作对象。

    以人物为创作主题,写作对象当然是重要的。要完成这样一部作品的创作,基础必定是作者对搜集到的信息的理解和评估。但米迦勒老师说,虽然作品中讲的故事是关于这个人物对象的,但是写出来的文章是属于作者的。作者并不是故事主人公的发言人,而是读者的替身,在采访和写作之中,要代表读者与写作对象做面对面的交流。

    以人物为写作题材,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诱惑:看起来这比其他写作容易一些。你只需要采访你的写作对象,以及研究和阅读他自己写的或者别人写他的作品。一些作者可能更深入一步,去采访认识他或和他共事过的人。

    “但是,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最佳方法是呈现实际生活中的他。因此,你要运用你的五官感受,尽可能地去搜集关于这个人、他的行为和周围环境的所有信息。”米迦勒老师说,有些作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在们的大部分作品中,“用自己的观察不仅构建了对这个人物的想法,还构建了诸多场景——这个真实存在的人在这些场景中,就如同虚构出来的人物一样。”在这里,必要的场景和周围环境,与写作对象总是放在一起,置于中心地位。

    米迦勒老师有过许多次采访经历,知道这方面的艰难。他说,通过搜集到的必要信息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场景,以便全方位地刻画人物,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你在专心记录他说的话时,还要保持对话能够有意义地进行下去,使他有效地参与进来。除此之外,询问某个人的私生活,这在情感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实际上就是偷听他只会和家人或朋友进行的谈话——很容易就会跟着对方偏离正在进行的话题,即使在正式的采访中也是如此,几乎搜集不到有用或有趣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米迦勒老师设计了一个写作练习,要他的学员们去做。

    这个练习看起来简单易行,并且充满趣味。

    这是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练习。

    你可以去像公园、咖啡馆、餐厅这样的公共场所。在那里,人们会坐在一起自由地交谈——每一个人的交谈对象至少有两个人,但是不会超过四个人,这样交流起来不会有障碍。

    下一步是用笔和纸把对话记录下来,越详细越好,尽可能快地记录下你听到的所有对话内容。

    同时你还要注意说话者的穿着打扮、年龄、手势、交流的方式等。例如,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他们是不是看上去社会经济背景差不多?

    他们在对话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平等?

    他们在一起谈话是否感觉自在?有谁占主导地位吗?

    他们的谈话内容是很亲密的,还是比较随意的?

    他们在谈话的时候是神情严肃认真,还是轻松且略带讽刺?

    他们的外表和举止相符吗?

    尽可能多花时间去观察——如果可以,至少花一个小时——还要注意对话和交流的动态变化。

    当你完成了记录,或者是还在记录中(这样就更好),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

    ——不仅要观察看得见的细节,还要观察声音、气味,甚至是空气的感觉。描述一下你所在场所的氛围、天气、时间和热度。

    还要想到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看看这些信息可以怎么描述。

    你可能在开始记录对话时进展得不怎么顺利。但是记住,这只是一个练习,它可以帮你跨越情感障碍,不再一味地提看似尖锐的问题,或是关注那些并不讨人喜欢的细节。

    “总之,这个练习会告诉你:1.如果你不是在记录现场的对话,而是在看关于某个人的文字描述,那你能找到多少可利用的信息?2.让自己克服自己情感上犹豫不决的问题,能得到什么回报?”米迦勒老师说,“一旦你收集到了所有的信息,就围绕你记录下来的某段对话写一个场景——要有生动的背景、丰满的人物、充沛的激情——就像你在写一部即将出版的个人传记一样。”

    现在这个写作练习介绍完了。有些地方显然不够清晰,比如“让自己克服自己情感上犹豫不决的问题,能得到什么回报”,但米迦勒老师点到为止,没有说得更多。仔细想一想,你能进一步理解他说的意思吗?

    那么,你想不想做一次这样的练习呢?

    按我的理解,这个练习做一次不够,要做许多次才行。这有些像画家们的写生。

    我确实看到过一个女孩子在咖啡馆里写生。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屋子里比外面的气温高了十多摄氏度,但并不显得怎样干燥,让你舒适得想要闭上眼睛。旁边两个刚进来不久的年轻人,还没有把稍厚的外套脱掉。他们点了美式咖啡,不加奶也不加糖,浓烈的烘焙香气直扑你的味蕾。咖啡馆里那必不可少的音乐,带有纯净感和亲切感,一种法国民谣的味道,一种法语特有的婉约音韵,优雅中带着轻柔诉说。它是从黑色的棚顶上弥漫下来的,却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至少隔了一个网球场地。我看到那个女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画了一幅写生,用了半个多小时。

    你可能看出来了,上面一段带有个人色彩的文字,就是我在一家咖啡馆里写成的,算是为你做一个练习示范。

    因为米迦勒老师提到了公园、咖啡馆、餐厅这样的公共场所,我又恰好身在其中之一,也就遵照他那个练习的设定,写了一部分记录周围情景与环境的文字。当然,这里没有对于那个女孩子的深入描述,还不是那个写作练习的全部。此外,这里没有写到咖啡馆里其他人物的状态,他或她,他们或她们,在咖啡馆特有的光线里的明暗状态,比较柔和,比较生动。这些都在那个女孩子的速写本上。

    速写是画家的基本功之一。初学者要有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通过它来把握人物和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我认识的一些成熟画家,也随身带着速写本子,为他们的创作寻找素材。

    作家也应该这样,也要在写作时把握人物和周遭环境的具体关系。那是独一无二的情境,不是坐在电脑前就用头脑臆想出来的。所以一些对自己也对读者负责任的作家,要到写作对象的环境中去看一看,或者叫亲身感受,或者叫体验生活。

    但是,你想过没有,一个作家看到、了解和记住那些人物和场景,就能够写作了吗?如果像画家那样把他看到的人物和场景画成一幅幅速写,作家也把身临其境的各种感受,如同米迦勒老师建议的写作练习,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篇作品,会不会更好一些?

    实际上,我们知道的一些著名作家,喜欢写年幼时就熟悉的地方,写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自然环境,看起来特别和谐。那是他们的切身感受,闭着眼睛也能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往往以故乡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系列,能够打动读者。

    我们钦佩他们的成就,也隐约觉得他们应该把握更多的题材,而且写得一样好,才有长久的创作生命力。

    至于我们自己,面前一条漫长的路,可能是通向职业作家的路,需要各位扎实的写作功底,需要超越那些文学前辈。

【编辑:张曼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