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资讯
APP下载

殷健灵《访问童年》:关闭柔光滤镜,给童年应有的注视

发布时间:2018-12-09 21:2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许莹琪 蒋肖斌

    实习生 许莹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在我们的脑海里,“童年”一词似乎自带欢快的背景音乐,那是一片洒满阳光的乐园,每个人都曾在其中傻笑着享受简单纯粹的快乐。我们赞美童年,用美丽的幻象将成人世界的种种缺憾填满,却有意无意遮盖了童年的另一面:它往往也“复杂多变、敏感脆弱、危机四伏”。在殷健灵的新书《访问童年》中,童年不再自带“柔光滤镜”,其中的不安、哀愁以至于苦楚一点点铺展在读者眼前。

微信图片_20181209191013.jpg

    《访问童年》记述了26位身份各异的普通人的童年经历,带着读者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探访他人的过往,也回望自己的“精神故乡”。和童年记忆一起被打捞的还有自我和内心,“人的一生看似是走向遥远的终点,本质上却是迈向生命的原点”。

    “我从哪里来”和“我要到哪里去”两个问题同根同源。在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看来,殷健灵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她更是记忆的召唤者、牧师和心灵分析师。“中国缺失了自我倾诉、告诫的传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封闭,中国人的孤独是对自己的孤独。”读罢《访问童年》,他惊叹于殷健灵打开他人内心的“特殊本事”,“我也得让殷老师好好访一下,让她帮我找回我的童年”。

    在殷健灵笔下,每一个普通人的童年都得到了应有的注视。孩童不再是附属于成人的“半成品”,他们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与成人无异,甚至更加敏锐。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在看到书中某些片段时会产生“原来孩子还懂这些”的惊异感。

    因为“不禁脏”而被染成绛紫色的漂亮毛衣、因为突然搬家而没来得及和小伙伴说出口的“再见”、父母付学费时为难的表情……都会在一个孩子的心上留下一生抹不掉的痕迹。

    “我们最大的忧虑在哪儿呢,就是我们的孩子混得比自己同事的孩子差,这是最根深蒂固的想法。”《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表示,《访问童年》让人反思教育之道,提醒家长给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应有的尊重。

    除了家庭生活中的波澜,童年故事也映射了近百年社会发展的曲折。在历史和命运面前,个人往往是脆弱、无力的。原本富裕家中的红木家具被日本军队当柴火烧,深深依恋的母亲因青霉素过敏溘然长逝,亲人四散在牛棚、监狱和插队途中,8岁的孩子开始一个人的生活……《访问童年》将这些童年记忆中灰冷的角落展示出来,又努力将阳光和温度召唤回来。

    在每一段童年故事之后,殷健灵都写下了一段评注,从标题中就可以看出温暖的基调:“黑夜从来不是黑的”“爱比怨悔自由”“抵抗任性之恶,犹如一场战争”……这是一本能够慰藉心灵的书,它能让人看到不同的痛苦,更看到如何走出这些痛苦。

    “我很早以前就对真实的普通人,对超乎想象的真实生活,还有对表象掩盖下的人的心灵和感情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殷健灵对童年的访问还将继续,“无论你在生命中的哪个阶段,都可以接受我的邀请——与我一起重返童年。”

    

【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