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张双南:做科研,要一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发布时间:2018-10-22 20:1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沈杰群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NASA前高级科学家张双南,现身最近一期《学而思大师课》,讲述了好奇和勤奋对于科学家的重要影响。

    上世纪六十年代,张双南出生在确山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时的大人眼中,张双南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在《学而思大师课》现场,张双南分享说:“我小时候蛮好奇的,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的动物是蚂蚁。哪里有一群蚂蚁,就会看它们走什么路线,会盯着看很长时间,思考它们为什么会成群,以至于我妈妈都很担心这孩子是不是傻掉了。”

    不仅好奇,他还特别喜欢刨根问底,遇到不懂的事必须弄清楚才罢休,而且任何事情都要争出一个结论,因此张双南得了一个外号——“扛子头”。“大人让我去搬几块砖,我就会问‘几’是多少?我很纳闷,你要我搬几块砖头就要说明具体是几块。我小时候不能容忍模糊性,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是精确的。”正因为从小就有刨根问底的习惯,以及想了解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才在张双南心里播种下探索世界奥秘的种子。“成为科学家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要具备好奇心。”

    作为一名科学家,张双南内心也蕴藏着对诗歌、音乐的兴趣和对美学研究的好奇。2016年2月11日,美国宣布发现引力波,激动的张双南写下《引力波和纠缠态》这首诗。除了写诗,张双南年轻时学弹吉他,玩口琴,参与过很多体育活动。

    当一些美学问题无法从哲学角度得到答案时,张双南甚至尝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美学。“我现在有系统的美学理论,所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一本课程,叫做科学方法与美学课。”在这门课上,他和学生探讨科学方法与美学,告诉学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美,什么是科学之美。

    在《学而思大师课》现场,回忆起自己在清华大学五年的学习时光,张双南用“忙碌”二字形容。“我觉得我不属于聪明那一类,我是属于比较勤奋的。”

    很有趣的是,在学校里,张双南属于能吃到“油饼”的学生。“油饼”是当年清华食堂供应较少而且结束早的早餐之一,一般要在早上六点三刻之前赶到食堂才有可能吃到。“能吃到油饼的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分之一,我至少属于起得比较早的那三分之一的学生。”

    和大部分勤奋的学生一样,张双南泡在图书馆的时间特别多。那时候每个学生有五张图书卡,张双南如今不记得是什么原因,等到高年级时,图书馆多给了他五张图书卡。他欣喜若狂,因为这样他可以一次借阅十本书,学到更多知识。

    博士毕业到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任职后,张双南的工作依然忙碌。在节目中,张双南坦言,想要取得科学成果,秘诀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在NASA依然是‘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仍然还要工作。我几乎没有哪一个晚上,一点工作都没有做的。你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没有勤奋没有努力是不行的。” 张双南说。

    张双南在节目中感慨,他做的这些事情,没有哪一件是大家做不到的,但需要坚持,需要努力;也要鼓励好奇,鼓励刨根问底,这是做科学家的一个基本素质。此外,还要勤奋,要勤奋地学习,要努力地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做好当下。

文化副刊部编辑
【编辑:张曼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