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瞄准三农 撞开创业新天空

发布时间:2018-10-15 06:2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曾宪旭 温维娜

    在10月11日举行的“创青春”大赛产学研交流会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部主任庄韦直言,曾经在投融资领域流传的“三不投”中,农业项目首当其冲。但在目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三农市场,农业创业也成为当下创投领域新的风口,受到越来越多青年创客的青睐。在2018苏州“创青春”大赛的赛场上,生态修复、科技创新、产业扶贫等主题元素成为当下青年创业的新动向。

    生态修复为农民增收开药方

    来自西安的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服务创业项目背后是由一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的“土壤医生”团队,针对目前土壤修复行业的企业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和单一技术修复治理的现状,“土壤医生”团队通过定期土壤检测分析和因地制宜综合整治手段为土壤开出一剂良方。“我们团队结合国内外治理土壤的方法,借鉴医生给病人治病的模式,在前期土壤‘诊断’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微生物菌肥技术、测土配方技术、新购土体技术等综合整治手段,可以对劣质或受损土壤起到修复和改良的功效”,团队成员刘丽斌告诉记者,土壤生态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创收的基础,然而,我国的土壤现状并不容乐观。据了解,我国农耕用地目前存在“三大”和“三低”问题,包括中低产田、退化面积和污染面积占比大,有机质含量、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差。农业生产对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的需求愈发旺盛。

    本届创交会的工作人员陈立风是四川宜宾人,他对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十分感兴趣,“我的家乡常年都在种植竹荪,但是竹荪这种菌类作物对土壤的耗损比较严重,所以必须是隔一年种一次,两年才能收一茬,现在市面上,鲜竹荪每斤是100~200元,干竹荪是300~400元,如果说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能够解决我们两年一种的困境,那就会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增收。”

    针对陈立风家乡的问题,刘丽斌坦言,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不仅可以解决这一状况,还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特性对症下药,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增收。“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生态问题比较严峻,但这同时为包含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在内的生态修复行业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提供了一个契机和广阔的市场”,刘丽斌说。

    科技手段为农业规模化护航

    在“创青春”大赛现代农业初创组的展区,吉林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的“基于三公里网络化农业灾害监测网的北方农田干旱指数监测预警平台”项目备受瞩目,项目通过卫星遥感、气象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对耕地进行高效、精准的网格化监测,不仅可以防范和预警旱灾,通过对耕地历史气象数据的追溯、比对和分析,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灵敏“嗅觉”的监控,对水灾、高温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也能进行预测。

    吉林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明曾从事多年的农业保险工作,他告诉记者,在没有监测和预警技术“介入”之前,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一直都是缩手缩脚,银行对农业贷款格外谨慎,保险公司对农业的承保也多有顾虑。“因为那时农业生产的风险是难以估测的”,赵明说,2014年赴美考察回国后,他决心参与到改变这一状况的努力中。

    改变的历程是艰难的,中国的农业模式与美国的农业模式截然相反,在美国,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很高,大型农场的运作方式使美国农业更高效,也更容易把控农业生产的灾害风险。“中国与美国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农业是分散式的,历史上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传统使中国农业在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上步履缓慢,但如果农业不能走向规模化的话,农业风险的预警和监测很难把握,这就会造成资本不愿意流入农业市场,资本进不来,规模化也无从谈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赵明对记者说,“我们目前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的监测和预警技术能够做到网格化,能够满足分散式的农耕地的风险评估需求,可以对监测区域每家每户的风险作出分析;另一方面,对风险的监测和预警也能让资本逐渐流入农业市场,贷款、保险也愿意向农业投资和倾斜。”

    赵明有自己的一个“小目标”,他想通过他的创业项目带动资本向农业越来越多地注入,进而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实现农业的科技化,“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赵明对记者说,广阔的农业市场将是一个庞大的千亿级市场,而农业的规模化将是助推农业发展起飞的关键引擎。

    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黄震也同样通过自己的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黄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让用户可以全方位地体验和购买农产品,建立了“万禾三大农场”,即郊野农场、线上农场和都市农场。

    为了更好地把控住农作物生产的源头,也实现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黄震和团队的其他创始人协商建立了培训班,通过培训教给农户种植技术和规范采摘。目前黄震的郊野农场已经带动上海崇明500余农户实现就业,其中包括30多名因残致贫的农户。

    “一个好的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该回馈社会。”黄震说道。

    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罗沙沙在湖南邵阳农村看到,当地很多贫困户是留守妇女和老人。“他们干不了体力活,但手上的活计总是不差的。”罗沙沙召集当地心灵手巧的妇女进工厂,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手工技艺,在提高蓝印花布产量和工艺的同时,也为这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了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岗位。

    天然板蓝根是蓝印花布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邵阳地区的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板蓝根的种植,农业种植对于罗沙沙而言并不是强项,但对老百姓来说可不是难事。罗沙沙又拉来了一群没有外出代工的劳动力从事板蓝根的种植和加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一份养家糊口的工资。

    这些年创业的过程中具体帮助多少人实现脱贫的目标,罗沙沙已经记不清了,但她坦言,只要村民愿意努力,也喜欢蓝印花布,她会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不仅是制作,如果能力强,还会委任村民去销售店做店长。

    “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做的事,也是我应该为家乡做的事。”罗沙沙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形成一种辐射,带动更多的企业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