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资讯
APP下载

跨越时间、国界

艾青故里迎来中美诗学对话

发布时间:2018-09-18 21:2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剑平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它被一条山岗所伸出的手臂环抱着,山岗上是年老的常常呻吟的松树……”正如艾青诗中所写的,这是一座诗情流淌着的村庄。

    9月17日,艾青故里、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迎来了参加第二届中美诗学对话的诗人、学者。通过两国顶层诗歌对话,用诗歌的语言,向美国诗人、学者及美国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体现当代中国在文学艺术上的开放和包容。

    中美诗学对话每年举办一次,由中国诗歌学会发起,中国和美国学术机构定期组织,两国主流诗人、学者围绕中美两国诗歌创作成果和写作可能性交流研讨。第一届去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举行。

    艾青创作的诗歌大多讴歌劳动人民的生活,在艺术上形成独特风格,名扬海内外,1985年他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并成为与聂鲁达、希梅达齐名的诗人。

    在浙中,来自美国的Hedge Coke(汉芝·库克)、Barrett Watten(贝内特·沃顿)、Laura Mullen(劳拉·穆伦)、Myung Mi Kim(金咏梅)、Jonathan Stalling(石江山)在内的主流诗人,以及王光明、王小妮、孙晓娅、黄亚洲、臧棣等中国诗人代表,从“山岗伸出的手臂”下进村,迈进刻有“艾青故里”字样的石牌坊,沿着挂有艾青诗歌的露天长廊,走到艾青故居,一座坐北朝南五开两厢的楼房。

    门口立着艾青的半身雕像,雕像上的艾青,满脸沧桑却目光炯炯,嘴巴微张着,似乎正对着广场、对着河塘、对着满山的松林吟诵着诗歌。“打开你的窗子吧,打开你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看着当年的土木家具,陈列着的艾青著作,以及艾青生前活动和写作的图片、资料,美国诗人库克激动地表示:“I love it!”美国诗人石江山自小学习中国文化,对新诗也颇有研究,他说,艾青作为“新诗”派代表,读他的诗却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

    诗歌是一种世界语言,让人类灵魂相通。中美两国诗人从自身生活背景、写作的心得体会等方面共同讨论两国诗歌现状与历史,促进大国诗歌的交流互动。

    中国诗人代表孙晓娅首先围绕诗人奥登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九叶派诗人杜运燮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从歌唱无名英雄、开阔的生命意识、讽刺中的悲悯三个方面进行佐证,正是杜运燮对奥登的学习,使其成为奥登诗歌在国内最大的实践者。美国诗人劳拉·穆伦紧随其后,就杜运燮及当时的诗歌互译,讨论了中国诗歌的运用以及中国年轻人如何玩转古典诗歌。

    在艾青故里这场诗学对话中,诗人们围绕新诗,从历史语境、诗歌创作、中美诗歌的互相影响等多个维度,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其实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中文翻译成法文,或者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这其中有很多文字的缠绕,有文字的韵味在其中,要把文字的含义都表现出来。”中美诗学对话发起人之一、美国诗人石江山说。

    诗言志,歌咏言,美妙的诗歌,能够跨越时间,跨越国界。艾青是根植土地的人民诗人,更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邀请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诗人,到访艾青故里,感受中国诗歌文化,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古代诗歌影响了美国的诗人庞德,庞德写的诗歌也影响了中国的一批诗人,即使隔洋相望,也彼此深深地眷顾和影响着,这就是诗歌的生命与意义。

【编辑:杨海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