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资讯
APP下载

夏达《拾遗录》:梦回大唐,沧海拾遗

发布时间:2018-09-17 21:3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沈杰群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近日,漫画家夏达与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重装出发”的新作《拾遗录》正式出版。夏达的《拾遗录》于2017年开始连载,累积收获上亿阅览量。该作是夏达首次采用全彩上色的方式绘制内文,以精致唯美的画风和恢宏的历史视角,带读者梦回大唐、沧海拾遗。

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时,夏达说:“创作《长歌行》时我就曾感叹,这些角色的命运各自都是一条线,它们密密麻麻地织成了一张网。很可惜,为了故事的流畅我只能从少数几个主角画下去,太多角色和故事没有时间和空间展现。像司徒郎郎、乔师期、锦瑟夫人等人气都很高,读者们一直希望看到属于他们的故事,所以,我有了《拾遗录》的想法——那些《长歌行》之外的人生,遗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绵绵密密是角色们的个人志。”

《拾遗录》共收录了《纨绔》《师父》《奴隶》《先生》四个短篇,呈现了这些人物更丰富的性格和不为人知的往事。

《拾遗录》以全彩上色方式绘制,在此之前,夏达的作品多以黑白线稿来呈现。过去由于出版条件的限制,彩色漫画的印刷较复杂。夏达朝着黑白漫画的方向努力了十几年,逐渐在黑白漫画的线条表现和画面掌控上达到了成熟的状态,“然而当自己好不容易觉得要入门的时候,市面上突然开始需要彩色漫画了”。《拾遗录》的出版,是夏达面对彩色漫画市场作出的一次尝试,“我是一个职业作者,我需要去学习”。

在北京举行的书友会上,夏达表示,身为一个“说书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讲好故事。“无论用黑白漫画讲故事,还是用彩色漫画讲故事,核心都是讲故事。画面色彩也好、线条也好,这都只是一个技巧,我需要克服的是技巧上的改变,而不是我的审美核心和价值核心的改变。”

一部作品,在构思阶段就要“打底”。夏达把《拾遗录》中的故事比作她心中的“生物”,在一开始就铺好一个底,建立起“骨骼”——即故事的框架。随后的内容展开,她所做工作的更多意义在于润色,等同于加入毛发、皮肤和肌肉的细节。故事背景涉及唐代的江湖、庙堂、酒肆和塞外,要求作者对历史有着足够深入的了解。夏达在这本书的背后加入了“大唐风物”、“参考书目”等章节,专门介绍在创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

从《子不语》《游园惊梦》,再到《拾遗录》,夏达的故事里似乎没有配角。例如在《拾遗录》登场的主人公,皆是在其前作中充当过配角的人物。

在夏达眼中,“配角”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故事只能用一条线去走,带着大家走这条线的就是主角,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人是主角。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只是我创造的众多角色当中的一个。读者看到的是根据主角这一根主线,跟他交叉过的那些点,那是这些配角的人生。配角的人生除了这些跟主角交互的点之外,他们还在延长,从生到死。”

在创作题材方面,夏达非常偏好古时的冷兵器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也是她孜孜不断创作古代背景漫画的原因之一。夏达认为,在冷兵器时代,人的一生足够长,长到可以留下更具有传承性和延展性的审美趋势,长到有足够的专注不会被太多碎片化的时间所消耗掉。因此,冷兵器时代的艺术充满独特的吸引力。

文化副刊部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