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全国首例跨省对未成年被害人实施心理救助

千里接力,为孩子撑起“心灵晴空”

发布时间:2018-06-01 05:5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胡春艳

  眼看着父亲和哥哥被人杀害,自己也被砍伤后死里逃生,没人知道8岁的李旭心里承受了怎样的恐惧。

  在经历“噩梦”后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李旭在四川广安的家中收到了一份千里之外送来的特殊“礼物”。天津一中院刑一庭庭长董照南给他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张晓莉阿姨,今后这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将会每周到李旭家中,跟他聊天,陪他一起面对生活抛来的各种难题。

  “跨省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持续的心理救助,在全国尚无先例,这是第一次。”董照南说,现有的司法救助规定只解决经济困难,但缺乏心理救助的内容,“特别是这些孩子,如果长期被忽视,他们心里埋下的阴影终将变成整个社会的阴影”。

  突遭变故,8岁男孩经历人生噩梦

  父母在天津务工,李旭和哥哥在四川广安老家上学,暑假去天津与父母团聚,成了他和哥哥最盼望的事。2017年夏天,刚一放暑假,8岁的李旭和10岁的哥哥就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去往天津的旅程,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噩梦。

  一天中午,李旭和哥哥正在父母的宿舍里睡觉,突然有人拿着菜刀冲进屋,抓起李旭的哥哥就往门外拖,随即将其按在地上一通乱砍。过了一会儿,那人又持刀返回屋内,将李旭拖到门外举刀就砍。此时,李旭的妈妈带着亲戚赶来,行凶者扔下孩子跑去追赶其他人,李旭才捡回一条命。

  而就在这一幕发生前,李旭的父亲已经倒在血泊中。行凶者是李旭一家的同乡杨某。去年年初,他跟着李旭的父亲来到天津市蓟州区务工。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李旭的父亲打算将杨某辞退,二人因工资结算问题产生矛盾。那天,杨某在工地附近向李旭父亲索要工资,进而发生争吵,杨某一怒之下从路边捡起一根三角铁将李旭的父亲砸倒,又将目标投向了两个无辜的孩子。最终,李旭的爸爸和哥哥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旭项部轻伤二级。杨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案件尘埃落定,但那个经历了父兄被害、自己被砍伤的小男孩却始终让人牵挂。他会产生多大的心理创伤?今后他将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成为董照南和办案法官张劲姿共同的担忧和牵挂。

  作为从事刑事审判20多年的资深法官,她们深知一个人在面对重大生活变故时,如果心理危机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化解,那么对于人格的形成、行为方式的养成等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我审过的刑事案件中,许多案件的被告人曾经也是被害人,或者曾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由于心理危机没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化解,导致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危害社会。”张劲姿说。

  董照南说,遭受这样的家庭变故,对于一个大人来说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个8岁的孩子,“必须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救助,这是我们法院和法官应尽的社会责任”。

  跨省救助,五家法院同心接力

  小李旭随母亲回了老家,而一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跨省心理救助也启动了,“困难比我们想象得多,因为无先例可循。”董照南说。

  最大的困难在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目前我国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规定中,只有解决经济困难的救助内容,并没有心理救助或其他专项救助的规定,也就是说,“申请心理救助专款尚无可操作的规则”。与此同时,跨省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持续、动态的救助,到底该如何落地,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好在我们都有一个共识,必须关注这类孩子身上积蓄的负能量,这关系到个人成长,更对社会有潜在影响”。

  天津一中院的法官们决定试一试,通过一次次协调和沟通,在最高人民法院、天津高院、四川高院、天津一中院、四川广安中院三级5个法院之间搭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跨越千里,将温暖送给这个不幸的孩子。

  在缺乏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天津一中院刑一庭努力为李旭申请了司法救助款以及心理救助的专用款项,并制定了详细的救助方案,包括心理辅导方案、专人负责对接协调、建立专用账户管理心理救助资金等。广安中院专门负责李旭心理救助工作的刑一庭法官助理曹文娟说:“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最需要的可能不是金钱,而是心灵的关爱和思想上的指引。”

  持续关注,探索常态化心理救助机制

  坐在张晓莉面前,戴着红领巾的李旭还不太爱多说话,只是时而对张晓莉报以礼貌的微笑。

  为了避免孩子在原来的村子受到歧视或伤害,李旭的妈妈和奶奶在广安市郊租房子安了新家,也将李旭转入了新学校,李旭的妈妈说:“我也打工赚钱,一家人都在努力开始新生活。”

  张晓莉一点点走进李旭的家庭、学校,真正了解他,跟他交心,“别看他现在表现得很正常,但每个人的特殊经历都是形成性格、塑造人格的重要因素,都会潜意识里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等产生影响”。她认为,应该持续地对李旭这样的孩子给予关注、及时干预,帮助他积极面对未来生活中的一切。

  “对这类孩子的关注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长期持续的。”董照南说,每一个案例都千差万别,应有具体而有针对性的预案,“这是一次跨省心理救助的探索,我们也希望借此摸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办法和机制,为全国法院同类案件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为孩子受伤的心灵撑起一片晴空”。

  本报天津5月31日电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