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有言值】别让无良商家躲在幕后,别让无辜弱者互相伤害!

发布时间:2018-05-08 17:0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近日,一起“残疾人维权案”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5月6日凌晨,家住长沙市的残疾人廖小姐发布了一则微博,声称自己和家人为了从苹果家装公司那里讨回他们预付的欠款,遭到了对方员工及其家属的殴打,一时间引得广大网友群情激奋。然而,才过了不到一天,舆论就发生了“反转”,有消息指出,廖小姐一家才是将对方公司一名基层女出纳困在单位,涉嫌非法拘禁的“恶人”。事情立刻变得扑朔迷离。

    5月7日下午4点多,当地公安机关在微博上发布了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显示:5月5日18时,开福分局通泰街派出所接廖某妮(女,27岁)报警。民警现场调查得知,系报警人及其父母与某装饰公司因退还装修定金发生纠纷。经协调,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因系经济纠纷,民警告知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后返回。5月6日凌晨1时40分,廖某妮再次报警,称其父母在公司内被人殴打。经民警调查,系公司聘用财务人员许某(女,25岁)接待报警人一家至深夜未归,许某父母和舅舅赶到公司要其回家时,与报警人父母发生纠纷和拉扯。

    与此同时,《潇湘晨报》也对这起事件做出了报道。原来,苹果装饰在5月4日与廖小姐曾经签订过退款协议,但就在签订协议后的5月5日,苹果装饰表态声称遭遇了大规模的“挤兑现象”,因此“暂时没有资金退还意向款”。恐慌的廖小姐一家在5月5日前往苹果装饰办公地点时,发现对方正在打包准备搬走,现场只能找到基层工作人员,这才导致了前述事件的发生。

    按照原本的协议,5月7日是苹果装饰退还相关款项的最后期限,然而,直到今天,苹果装饰也尚未履约。为了几万元的钱款,纠纷双方不惜以违法的方式互相伤害,而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公司老板,却轻松“隐身”。

    身有残疾的廖小姐及其家人被装修公司扣住了数万元的意向款,他们想要维权,错了吗?维权并没有错,他们的错,是不该用深夜“堵人”的方式,为难一名无权无责的出纳。许家人深夜赶到事发现场,想将受困的女儿“救”回家中,难道就错了吗?也没有错,他们的错,是不该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以至于和对方大打出手。

    将一名在公司中无权无势的出纳小姑娘堵在办公室固然是错的,但换位思考一下,对廖家人而言,他们出此下策,也并非不可理解。当时,整个装修公司的原址几乎已经人去楼空,他们能找到的最后一名公司员工,就是被他们围堵的出纳小姑娘。而对许家人而言,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充满了无奈。任何人看到自己的女儿被人困在工作单位无法离开,恐怕都会怒火焚心,产生本能的暴力冲动。

    站在法治的立场上,当事双方都有错,但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他们的行为也似乎都情有可原。真正造成双方当事人“双输”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既不愿意退款,也不愿意直面用户的苹果装饰管理层。当舆论吵吵嚷嚷地争论究竟是“堵人”的廖家人错的多,还是“打人”的许家人错的多的时候,苹果装饰的管理层却轻而易举地“隐形”了。这样的局面,无疑不是我们想要的。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不理性的维权?如何才能避免此类的“弱者相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为维权者提供通畅的救济渠道,让他们不必以种种极端方式维权。如果工商管理机构能够确保任何企业都无法通过“人去楼空”来规避责任,如果每个被侵占了钱款的受害者能够有正规而高效的渠道依法索偿,受害者自然不必再用“灰色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而那些无辜的基层员工,也能免于遭受为老板“挡枪”的不幸。

    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更不希望自己或身边的人也沦为这样的受害者。只有让那些躲在舆论的帷幕背后的罪魁祸首无所遁形,让这些企业管理者直面压力,让消费者的利益真正得到保障,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正义。这远比以“吃瓜围观”的态度沉溺于浅表的争议和喧嚣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李伊涵】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