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酷爱

——安徽省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创新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8-04-25 05:54 来源:中青在线 

  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文化艺术特色成果展示

  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营造戏曲文化氛围,推进戏曲艺术的振兴发展,安徽省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自2016年开始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学校以黄梅戏为重点,兼顾其他戏曲剧种的开发,让戏曲进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让高雅的艺术剧种在小学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戏曲路上一次破茧成蝶

  早在2008年大杨中心小学就发挥专业音乐教师的作用举办黄梅戏经典曲目演唱活动。2017年庐阳区举办首届戏曲大赛,学校学生演唱的黄梅戏《对花》曲目荣获“最佳创编奖”,这个活动的开展便开启了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先河。

  大杨中心小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失地农民子女,家长大多都忙于生计,对孩子的艺术素养教育考虑不周。于是,学校创新了一种“戏曲进校园”的特色教育活动,踏上了戏曲教育之路。

  为了让戏曲零基础的孩子喜欢戏曲,学校领导经过认真思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戏曲精粹为重点,打造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和美黄梅戏社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社团成立后,43名学生成为了黄梅戏剧种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刚开始时,大多数孩子对戏曲是什么都不清楚,更没有接触过,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但指导老师现场一亮嗓子,不少的孩子眼前一亮,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纷纷表示“我要学,我想学!”就这样大杨中心小学开辟出了以黄梅戏为特色的创新之路。

  为确保特色教育成功,学校在实践中创新了一套好的做法:每周一节少年宫戏曲课;日常音乐课每个月都有戏曲相关内容,让学生学习、观看和欣赏;组织观看与戏曲有关的影视作品,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戏曲魅力,提高孩子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学校还邀请安徽省专业的戏曲老师对孩子们进行指导,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活力。在大杨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里,“和美戏曲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排练黄梅戏名曲片段,安徽省专业的戏曲老师每周来校两次,对孩子们进行手把手的培训,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孩子们的一招一式展示了戏曲的“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黄梅戏特色教育获得了成功。

  为鼓励更多的孩子积极加入戏曲教育中来,学校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社团孩子们当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戏曲小明星。学校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儿童节、班级音乐课和学校广播站进行广泛传播,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戏曲才艺,让戏曲旋律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黄梅戏这一民族的精粹……

  从农民子女到戏曲小明星

  大杨中心小学一直坚持开展“和美教育”,倡导“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创新“基础+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可喜的育人成效。学校规定:只要学生一入学直到毕业,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加入各种社团活动。学校除了“和美戏曲社团”,还开设了泥艺、腰鼓、古筝、十字绣、硬笔书法、简笔画、机器人等22个学生社团。只要到了社团开课时间,校园里就出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有的唱着欢快的童歌,有的画着色彩斑斓的梦想,有的用鼓槌敲响了幸福的童年,有的用泥巴捏出了心中的世界,所有这些精彩的场面,都是学校特色教育结出的硕果。

  “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大杨中心小学矢志不移的追求。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儿童是活动的主人”的育人宗旨,组织开展了一批批学生们酷爱的“我爱做、我能做、我会做”的特色项目。这些活动课程都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编排、自主完成,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做自己喜欢的事,锻炼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自己的真爱。老师们说,学校创新的这些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必将在孩子们心里和成长过程中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阳光雨露的照耀下,必将长成参天大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成为学校的骄傲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面对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面对一个个茁壮成长的孩子,郑圣柱校长饱含深情地说,多年来学校坚持开齐、开足、开好学科课程,又注重开发第二课堂的特色教育活动,形成了以大课间体育活动、社团文化活动、学校艺术节为本土元素的育人新模式,为一批批农村的孩子实现人生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