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刷在墙上的时代背景

发布时间:2018-02-28 05:2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海

  记忆中,家乡的变化一直是缓慢的。今年不同,春节假期我第一次觉察到了这个中原小镇的明显变化。在肉眼可见的边边角角,那些不一样的景象总能提醒我,家乡真正与这个国家连接起来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GDP增长了40多倍,每座城市都辐射式地扩张,高楼成片地拔地而起。就连县城也早就变了样,开发区只用了10年就超过了老城区的面积,人气也逐渐积攒了起来。房地产开发商来了一拨又一拨,县城周边的几个村子消失不见,变成了一栋栋规整的高层住宅楼。

  尽管外界正在经历空前高速的发展,家乡的样子还是没太多改变,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如此。

  集市还是最早的十字街,没有延长,也没有拓宽。沿街的两层小楼贴着20多年前的白色瓷砖,楼下的批发部还习惯把商品堆在路边。就算20年不回家,再次归乡时人们依然能很快找到熟悉的店铺,除了老板变老了,商品换了牌子,其他几乎原样不动。

  今年从市区回家的路上,经过那些熟悉的村庄时,满眼的白色闯进了视线:沿路房子的墙壁全都刷上了白漆,下面画上砖墙的图案用来装饰。上百公里的路上,十几个村子整齐划一。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村庄是单调,甚至粗糙的。从我记事起,农村的法则就是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盖房不太讲究外观,墙往外多挪一寸,比在上面刷一层漆重要得多。所以家乡农村的房子,外墙大多是直接裸露的红砖,讲究一点的人家会抹上一层水泥,再没别的装饰。

  当然,白墙不会是村民刷的,这是“美丽乡村”工程的一部分。效果也显而易见,从车上一路扫过,村子看起来确实比之前整洁不少。只不过再往里走,穿过沿路的房子,白墙就不见了。村庄又恢复了冰冷的灰色,就像冬季的树皮、老乡们的脸色。

  家乡也多了很多的户外广告牌,立在村口、路口。墙上的标语也换了样式,此前的标语大部分是简单的蓝字,千篇一律。现在不但加上了白色背景色,有的还会给字体描边。字体颜色也比之前丰富,除了常见的蓝色,红色、黄色的标语也开始出现。

  标语口号的内容也比之前统一不少。很长一段时间内,家乡的墙体广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计划生育、家电下乡、婚纱摄影、祖传老中医……现在,不管是户外广告牌,还是墙体广告,内容几乎全是“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或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进了样式、增加了投放密度后,这两项政策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两个口号几乎涵盖了家乡政府工作的全部内容。“美丽乡村”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除了刷白墙,农村环境治理也走出了政府工作计划书。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固体垃圾污染。在以往,每次逢集,街边就能多出几十个垃圾堆。两三个镇里的“城管”会开着三轮车把垃圾收集起来,再倾倒在街头的一处干沟里,没有填埋,更没有分类。小规模的垃圾堆直接就地焚烧,每到傍晚街上就会飘荡着一股塑料熔化的味道。

  村里的环境同样糟糕,池塘上面漂满了塑料废品,动物尸体和剩菜剩饭也都往里面倒,夏天时靠近池塘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就连田地里也随处可见废弃的瓶瓶罐罐,一些被农药毒死的鸟类尸体腐烂发臭。

  今年,镇上多了很多垃圾桶,甚至出现了一辆垃圾压缩车。年关最热闹的几次逢集,总能见到几个穿着荧光服的老大爷抽着烟,围成一圈,把一米多高的垃圾堆搬到车上。离镇子两公里的地方新修了一个垃圾中转站,垃圾车把垃圾放在那里,再由县里来的车转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垃圾桶也第一次出现在了村里,两三户人家共用一个。各村也都派人把池塘清了一遍,只不过积攒了几十年的垃圾本来就很难打捞干净,年关几天,新垃圾又重新入坑,池塘的变化并不明显。

  明显的是家乡的那条小河,上世纪90年代时,河水还很清澈,里面有几处芦苇荡。小孩子喜欢往里面扔砖块,总能激起一群飞鸟,和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后来有人在桥下修了水坝,截出一段河段养鱼,河水也因此变成了死水,开始发黑变臭,芦苇荡也消失不见。水质变差后,养鱼场也很快废弃,但水坝却没人处理,任凭河水断流,淤泥阻塞。

  今年镇政府拿出7万元钱,雇人把桥下水坝拆了,疏通了那片堵塞区域。只过了半年,河水就清澈了许多,不知从哪里生出几群野鸭整天在河面上游荡。

  可不知什么原因,年前还算清澈的河水,过完年就生出了“赤潮”。镇上那几个“环卫工”也不见了,他们说自己是镇政府临时雇来的,只管年关几天,“一共500块钱”。

  扶贫工程同样热闹。乡亲们除了种地,就是外出打工,没有什么产业。这次回家,感觉产业一下多了起来。沿着公路随便走一走,就能在空旷的田野里看到那些显眼的“产业基地”。这些基地一般都处在村子边缘,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统一采用钢架结构,高度接近两层楼。

  农业区忽然长出这些庞大的“工厂”,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但这些都是“产业扶贫项目”,每个村都有一个,有些项目是搞养殖,有些搞农副产品加工。不过劳动力都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基地”一时招不来人,大部分还处于空置状态。

  靠近集市有个“巧媳妇”产业扶贫基地。村支书介绍说,这个基地切合家乡男人都不在家的实际情况,为留守妇女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工作创收的机会,“在里面做手工笤帚”。

  附近的老乡说,“巧媳妇”基地确实开过两次工,村里很多妇女都去了,因为“去一次发50块钱”。两次开工时间也很巧,都刚好赶上了上级检查。

  今年1月份,家乡下了场10多年未见的大雪。“巧媳妇”基地禁不住积雪的重量,塌了。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