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洋“亲戚”的中国年:

“中国春节比国外新年有趣多了”

发布时间:2018-02-23 05:4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蕴聪 孙惠贤

  “今年的春节有点尴尬。”看着日历上的传统春节(2月15日)和西方情人节(2月14日)挨得如此近,不少网友在网络上感叹,“这是选老妈还是选女朋友的世纪难题啊!”

  微博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微博话题#当情人节撞上春节#的讨论量巨大,海外网友成为此话题的主要讨论者,春节、浪漫、幸福则依次成为该话题提及频次最高的词语。

  绝大多数中国人首选过春节。不过,也有不少年轻网民在微博上表示,情人节的吸引力更大:“当然更想过情人节啊,春节年年都有,对象又不是年年都有。”

  家,是来自埃及的侯萨穆(Hosam Farouk)形容中国春节时,三句不离的字眼,“我已经在中国过了13个春节。”

  2003年,侯萨穆遇见了一个中国女孩,两人一见钟情,并于一年后举行了婚礼。随后,侯萨穆和妻子在北京定居。每年春节,他和家人一起拜访亲友、放烟花、享受传统食物、贴对联。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侯萨穆一家也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2004年便来到中国定居的德国姑娘何安娜,已经习惯了中国人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我和丈夫从来不过情人节,但是我们会给对方送一束玫瑰,写一封信来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过我们每年都要重点过春节。”在她看来,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甚至买新衣服等习俗都包含着浓郁的中国元素。何安娜说,“我觉得春节应该忙碌才更有意义。”

  “以前我们也会在家里自己写春联,写吉祥字。”谈到近些年的春节安排,何安娜惋惜地说,“我感觉中国的年味在慢慢变淡,我希望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不要丢失。”

  “全世界的‘年味’都在变淡。”联合国环境及城市规划专家唐华德(Tom M.Wolters)感慨,“因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分散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许多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味道,甚至趋于商业化。相比之下,中国的春节还是很有味道的。”

  1997年,唐华德与妻子文君结婚后,在中国度过了第一个春节,此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越发喜爱。2005年,夫妻俩租下了北京城区一个老旧的四合院,依照四合院的传统风格,亲手打造了一个静谧的生活环境。

  “中国春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积淀过程。就像乐章,有前奏,也有高潮。”2018年农历小年这一天,唐华德居住的四合院就充满了年的氛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大餐,腊月二十四全家人一起大扫除,春节期间全家去逛庙会”。

  “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这句拉近了各国友人距离的歌词,在2010年的那个农历新年,成功地帮助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老师易卜拉欣(Ibrahim Negm)牵起了一位中国南方姑娘的手——当时还在上大一的邹媛媛,被安排与他合唱《我和你》中的一句歌词。

  2014年,两人结婚。“中国的春节就是红火”,在易卜拉欣眼里,年味是温暖,是幸福,是红火,是家人久别重逢的团聚,更是红包等习俗。

  2018年的腊月二十三,易卜拉欣就和妻子开始了大扫除、买新衣、买年花,他们也准备了糖莲藕等广东零食作为年货。“我们还买了许多的红包,在广东,长辈们见到晚辈都会发红包。2元、5元、10元、20元不等,甚至第一次见面的也可能会发,图个好彩头。”邹媛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广东过的每一个新年,我们都会去逛花市。除夕夜一大家人会聚在一起吃着南方特色的年夜饭,大年初一去茶楼喝早茶。”

  这对相识于春节、定情于情人节的夫妻甜蜜地说:“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情人节,但只有整个大家庭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春节。”

  (姜继葆、尹杨对本文有贡献)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