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网络媒体走转改】“90后”铁匠:把老祖宗的手艺留下来、传出去

发布时间:2018-02-22 15:1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翀

    大年初二,“90后小铁匠”田欢开着新买的小轿车给“老铁匠”唐运国拜年。小车奔驰在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大田村新修的乡村公路上,这条路他四年前来过,但此时心境完全不同。

    四年前,一辆破旧的二手摩托车驮着刚毕业的大学生田欢,从这里艰难地开过他的“回乡创业路”。

    2014秋天,大学毕业的田欢在北京待了半年,起初他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希望在大都市闯出一片天地,但内心深处,田欢却始终觉得这里不适合自己。

    在北京的半年,他常去798艺术区游玩,有次在一个售卖日本手作产品的店里,他看见许多日本手作大师制作的铁器,外形古朴、制作精良,售价也很高。这让他想起了小时拉过的风箱。

    田欢的曾祖父曾是利川市忠路镇丰乐村有名的铁匠,在田欢儿时的记忆中,有曾祖父和爷爷们打铁时的“铿锵”声,还有风箱“呼呼”吹起的熊熊火苗。后来随着曾祖父去世,爷爷转行,火炉的火苗熄了,老祖宗的手艺也断了代。

    铁匠铺的炉火

    “这样的产品,用我们的老手艺一定也能做出来。”看着那些精美的日本铁器,田欢产生了回乡重拾“老手艺”创业的念头。通过一段时间的参观学习和对各类文创产品的研究,2014年冬天,田欢回到家乡利川,开始了传统手艺创业。

    老手艺需要老匠人,创业之初,田欢做的第一件事是走乡串镇寻访老铁匠,只要看到有摆着铁质农具的摊子,就打听哪里有铁匠,手艺如何,再到各个乡镇村子去寻找……

    山村交通不便,田欢花一千多块钱买了一辆破旧的二手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利川市7镇5乡,都留下了他的车辙印。

    “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村里人淳朴好客,就算不认识,也会邀请人到家里坐一坐。”偶尔也会闹出乌龙。一次路过一个村子,正好有户人家丢了一只公鸡,戴着摩托车头盔的田欢成了“嫌疑人”,经过几个小时解释,又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最后村民们才半信半疑地放田欢离开。

    “刚毕业没有经济收入,家人都不支持 ”,摩托车加油和购买铁制品都需要钱,田欢就在网上订购小商品拿到路过的集市上卖,一个月下来也能收入一两千元。有时田欢摆摊会遇到老同学,“想想自己上学时还是班长,觉得挺丢人的,但后来就习惯了”。

    摆摊时,一起卖“土烟”和蔬菜的老人,知道了田欢的情况,多次劝他,“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大学生还是要去考公务员或当老师”。

    “90后铁匠”田欢

    田欢创业, 最大的质疑声来自家里。辛辛苦苦送出去读了大学的儿子,却回家做了铁匠,这让田欢的母亲何安云觉得脸上无光。“每天穿得干干净净出门,晚上脏兮兮地回来,带回来的净是一堆破铜烂铁。”说起儿子创业之初的样子,何安云既心焦又心疼。

    二手摩托车被骑散了架,骑行雨衣也穿坏了好几件 ,经过半年折腾,田欢终于找到了几位老铁匠。“他跑到我这里说要跟我学打铁,我想你一个大学生,莫不是算谈子哦!(方言‘开玩笑’)” 。起初,老师傅们并不相信他。

    “当初带过几个年轻的徒弟,基本没人能坚持下来。连自己儿子也嫌脏不肯干。”当初大学生田欢找到自己说要学打铁,唐运国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被拒的田欢干脆住在唐师傅家里,每天跟着他一起学打铁,脏活累活抢着做 。过了近半个月,唐师傅发现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几岁的后生是真心喜欢这门手艺,最终决定收田欢为徒,并放弃了自己打制农具的生意,加入了田欢的“铁娃公社”。

    如今,老铁匠唐运国是“铁娃公社”最有名的老师傅之一,同时也是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川市铁艺制作技艺”的传人。因为打铁40多年,常年受机器噪音影响,唐师傅的听力受损严重。

    老铁匠唐运国

    老铁匠唐运国正在赶制铁锅

    老铁匠有了,新的难题又摆在眼前。打造一件铁器,每个步骤都很讲究,包括选料、切铁、取样、开板、烧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来个工序。这些传统技艺老铁匠都会,但他们不懂现代设计。

    之前老铁匠们打的器具多以农具为主,而田欢要的铁器是花器、铁锅、茶器等兼具传统工艺和现代美学的产品,这对老铁匠们是一个极大挑战。于是田欢就自己先设计制作出样品,再交由老师傅一遍遍加工、修改、优化,最终打造出理想的铁器。

    田欢和老铁匠讨论铁锅规格

    老铁匠牟来江正在赶制铁锅

    如今,“铁娃公社”的产品销路越来越广,土家小城利川的铁器出现在北上广,甚至远销海外。“欢娃是真能干,把我们做的铁锅卖到了大城市,卖到了国外。”南坪村的牟来江师傅把自己在外打工,曾学过打铁的两个侄儿叫了回来,加入了“铁娃公社”的创业队伍,重拾起打铁手艺。

    土家族传统铁制炊具“鼎罐”

    “铁娃公社”制作的铁锅和“鼎罐”

    外国顾客非常喜欢“铁娃公社”的铁锅

    每逢过年,田欢都会给他的“师傅”们拜年。同在大田村的李兴奎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家老小都迎了出来,几个孙子孙女也亲热的喊着“叔叔”。李兴奎去年在田欢手里挣的工钱,是往年收入的三倍,一家老小真正过上了富足年。“我别的不会,就是打了半辈子铁,你有什么要求都只管说。”李兴奎拉着田欢说。这位忠厚的农村老匠人没想到,自己的这门手艺,有一天也能产出这么高的价值。

    10多位老师傅,背后10多个家庭,这让田欢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人手原因,我一直把心思放在产品上,没有固定的人做市场,所以现在订单量不稳定。”田欢发出招聘广告,但年轻人愿意参与的很少,就连他的弟弟也对哥哥卖铁锅的生意表示“兴趣不大”。

    “好在各级组织都很支持”,在市党委组织部、团委、工会都提供的帮助下,“铁娃”田欢开始有了名气 。父亲田贞好不久前看到媒体报道,才知道儿子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善言辞的父亲从前常劝田欢 “ 一条路走不通要知道回头 ”,现在发给儿子的微信变成了“好男儿志在四方”。

    “青年回乡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同时创造了更多就近的就业机会,也为精准扶贫做出贡献。”共青团利川市委副书记顾正林表示 ,接下来会继续牵线搭桥,提供和创造平台,帮助创业青年。

    “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做多么高尚的事,只想踏踏实实做些事。”未来,田欢决定像母亲说的那样,“做好人,做好事”,把铁匠铺子做好,把老祖宗的这份手艺留下来、传出去。

    

袁瑞编辑
【责任编辑:李伊涵】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