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舆情观察

城管抽梯,官方回应怎么就成了“火上浇油”

发布时间:2018-02-02 05:4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师荀 王帝

  “城管抽梯”事件舆情传播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青舆情监测室

  拆除违规广告牌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可能是几片切割机的砂轮片,也可能是一条鲜活的人命。

  2018年1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两名广告牌安装工在一家企业楼顶安装户外广告,因属违规施工,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执法局”)执法人员令两人将广告牌拆除。在拆除工作尚未完成时,城管将施工使用的三轮车和梯子暂扣带走。之后,一名施工人员从三楼楼顶顺着绳子向下滑时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草菅人命”“故意杀人”“滥用公权力”……消息一出,无数网友敲击着键盘,在相关新闻跟帖区和社交媒体上留下诸如此类的字眼,质疑、批评乃至谩骂涉事城管。

  一片喧嚣中,官方数次回应舆论关切,但又引发更多质疑。究其原因,让人着实无奈。

  “添油式”回应,让政府背负莫明“黑锅”

  根据现有媒体报道,涉事城管不顾劝说执意扣下并带走施工梯子,甚至声称“你们不拆完就别想下来”,致使两名已长时间工作的工人被困在高危作业平台。其中一人因为天太冷,想休息一会儿,就手拉安全绳下楼,却不幸坠亡。

  1月26日,涉事执法局回应:免去带队执法的中队长职务,对涉事执法队员停职,对分管该辖区的执法大队长进行通报批评。当晚,郑州市公安局回应称,警方将违规设置广告牌并涉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负责人刑拘。被刑拘人员系湘鑫图文广告店负责人刘某。另有媒体报道,此事已引起航空港区领导和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执法局相关当事人,以涉嫌玩忽职守采取控制措施。

  城管抽梯,工人坠亡,为何文印店老板被刑拘?这样的处理结果,如同把一桶油浇到了舆论怒火上,负面舆情陡增。

  诚然,文印店老板未审查委托人的广告安装请求,涉嫌违规,也未给高空作业的工人做好周全的安全防护,应担负一定责任。但广大网友靠着朴素的正义和常理,普遍认为抽走梯子的城管才是酿成悲剧的主要责任人。批评之声纷至沓来,有学者甚至称涉事城管是“不留活路式执法”。

  舆论质疑声更加猛烈。1月29日,郑州市委宣传部回应,称郑州航空港区多部门进行初步调查后,免去相关涉事城管执法人员的职务,并以涉嫌玩忽职守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目前,纪检监察机关已全面介入调查,将严格依法依规查清事实,严肃处理。

  经协商,涉事执法局赔偿死者家属50万元,同时考虑到死者家庭贫困,补贴20万元;安装广告牌的公司赔偿10万元,承接广告牌的文印店赔偿43万元。

  但这样的处理、赔偿,仍被不少网友解读为“赔钱了事、息事宁人”。当事部门似乎陷入了“塔西佗陷阱”,而这或与在本次舆情应对中的瑕疵不无关系。

  “城管抽梯”事件舆情传播趋势 数据来源:中青舆情监测室

  普法不足,易让网民误读官方“有意偏袒”

  文印店老板被刑拘,不少民众在震惊、愤慨之余,还有诸多疑问。

  不少媒体援引办案民警的话对此进行了解释,称刑拘文印店刘某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但简短、生硬的法条解释,很难让普通群众有效理解。

  同时,官方对“涉嫌玩忽职守”的性质,对“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的程序等问题,都缺乏必要的权威解释。不少网民对此产生误读,例如有网友留言认为,追究玩忽职守的后果不过是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是内部的人犯了事,自己关起门来大家商量着办”。

  目前,该案尚处于调查阶段,一些法律界人士多以“涉嫌玩忽职守罪”探讨当事城管应该承担的责任。根据法律有关规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造成死亡1人以上”的后果,已达到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由此可见,对涉事城管的处理,不太可能止于行政处理。这些疑问,涉事执法局未能在第一时间向公众进行有效解读,以至于激发了负面舆情。

  “有错一方”发声更利于民众辨别是非

  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新闻、微博、App新闻是本次舆情传播的主要类型,分别占相关信息总量的30.06%、23.79%和20.99%。

  其中,新浪微博的网友互动性最大,问题也更突出。一些媒体、大V在转发相关新闻时,由于字数限制和对阅读量的追求,摘要部分具有冲突性、对比性的新闻事实,而其他关键信息要么被忽略,要么被“隐藏”在原文链接之后。

  查看微博评论不难发现,许多网友仅靠100余字的新闻摘要就对城管抽梯一事进行价值判断。如此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虽然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但却容易增加网络舆论中的不理性因素。而在城管执法这一已被“污名化”的话题下,碎片化传播产生的负面效应被无限放大,这时就需要相关机构及时公开应对,消除“污名化”带来的负面舆情。

  目前,涉事执法局官方微信公号“郑航综合执法”虽然正常更新,但只有一些常规性新闻,对城管抽梯一事只字未提。其官网上亦未见相关回应,最新一条通知公告停留在2016年4月7日。

  纵观全网,涉事执法局对公众的回应多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且内容几乎一致:简单地陈述事发经过及对涉事城管的初步处理意见。短短几百字官方公文式表述,既不能让民众感受到执法局的诚恳态度,也感受不到其绝不姑息、严肃处理的决心。而涉事城管在“人人喊打”的舆论重压下,更是没有了“发声权”。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让涉事各方同时发声,让“有错一方”也有阐述事情原委、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更有利于让民众理性、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并基于此作出价值判断。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更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贯彻。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