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在时间里匍匐前行 我们点燃头顶的朝霞 把涓滴意念汇成河

发布时间:2018-01-18 06:3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周晓辉

  10年以后,面对着在“油腻”边缘挣扎的自己,我会想起并不遥远的10年前,自己高考惨败的那个夏天。10年前,在知道成绩的那一瞬间,我就选择了复读。每一个熬得住时间的少年,或许都是因为不甘心吧。

  9年前的夏天,我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火车上颠簸了39个小时之后,我到了北京西客站,庞大并且带着古建筑风格的西客站让我有一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我坐在320路公交车上。经过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这些在书上见过无数遍的名词,终于成为我眼前的实体。然后,我进入人大校园,经过“实事求是”的校训石,走进宿舍,走进课堂……

  少年求学如飞鸟入深山,茫然无所知,又对前路百般执念。师兄说,欲求知识之浩瀚,必经求索之茫然,这种茫然就是大学。2009年北京下了一场早雪,雪花早早地盖住了金黄的银杏叶。朋友说,属于我们的黄金10年,在茫然之中开始了。

  6年前的冬天,我选择参军,从一个迷茫的在校学生变成一个更加迷茫的“新兵蛋子”。和所有前赴后继的士兵一样,我一头扎进军营——稍息、立正、卧倒、匍匐前进……在深夜的哨位上,在整齐划一的队列里,在抗洪抢险的前线,我收获了有情有义的战友和永生不忘的军旅记忆。这是值得感谢的两年,即使现在看来,那些肌肉和灵魂同时疯长的日子都是清晰可见、值得永远回忆的。我们的青春连同国家命运在千万座营盘中共振、流逝,与此同时,我们锻造了强健的体格和闪亮的人格。

  4年前,我退伍回到学校。那时,移动互联网产业分疆割据,如火如荼,我发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但那时与部队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寥寥无几。我想或许我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加之对军营的了解,通过新媒体平台讲述中国军人和军营的故事。2014年8月31日,我和朋友一起创办微信公众号“一号哨位”。

  我在部队站的第一班岗就在“一号哨位”,它是军营的大门哨,是军营内外的连接点,退伍后我选择在“一号哨位”继续站岗。面对心系军营的群体,我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陪伴他们,与他们对话。新媒体技术除了带来信息增量外,它的意义还在于旧关系的修复和新关系的建立。我相信,通过新媒体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沟通军营内外、拉近心理距离、唤起庸常生活的仪式感等,是每一个心系军营的人所需要的。于我而言,这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情。

  在3年多的时间里,“一号哨位”的粉丝从零到1万、10万,再到现在全网粉丝超过200万,已成为一个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内容中心和连接点,其他多平台共同发力的新媒体矩阵。很荣幸,我们为军事文化传播、现代化国防和军队建设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得以和中国军队一起见证星辰大海的远方。

  半年前,我成了一名传播学博士研究生,拖着沉重的文献在学术道路上匍匐前进,揣着一些自认为是的问题研究、实践,寻找解释和解决的方案。

  黄金10年,如梦如幻,一朝入梦,终生难醒。成绩单可以作证,发际线也可以作证。收获的和失去的都将成为未来的注脚。

  不敢想象10年后的自己,星辰大海的目标太远,我只希望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解开生活的一个个死结,越过已知和未知的关隘,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内心,阅读、写作、交谈、行动。

  我的导师说:“阅读、写作、交谈、行动皆非大道理,却是理想、信念、德性、使命、责任等大道理得以生发的土壤。这些平常词也正是我们在这个大时代的本分事。”是的,接下来10年,做好大时代里的本分事,把这些本分事做好了,便是自我的伟业。

  希望10年后,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不再因知识匮乏而焦虑,希望“一号哨位”成为军旅文化的品牌,继续见证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希望10年后,当我和我的朋友们回忆起今天,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赤子之心没变,不油腻,不猥琐,我们始终怀揣着一个盼头,在时间里匍匐前进,我们点燃了头顶的朝霞,我们把涓滴意念汇成了河。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