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青云志

家里兄弟几个居然影响找工作

发布时间:2017-12-08 05:56 来源:中青在线 

 

  编者按:“青云志”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青年报社推出的微信公众号,您可扫码参与话题讨论。

  本期话题:躲不开的“就业歧视链”

  ---------------------------------------------

  @暖小皖:高考时自己不给力,差20分和本科擦肩而过。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不懂专业和学校的选择,觉得某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很大,离家也不是太远。还有个大学也不错,虽然有个专业是专科,但毕竟该大学是以本科为主,当时稀里糊涂填到最后一项志愿里了。结果,被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直到快毕业求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简历中学校的名字也很关键。虽然大家都是专科学历,但别人的名字比你好听和过硬,就比你享有优先权。有时候问自己,当初填志愿为啥不填那个带“大学”的名字呢?也给自己一个教训,在大学里读着专科,也能跟着沾光。当然,不是说职业技术学院不好,但求职的时候,大家印象里就是觉得带有大学名字的学校要好于职业技术学院,哪怕学历都是大专层次。

  @柳重路:同学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经历,他说参加某企业招聘的时候,直到结束才听别人说,这个企业不招某地方的人,即便面试再好也不行,这让同学气不打一处来。每个地方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也确实存在一些名声不好的现象,不能因为你遇到这个地方的人,发现了他的缺点或者侵害了你的利益,以至于以点带面地觉得他这个人所在的省市都是这样的人,那就过于极端了。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应该对这个人进行具体的考察和考量,要看这个人的实际能力和表现,不要因为搞地域歧视而失去了优秀的人才,也影响了企业的名声。

  @浮游吧:我来自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我们煤院来说,男女比例差不多是3∶1,女生选的专业大多是财会、选煤之类的,而男生则更偏重于采煤之类的井下专业,况且这些专业也只招男生。本以为煤矿女生少,就业会好一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招聘的时候,专业一栏就把女生无情地拒之门外,女生只能眼巴巴看着干着急,因为专业不对口,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而且我记得当年招聘的时候,有些专业的男生也因自己的专业不对口受到牵连,比如今天来的企业只招采煤,那么机电、地测的同学就没有机会了,招聘就是那么残酷!

  @霹雳:今年秋天我去招聘会现场求职,一个职位好多人排队面试,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已经心凉了半截,无奈也只能等待,终于到我了,我信心十足地将简历递给招聘官,他零零星星问了一下薪水和工作时间,还算是令人满意的面试。可就在最后,他提了一个问题:“你家兄弟几个?”我瞬间觉得这是决定我去留的最后一个问题了,怎么办?回答几个?提问这个什么意思呢?最后我咬咬牙说了实话“就我一个”。然后面试官脸色有点不好,解释道,你这样的情况到时候肯定要为父母疾苦奔跑,没有人替换你,不能全心全意工作,这份工作不太适合你,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你还是考虑考虑吧……就这样,我在迷茫、惊慌失措、寝食难安中度过秋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寄希望于春招!

  @马果叶:经历过到处找工作的艰辛,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工作。记得走出校门,我第一次参加镇里选拔宣传干事的考试,经过了笔试和面试,总分均为第一,以为肯定有把握得到这份工作了,没想到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录用通知。跑去镇宣传办公室问询,得到的答复是,经过相关人员讨论,最后决定录用的是一名男生,说担心女孩子扛不动摄像机,差点没把我惊倒。经历了两场考试,竟然还有如此拒绝的理由,心里是拔凉拔凉的。

  @oyzr:我从10月开始就一直跑宣讲会,我读的大学是重点本科,而且我在大学期间很努力,别人能拿的奖我基本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拿了国家奖学金,发表了两篇论文……以为自己应该还蛮优秀的。宣传册上没有说学校级别,只有学历要求,现场却又说985、211优先,这不明摆着,我们纯属来凑数的吗?

  @李江:鲁迅《阿Q正传》里赵老太爷与阿Q相撞后忿然骂道:你这穷鬼,也配姓赵?其位居鄙视链上层的心态赤裸裸呈现啊!回想自己求职时遭遇的鄙视链,一个是自己没法像985、211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享受免去笔试直接面试的待遇——我参加了3轮笔试,报考人数大概100多人,招录几名,我次次被刷;另一个则是地域鄙视——收了我简历留着,然后跟我说我是没机会的,非当地人终究会离开的。

  @胡波:专科生恐怕都没资格上“鄙视链”,而每年毕业的专科生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他们的就业问题并非媒体报道的焦点,甚至是在“鄙视链”中被遗忘的人。本科生们只知道自己被硕士生、名校生们挤压,而专科生却被各种招考、招聘机会拒之门外,最该抱怨、最该哭诉的应该是专科生。其实,一毕业进入社会,就是一个重新洗牌、重新定位的过程,更多的人都必须放低心态,从一个普通人做起。如果把就业比作是一种生态系统中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残酷是再自然不过了,没必要去放大,凸显自己的不幸,更何况,这种竞争也并非全是坏事,它可以让一个人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避免坐井观天、视野狭窄、自怨自艾、自我欺骗。被鄙视不可怕,怕的是对自己失去信心,要么尽快接受现实,在这样的生态中合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继续努力;要么蓄积能力,提升自我,再去等待改变的机遇。职场不相信眼泪,也没有随随便便施予的同情,唯有自强才是硬道理。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