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用音乐去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态度”

发布时间:2017-12-04 05:5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晓东

  “东方来的孔雀,贡布飞来的鹦鹉,虽天各一方,却因缘分相遇拉萨街头……”空灵、感动、热情、奔放,以民族原声音乐为主的尼玛乐队,作品里融合了宗教音乐、民谣、摇滚、Rap和少数民族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11月9日起亮相江苏卫视的大型音乐文化纪实节目《中国乐队》的舞台上,尼玛乐队唱着《生命之河》,和刘迦帝乐队、贝贝波娃乐队一起率先亮相,为这个展示中国乐队文化的节目拉开序幕。接下来,40多支风格各异的原创乐队将轮番登场,诠释各自不同的音乐梦想,并在最后打造一场乐队巅峰之夜,最终会有10支乐队登上2018中国乐队盛典的巅峰舞台。

  "我要打破沉默,释放我的炙热"

  这是第一个定位于“中国乐队”而不是歌手个人的荧屏舞台。节目中,作为乐队推荐人的谭维维、陈伟伦等音乐人和节目组一起,行程万余里,先后深入20多个省市,寻访了100多个不同地域的原创乐队,挖掘他们的原创作品以及背后的故事,如同一次“音乐的长征”。从北京、成都、上海、西安、南宁、深圳、广州的繁华街巷,到青海湖畔、大凉山腹地的田间地头,从流行、爵士、民谣、摇滚、民族、R&B,到布鲁斯、雷鬼、电子说唱,登上这个舞台的数十支乐队不仅展现了中国原创音乐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也在改变着人们对乐队形态的固有认知,让中国观众对于乐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2017年6月,谭维维的第一趟寻访之旅就来到了青藏高原。几经打听,她找到了尼玛乐队,还为处于调整期的乐队推荐了一位弦子乐手,丰富了乐队的藏族乐器。“《中国乐队》需要一支让人特别安静的乐队。用音乐去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态度,这是我最喜欢的。”谭维维说。

  “尼玛”在藏语里是太阳的意思。2011年,当时还是歌手的完玛三智发起成立了尼玛乐队并担任主唱,在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同时,乐队赋予了民族音乐更多现代化、国际化的色彩,运用多种西藏传统乐器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乐器重新编曲并演绎西藏古老的音乐,融合了民谣、佛教音乐、Rap等音乐元素,并使用汉语、英语、藏语、蒙古语、尼泊尔语等多种语言演唱,被称为来自青藏高原的天籁。

  曾用摇滚的方式唱着情歌的刘峥嵘,在沉淀了20年后,选择用全新的名字带领全新的刘迦帝乐队重返舞台。无论是大环境的变迁,还是内心世界对音乐的再度渴望,第一代乐队人的回归让人们看到了“理想犹在”。

  “高分贝,是我要的纯粹;假惺惺,不是我的风格。我要打破沉默,释放我的炙热……”黑色大檐礼帽,牛仔流苏衬衫,标致阳光笑容,高亢嘹亮歌喉,贝贝波娃乐队中贝贝的全新造型给了观众一种别样的感觉。2017年成立以来,贝贝波娃乐队以流行朋克和流行新摇滚为主要音乐风格,冲破束缚,向往自由,他们的作品中充盈着这样的青春理想。除此之外,敢于放弃,接受一切来自未知的创新也成了贝贝波娃乐队的作品所拥有的独特味道。

  “在现实的生活状态中去寻找理想主义的光芒"

  在乐队普遍边缘化的当下,即便有《董小姐》《南山南》《成都》这些红极一时的原创歌曲,也只是在短时间内带火了一些民谣歌手及其乐队,之后又很快归于沉寂。但《中国乐队》却让这一群体当主角,不仅推出他们的优质原创作品,更要把这些音乐人鲜为人知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阿诗玛》到《花房姑娘》,从《黄土高坡》到《飞得更高》,从《灰姑娘》到《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从《呜哇呜》到《华阴老腔一声喊》,放下《小螺号》的程琳带着一把二胡走遍西方,让全世界都惊诧于中国民乐的现代摇滚与激情;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创新的方式在春晚的舞台上展示出来,赢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30多年来,中国原创乐队从无到有,从弱小到丛生,民族、雷鬼、摇滚、爵士、民谣、民歌……包罗万象的乐队类型相继涌现,“踏着荆棘捧着玫瑰”一路走来。

  谁来记录中国乐队的原生态?如何有效保护中国原创乐队的文化环境?如何以多赢的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中国乐队的文化价值?如何萃取乐队精神中的时代精华?如何弘扬默契共鸣、砥砺创新的乐队文化?节目出品人陈欣认为,中国当代乐队欠缺的就是一个平台,用大纪实的手法,在中国的万水千山中把他们最原生态的音乐发现出来,才能够听到中国乐队最真实的声音。

  成立于2010年,由兽医游淼和教师林权宏发起的衣湿乐队,在《中国乐队》第二期里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他们的音乐风格以民谣为根,让自己的母语宜宾方言在民族化的音乐中慢慢散开,从宜宾的流杯池到广州的茶餐厅,从燃面到肠粉,通过食物把离乡之思与街头巷尾的生活百味写进词曲。而中西合璧的乐器搭配,不仅凝聚了7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乐队成员,也让方言民谣演绎出多元风味。

  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带着他的莫西子诗乐队也来到了《中国乐队》第三期的舞台上。他们的歌里有土地的声音,自然的呼吸,原始的调调,野性的呐喊,苍凉的低吟浅唱,打破常规,自由随性。

  未来,还有更多乐队将陆续登上这个舞台。有着《大起大落》《红毛树》《佤族打歌调》等代表作的Kawa乐团,是云南本土民族音乐创新发展的代表。作为当代中国根源音乐发展最坚定的践行者与探路者,Kawa乐团所有成员均来自云南边陲——西盟,丰厚的佤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成为滋养乐团成长的先天土壤,他们独创的“云南雷鬼”创造出极具东方地域特色的音乐美学。

  热地乐队由两位创作力惊人的80后蒙古族青年音乐人组成。他们将草原赋予他们的灵感融入现今的音乐创作,巧妙地结合雷鬼、即兴、摇滚等多种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

  “忘不了他们为这个时代献上的歌声”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些遥远的边城、那些原生的乐队音乐、那些远离尘嚣却饱含激情的目光,忘不了他们为这个时代献上的歌声。当我们摄制组要离开的时候,他们整个村子的人都跑出来为我们送行,还给我们戴上了洁白的哈达……”《中国乐队》总导演陈韬说。

  《中国乐队》以乐队的“发掘—呈现—成长”作为推进线索,节目组和乐队推荐人深入全国各地,寻找优秀的乐队组合及原创作品,并陪伴他们成长蜕变。相比其他荧屏音乐类综艺节目,更注重展示乐队的原创作品,表现他们的群体状态以及对社会和自身的思考。

  海选、PK、淘汰……这些以往的电视音乐类综艺节目热衷的吸睛噱头,被《中国乐队》放弃,无论是乐队、作品还是其表现形态,从登台亮相的那一刻起,真实、干净的气质就让这档音乐节目与众不同。

  本着让音乐真正回归本源的创作初衷,《中国乐队》无意制造所谓的波澜和悬念,而是简简单单以乐队为主线去挖掘背后的故事。第一期节目中出现的尼玛乐队,当节目组深入青藏高原找到他们后,观众甚至可以看到这些音乐人受到邀请时的第一反应。他们对音乐的那份初心,以及通过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来实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都以一种最朴实的、原生态的形式呈现在荧屏上。

  在这个舞台上,既有像贝贝波娃乐队、闪星乐队、古未来乐队这样的音乐新生代,也不乏老牌乐队、音乐人的出现,刘迦帝的归来预示着这个舞台对于乐队人的意义非凡,而指南针乐队时隔20年的重聚,一曲《爱着谁》让经典穿梭了时光显得更加真纯。

  “我们希望通过12期节目,构建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陈韬说,我国的音乐综艺已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以素人选秀为代表的音乐综艺1.0时代,到以专业歌手实力比拼为代表的音乐综艺2.0时代,直至目前多元化发展的3.0时代,尽管目前明星竞演、星素搭配、音乐推理等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轮番登场,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也难免会有些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推出一档创新的,甚至可以说是‘破冰之旅’的纪实类音乐节目,通过这样一档节目为中国的乐队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从而让乐队这种音乐形式迎来更广谱的受众”。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