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德耀中华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发布时间:2019-06-27 10:44 来源:人民网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启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根据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今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评选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本届评选表彰面向城乡基层、各行各业,按照群众推荐、遴选审核、公示宣传、投票评选等程序步骤,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全国道德模范,推出一批作出贡献大、群众口碑好、事迹突出感人、体现崇高精神、典型示范性强的道德标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3月,主办单位成立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正式启动评选活动。5月2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严格按照评选表彰办法,完成相关工作程序,向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推荐上报了候选人。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进行了认真审核,确认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03名,其中,助人为乐类60名,见义勇为类60名,诚实守信类56名,敬业奉献类65名,孝老爱亲类62名。

    自今日起,303名候选人在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进行集中公示宣传。6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刊发“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专版,刊登候选人的照片、基本情况和事迹简介。6月25日至7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中国乡村之声等频率展播候选人广播节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展播候选人电视专题片;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央广网、中国军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妇女网同步展示候选人事迹。

    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了解学习候选人事迹,并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对候选人有异议,请向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

    电子邮箱:qgddmfpx2019@163.com,电话:010—83083179。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2019年6月25日

    112 叶连平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叶连平退休不退志,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20年来免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花光30余万元积蓄。年逾九旬的他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他心系三尺讲台。叶连平自1978年起,在和县卜陈学校等校教学12年。1990年他从学校退休后“一刻也没有闲着”,仍坚持为学生义务补课。看到村里的孩子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2000年,他下决心在家里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上英语课。这些年里,他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年逾九旬,至今仍耕耘在三尺讲台。在村民们眼中,叶连平就是村里不灭的“蜡烛”,也是照亮孩子们走出村里的希望之光。

    他重教书,更重育人。2012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基金成立7年来,在社会各方支持下,陆续又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留守儿童。他自费组织夏令营,每年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此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涵育家国情怀。

    他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孩子教育倾其所有。叶连平至今仍住着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没有一件值钱东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60年前的补丁棉衣。但他对辅导的孩子,不仅不收钱,稿纸、学习资料也是老人自己买的。有人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

    他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次半夜在家昏迷倒地,经诊断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手术后医生要求住院三个月,可他竟然在三天后偷偷离开,头上扎着绷带回到孩子们身边。几十年来,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模范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叶连平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9 许惠春

    许惠春,男,汉族,1932年10月生,生前系安徽省安庆市原安庆石化总厂建安公司退休职工。

    他从1984年以“李记”名义捐出第一笔款开始,几乎年年匿名捐款,虽未留下真实姓名,却让“李记”这个名字传遍安庆市的大街小巷,温暖了一座城,感动了无数人。直到去世,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李记”就是许惠春。

    1991年7月31日,安庆石化总厂党委收到颍上县政府的来信,提及一位署名安庆石化报“李记”的同志,曾邮汇300元支援该县抗洪救灾。经查并无此人,但“李记”义举在全厂引起轰动,查找“李记”成为一时热点,且一直持续未曾中断。当时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作了跟踪报道,热心市民也积极提供线索,但“李记”从未露面。

    2019年3月20日,88岁的许惠春因病去世。子女在整理老人遗物时,意外发现一沓署名“李记”的汇款单。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厂里寻找了28年的神秘“李记”,竟是他们的父亲。根据汇款单信息,1984年1月17日,“李记”汇了第一笔款20元,之后几乎年年捐款:青海玉树地震捐款3000元,甘肃舟曲泥石流捐款3000元……已找到的28张汇款单加起来有10万元左右,每笔在当时都不是小数目。尤其是1993年两笔各1万元捐款更让人震惊,那时厂里工人平均月工资不到200元,相当于当时工资水平的近10年工资总和。最后一笔捐款是2016年7月18日,向安庆市民政局捐款5000元。当时,许惠春老人脑梗出院不久,连走路都困难。

    许惠春对别人很慷慨,对自己却“很抠门”。买菜永远买最便宜的,一年到头就穿几件工装。居住30多年的老旧房子还是水泥地和白灰墙,存放衣物的是一个个老式木箱。在儿子们的记忆里,父亲对他们特别“吝啬”,几乎不给零花钱。如今,他们说,“以前完全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省钱,现在都明白了。”老人去世后没留下一分钱存款,唯一留下的就是这些沉甸甸的汇款单,记录更传承着乐善好施、无私助人的良好家风。

    大爱之举未因老人离世而停止。2019年4月25日,许惠春的儿子许海鑫取出了父亲生前捐出却因故一直未被取出的3000元捐款,作为首笔资金存入安庆石化公司设立的好人“李记”爱心基金。4月30日,安庆石化公司举办好人“李记”爱心基金启动仪式。在“李记”精神的感召下,短短几天,捐款总数达538521.63元。“李记”走了,但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爱心将薪火相传。

    许惠春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210 冯根银

    冯根银,男,汉族,1955年2月生,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李嘴孜矿退休工人。

    冯根银自幼生活在淮河边,熟悉水性。13岁时就在淮河里救起两名溺水儿童,长大后当起义务巡逻员,并牵头成立巡逻志愿者服务队,守护家门口的南塘水库。51年间,共救起30余名溺水者,被人们称为“水上110”。

    1968年一个夏日午后,13岁的冯根银和小伙伴们正在淮河岸边玩耍。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传来,原来有两个孩子不慎落水。一群小伙伴焦急地站在岸边,不知所措。冯根银跳进河里,向两个孩子游去,将他们救起。

    冯根银家附近的南塘水库是游泳爱好者的聚集地,水库坡陡水深,每年都有群众不幸溺亡。2005年以来,他坚持义务巡逻南塘水库。2013年8月,3名小学生结伴到南塘水库游玩,其中一名学生不小心滑入水中。正在巡逻的冯根银听到呼救声,循声奔去,只见水中一人不停地拍打水面,他一头扎进水里。在施救中,孩子牢牢抓住冯根银,不由自主地将他往水里拽,他被呛得几乎无法呼吸。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连拖带拽才将孩子救起。

    在冯根银家客厅的墙上,有两面写着“见义勇为 品德高尚”字样的锦旗,这两面锦旗饱含着被救者的感激之情。他们还曾送来厚礼和10万元现金表示感谢,却被他婉言谢绝。冯根银说:“我救人不图回报,凭的只是做人的良心。”

    不久前,冯根银在锻炼时摔倒崴了脚,仍坚持每天去水库巡逻。他在救人时多次涉险,亲戚、朋友都劝他:“60多岁的人了,该歇歇了。”冯根银却说,只要自己还有能力救人,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冯根银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257 温光民

    温光民,男,汉族,1984年12月生,中共党员,95969部队四级军士长。

    在汽车翻入深河的危急时刻,温光民两次跳入冰冷河中,在被困人员生命垂危的紧急关头,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困在车中的一家5口全部救出,演绎了生死救援的英雄壮举。

    2018年2月18日,春节休假在家的温光民正准备和家人吃晚饭,听到门外有人呼救,便迅速冲出屋子。只见一辆面包车翻到河中,车头朝下,正在下沉。当时气温逼近零摄氏度,他立刻脱下羽绒服跳入冰冷河中,将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拉上岸。突然间,从惊恐中缓过神来的夫妻二人发现还有一个孩子被困车内最后排。温光民二话不说,再次跳入河中,潜入水底钻进车内试图找到钥匙打开后备箱门,但努力两次都没有摸到钥匙,反被冰冷浑浊的河水冻得直打哆嗦。当时,车内小孩因寒冷和缺氧而窒息,已停止敲击挡风玻璃,孩子母亲哭得声嘶力竭,父亲几乎绝望。凭着多年驾驶经验,他果断阻止其他村民砸窗救人、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举动。他两次潜水试图打开侧门,却因侧门被挤压严重变形未能打开。此时的温光民感觉身体越来越僵,手脚不停发抖,大脑也越来越沉,他清楚自己快撑不住了。于是再次调整策略,把手指插入后门缝隙,用脚蹬后厢板猛力拉车门。一次、两次,车门松动了。这时,他呛了一口水,换了口气后第三次发力,使尽全身力气硬生生地把车门拉开。他迅速钻进车内,将小孩抱出来。当时,小孩已面色发青,失去知觉。他迅速对孩子实施急救,直至救护车到来。

    据急救医生说,如果再晚一两分钟,孩子的情况将不堪设想。整个过程持续4分多钟,这是在与死神竞速。尽管温光民受过专业训练,但河水冰冷,冬装浸水后又格外沉重,再加上破窗和打开后备箱并不顺利,到最后已是体力不支。

    温光民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穿越百年,找寻你的五四映像
    一百年前,一代青年勇担使命写就民族振兴的青春史诗。如果有机会回到那时,你会是什么样子?快跟随我们找寻你的五四映像。
  • “青年大学习”第四季第六期来啦!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本期主题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快来看看吧!
  • 仗IT之剑走天涯
    他们是互联网世界中的侠客,用技术的力量帮助公益组织解决难题,仗IT之剑走天涯。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