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08/18
13:58

他们是贵州辣椒界小有名气的一对夫妇

遵义有对“辣”夫“椒”妻

作者:罗星汉 赵登银 来源:遵义网

在位于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一块辣椒试验地里,一男一女戴着草帽,正在为辣椒实施人工授粉。烈日当头,汗水一滴滴从脸颊流下来,再滴落到土里。

如果单从穿着和劳动熟练程度看,这一男一女与当地的农民并无二致。事实上,他们是贵州辣椒界小有名气的一对夫妇,男的叫余常水,中共党员,今年58岁,贵州省辣椒创新团队领衔人;女的叫令狐昌英,九三学社社员,今年54岁。夫妻俩都是遵义农业科学研究院辣椒所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遵义市管专家。夫妻俩自1993年与辣椒结缘以来,专注辣椒科研事业已有27个年头。

 “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从事辣椒研究,对于余常水而言,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余常水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应用工作,并且攻克了贵州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难关,他也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由于工作突出,1991年底被抽到遵义大颗粒肥料厂负责肥料生产试验研究。期间,余常水出差的机会较多,每次出差,他都会在行李箱里放一罐遵义辣椒。“我在外地就餐时,习惯性地要一碟当地辣椒,再拿出自带的遵义辣椒,对比着吃。”余常水回忆说,“这种对比让我发现,遵义的辣椒特色鲜明,既香又辣又可口,与国内多地辣椒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那时起,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要将遵义辣椒研究好,推广到全国甚至国外去。”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1993年,余常水自费启动了辣椒研究项目,成立了遵义历史上第一个“辣椒兴趣小组”,这个小组共3人,余常水夫妇与他们的一个同学。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致力于遵义朝天椒的品种选育研究,保持朝天椒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抗性、扩大适应性,让市场认可,让种植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本职工作是研究水稻,再加上辣椒在当时是农民自种自食,市场前景并不看好,所以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并不支持他们这个“兴趣小组”。但苦于余常水固执的脾气,知道劝是劝不动的,单位领导就跟他们“约法三章”:一是不能占用工作时间,要研究辣椒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二是单位没有科研经费,只能自己掏腰包;三是涉及土地之类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就这样,这个“辣椒兴趣小组”就开始工作了。没有经费,就用工资节余;请不起工人,就自己动手干;没有土地,余常水就找父亲要了两亩左右耕地作为试验地。过了一段时间,余常水的同学退出了兴趣小组,这个小组就只剩下他和妻子令狐昌英了。“那个时候很艰难,从辣椒资源收集、整理、栽种、授粉、杂交、鉴定再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夫妇自己干。由于交通不便,我经常搭乘运煤车或拖拉机去农户地里收材料,路上颠来簸去的,危险得很。”余常水说起那段往事记忆犹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余常水夫妇的坚守和努力下,转机开始慢慢出现。1996年,“老干妈”入驻原遵义县,对干辣椒的需求量特别大,老百姓种植辣椒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自给自足,还可以出售获得收入,这无疑刺激了老百姓种植辣椒的积极性,推动了当地辣椒产业发展,倒逼着辣椒科研事业向前推进。1998年,老百姓对余常水夫妇研究出来的朝天椒种子越来越认可,登门求购种子的人越来越多,余常水夫妇研究辣椒的信心更足了。2003年,原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了遵义市辣椒课题组,任命余常水为组长,并首次获得了20万元的科研经费。自此,他的辣椒研究“夫妻档”正式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

 干到干不动为止

“名分”有了,经费有了,人手也有了,余常水研究辣椒的信心更大了,全身心投入到辣椒研究当中。20多年来,他们选育审定了遵辣1号至10号系列品种。“每审定一个新品种,都是对前一个品种的优化升级,都会收获一份喜悦,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令狐昌英对近年来的成果如数家珍,“2012年,‘遵辣1号’成为全市换种工程指定的唯一品种,也成为贵州省辣椒区试对照品种之一。‘遵辣6号’连续两年在贵州省区试中综合评价排名领先,2013年成功入选国家重点成果转换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遵辣9号’的诞生,填补了遵义朝天椒杂交化的空白。”

余常水说:“如果说常规品种是‘近亲结婚’,那么杂交品种就是结合父本和母本各自的优势,在保证口味、品质、抗性的前提下,迅速提升产量。”据他介绍,2016年,“遵辣9号”和“遵辣10号”在全省6个试点中处处增产,分别取得了贵州省区试综合评价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2019年,“遵辣9号”(遵义朝天椒1号)全市换种12万亩,亩产干椒达到360多公斤,比常规品种增收70%以上。2020年,“遵辣9号”在全市辣椒换种工程中播种面积超过了23万亩。

汇川区团泽镇卜台村村民周太会家从2010年起就开始种植“遵辣系列”品种,10多年了从未换过,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种了100多亩,预计可收入30万元左右。“我们种植朝天椒都种出感情了,跟令狐昌英夫妇还成了很好的朋友。”周太会一边采摘朝天椒,一边高兴地说。

据不完全统计,由余常水夫妇选育审定的“遵辣系列”新品种,从试验示范到群众自发应用,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超500万亩,成千上万的群众从中受益。“老百姓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比奖励10万块钱还高兴。”令狐昌英说。

如果按照规定的退休年龄,余常水还有两年退休,令狐昌英还有1年退休,但二人没有一点想休息的意思。有人劝他们,年纪也大了,职称也够了,待遇也不差,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休息,安享晚年呢?令狐昌英说:“越是拿着高工资,越应加倍努力;越是年纪大了,越应该珍惜时光;越是高级职称,越应该作出更大的贡献。反正我和老余打算继续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我们现在还带学生,也该培养接班人了。明年打算好好推一下‘遵辣10号’,推广开后,再搞11号、12号。”余常水夫妇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

【责任编辑:宋静    流程编辑:宋静】

科尔沁版画:刻在木板上的传承

新华网2020-08-14 20:27:27

一个王朝的序幕

中国青年报2020-08-11 08:49:53

老字号走心的跨界

中国青年报2020-08-10 12:51:18

谁都可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中国青年报2020-08-07 11:53:31

身处不确定状态 你如何管理时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07 11:49:57

彭楚粤:广州,潮起珠江 得闲饮茶 | 我和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05 11:43:16

打破诺奖魔咒,莫言重回写作

中国青年报2020-08-04 14:06:37

这个夏天,《乐夏》的陪伴作用依然重要

中国青年报2020-08-04 13:37:08

在文明的十字路口寻找胡汉中国

中国青年报2020-08-04 13: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