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07/31
11:44

高考的记忆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那年高考的遗憾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

视频中国供图

关于高考的记忆就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遗憾是成长旅途中必经的站点,不要让遗憾成为执念,它不代表失败,也无法决定一生。

---------------

耿耿于怀三道选择题

白简简

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题念念不忘?

---------------

说到高考的最遗憾,我再一次搜出了那年浙江高考的文综卷,翻到那9~11题选择题。尽管我知道,当时就没看明白的题,如今看来更是不知所云,但我清晰地记得题干上哈尔滨和阿拉斯加的日偏食是如何困扰我多年。以至于不久前出现日食,朋友圈被刷屏时,我脑子中闪过的依然是那三道连环选择题。

高一结束分科时,班上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理科,这也是全校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毕竟这所高中的理科升学重点率要高于文科。然而,我发现老师讲的我都懂,就是做不对物理题,而且历史地理不是更有趣吗?于是,经过一个下午的深思熟虑,我果断选择了文科。之后,顺风顺水,尤其对地理,一直以满分选手要求自己,自觉对地球的了解比对家乡还熟。

世事难料,高考文综卷的第一页就是当头一棒。三道选择题是连环的,一题错,按照这个逻辑做下去,就是题题错,一题4分,三题就是12分,12分,估计得有几千个学生吧。当时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包括稳住、别人是不是也不会、考不好怎么办、怕是要复读吧、要不读个某大算了……当把其他所有题都做完,再次回到这三题,依然没有任何思路,只得蒙上三个答案,垂头丧气地出了考场。

考完回家吃饭,我无精打采地说没考好,12分不会做,我妈表现得十分淡定,简直就跟教科书上的“考生家长须知”一般专业,都没怎么接话茬,就说吃饭吃饭,休息休息,明天继续。

之后的考试过程平平无奇,并无太多记忆点,我依然上了不错的大学,看来心态的确比12分来得更加重要。因为当时是出分填志愿,所以我也没去对答案。

照理说,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之后我遇到过更大的挫折、更深的遗憾,就连那年高考本身,别的科目有错哪儿我都不知道的扣分,文综也并没有考砸,为什么总是对这三道选择题念念不忘?

自我分析后,遗憾的来由应该是这样的:当时自诩“地理小天使”的我不接受自己怎么会出现完全的知识盲点,这个事儿已经不仅关系到分数,还关系到我的追求啊——至少18岁时的我是这么想的。

小学时候,有一门名叫《常识》的课,属于副科,不考试,地位大概仅高于体育课,教的是除了语数外之外所有科目的启蒙汇总,其中也讲到日食。《常识》的授课老师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儿,他给我们发了一张表格,上面是20年间中国能看到的所有日食的时间。十来岁的我视若珍宝,拿回家小心翼翼地夹在书桌的玻璃板下,不时算算还要多少年我才能看到——那是很久很久以后。

对当时的我来说,获取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如果还能考个高分,获得老师家长等各方评论的认可,那就稳赚不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在大学之前的12年学生生活都十分顺畅。

高考考完后,我并没有向老师去追问那三道题的解题过程,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三道题我都蒙对了……这就很尴尬,不知如何开口,我赢了考试,却丢了知识,当然,对于那一场大考来说,结果更重要。

这种纠结一直延续到了大学。我选修过天文学、人类学等我感兴趣但不擅长的课程,都因学分绩那个“更重要”的结果而中途退课,当然,最终也在大四时以不错的学分绩保研。只是有时候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愿意去触碰一些也许结果不愉快但过程很有趣的东西呢?

我的房间自我离家上大学后就没有什么变化,连书桌上的那块玻璃板都没动。那张表格上的日食我已经一个一个看完了,最近的这次并没有出现在表格上,因为这已经是20年后的事情了。时间快得猝不及防,大学毕业多年,工作中又遇到新的选择。尤其最近很流行的“30岁”话题,我想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做都不晚。

就像每年高考时节,我都会想起那三道日食选择题,想了十几年,现在我真的想解开它。不说了,做题去了。

---------------

提起中文系已没有刺痛感

逐犀

它们是一本本、一张张我高三时写下的“不知所云”,它们曾是让别人认为我会去考中文系的“铁证”。

---------------

记忆中,2012年夏天的那场考试和高三参加过的数不清的考试也没什么区别,走出考场抬头望,天空没有异象,世界也没有重启。半个多月后成绩公布,我考上了填写在第一志愿位置上的那所大学的那个专业,没有一点悬念。

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候,我被学校推荐参加了某大学外语专业的提前批次招生考试,心态平和却也全力以赴,最终入选。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即可录取,这对于当时挣扎在高三“苦海”中的自己来说,就像是一种“赦免”。父母与老师感到欣慰,朋友为我开心,甚至羡慕。我想,我的高考提前结束了。

直到一位朋友问我:那你是不是就不考中文系了?

我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他,停下正在笔记本上写小说的手。

是的,我会考中文系,这在我的一些朋友心中,是比他们自己将要考什么专业还要确定的事实。然而这场提前了3个月的“胜利”,却让我忘了对自己还有这样一个“不像样”的承诺。犹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敏锐地察觉到我犹豫的父母也曾与我深夜长谈,他们说,“放弃这个机会太过可惜”,他们说,“这个专业未来更好就业”,他们说,“你有把握考上那所大学的中文系吗?”

在高三后来的日子里,我如往常一样刷着刷不完的题,背诵着大段的答题要点,在每天晚自习结束前的一点时间里,在本子上写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和矫情的思绪。我想用剩下的时间去测量这份承诺的重量,决定是否将其兑现。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陷入这种略显俗套的抉择:鼓起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或是享用已经收获的果实。

最终,我的勇气余额不足。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的内心很平静,结果意料之中。向老师和家人报告完毕之后,我回到房间,开始收拾高三这一年的学习资料。说是收拾,实际上就是扔。那一摞摞做过的习题集和试卷此刻正颓然地看着我,仿佛在说“你来了?” 我一一拿起来,快速翻阅一遍作为告别,接着放在“确认扔掉”的一边。

最后我看到了它们。它们是一本本、一张张我高三时写下的“不知所云”,它们曾是让别人认为我会去考中文系的“铁证”。我把它们放在了另一边,然后故作轻松地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

大学4年过得算是精彩。其间我也去听过中文系的课,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认真地做一些笔记。那种想法大概就是——虽然后来很多人都告诉我,中文系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我还是很想去看看如何不一样。顺便弥补一些遗憾。那年的高考在所有人看来我都没有输,但“遗憾”这个词说出来,又仿佛自己真的输了那么一点点。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喜欢的媒体工作。我一边向人解释着为什么大学读这个专业却选择了做文字工作,一边努力地证明自己和那些科班出身的人一样可以胜任。于是我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随之得到的肯定也逐渐令我内心深处的不安偃旗息鼓。这件事我后来也曾与不少朋友和同事提起过,其中一位在外企做销售的朋友还颇为严肃地对我说:“我觉得即使中文系毕业也不一定适合做文字工作,比如我。”也是自那时起我开始相信,热爱与用心足以替代“科班出身”的标签,最终成就那个自己暗暗许下的目标。

如今被问到高考有什么遗憾的事,我还是会回答说没能报考中文系,但这样说时,内心再不会有任何的刺痛感。有点遗憾,仅此而已。我甚至会感激这个小小的遗憾,因为它让我在之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以不再辜负少年时的“雄心壮志”。

关于高考的记忆就像一本心爱的旧书,每次拿出来翻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很想对那些刚刚结束以及尚未接受高考洗礼的朋友们说,遗憾是成长旅途中必经的站点,不要让遗憾成为执念,它不代表失败,也无法决定一生,而证明自己和实现理想,永远都不会太晚。

---------------

“随便选”绝不是四年后才起作用

刘晶晶

我拼命想抓住考研这个可以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把目标定在了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目标高到所有人都劝我冷静。但这一次,我没有退让。

---------------

时隔多年,我还记得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个下午。班主任在出成绩半小时内打来电话:“你再说一遍,你考了多少?!”我语气平静地回答:“601。”相对于我的“平静”,电话那头不肯接受现实的班主任反倒更像是高考生本人。我找了个借口迅速挂断电话,害怕再多说一句就要哭出来。

这个分数于我而言算超级失常发挥。我不敢相信地一次次看成绩条,看了3遍才肯接受现实。习惯遇到问题先自我处理的我,没有哭,没有抓狂,只是默默地说了句:好像,我去不成想去的大学了。

由于从小憧憬当律师,我高一便坚定了学法学的念头,把目标定在了北方政法名校,梦想着在未来穿着帅气的制服,给人们带去正义和公理。然而高考失利,一切瞬间成空。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由于灰心而随便选择的志愿,会导致久久未能弥补的遗憾——就像有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伤痛一样,我要用很多年来治愈选错志愿这个痛。

出成绩的那天,偌大的客厅里没有一个人讲话,我看着爸妈的脸,一边掉泪一边苦笑着想:“是吧,你们也觉得我的人生完蛋了吧,你们也觉得我这段路失败了吧。”

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我,没有心情查看适合这个分数的学校和专业,只是一直躲在房间里哭。直到不得不填报志愿时,爸妈否决了我原本想学的法律,理由是女生不要学容易产生纠纷的专业,况且又不是政法类名校,“干得好是何以琛,干不好是张益达”,甚至不惜搬出家里德高望重的伯伯来劝我。没有高考分数作为底气,我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问:“我能选什么?”

他们给了两个选择:师范和金融。老师是他们眼里百分之二百的“铁饭碗”,被认为是最适合女生的工作,没有之一;而金融,现在想来,是因为2015年金融大热。

我不想当老师,所以果断选择了金融;因为“考砸了”这个事实,我觉得自己已不配拥有追梦的资格,也不配选择省外的学校。我的高考志愿,便在自我否定与全家的意见中,草草作了决定。

我安慰自己,学校虽然不是名牌,好在找工作还占据一定优势。但我忘了,占据优势的前提,是无数个限制语——省内的、金融类的、毕业后金融还是大热,也没想到今后如果要读研、留学,这个院校还会有诸多限制。

而“随便选”造成的影响,绝不是在4年后才起作用。它从我入学第一天起,就在时时提醒我——你不够优秀,你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你的大学注定要废了。

种种不如意导致我一度消沉。看到舍友们拿奖学金、参加活动,我刷着微博吸着麻辣烫无动于衷,放弃专业课学习,旁听着其他系的课和老师侃天侃地,却连自己专业的老师名字都没记住。

唯一有所悸动的时候,是某天熬夜到凌晨3点躲在被窝刷微博,看到一个话题:“如果时光倒流,你想回到什么时候?”

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不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幼儿园,也不想回到和旧时恋人初相识之时,只想回到2015那个夏天,坚定地握住当时自己的手,告诉她:“高考失利不意味着你很差,你也可以去外地,选择很不错的学校,也可以大胆挑战长辈的意见,选择喜欢的专业。不要‘随便选’,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拜托了。”

我第一次认识到,我才20岁,是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纪,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暂时的结果与选择而自我放弃?我明明依旧可以做出改变。

于是,我拼命想抓住考研这个可以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把目标定在了想去的大学和专业,目标高到所有人都劝我冷静,但这一次,我没有退让,坚定地回复:“我要选择我想要的。”虽然后来以一分之差惜败,我没有气馁,如今正在一边工作,一边为出国读研做准备,想弥补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的遗憾。

时光不会倒流,但它会向前走。我拥有不了改变过去的能力,但我拥有改变现在和未来的努力。有人说,应该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释怀,但你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释怀的。艺术品存在缺憾美,是因为弥补不了,而我人生的艺术品,还在制作烧制中,所以我相信,缺口会有机会弥补。

而我,会在成功的那一天,拍拍自己的肩膀,说一声:辛苦了,我知道你做得到。

---------------

如果你心仪一座城,就朝着它出发吧

何屿

要是我填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那么我大学四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接受目前的轨迹。

---------------

高考过去很久了,有时候回想那一场考试,我感觉,每个人经历的选择、面临的考验,都是你和未来的自己进行的某种“置换”。曾经反复犹豫的你,也是未来要承受一切的你。

未来的你,也许会欢喜,也许会遗憾,但所有的选择都教会我们:只要自己想要的,都值得去坚持一下。我们在每个年龄未必能作出“最优选”,但一定值得遵从内心去冒个险。

如今回望,我还是感觉有些遗憾,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坚持自己当时对于一座城市的执念,而不是被家人说服、妥协,去一座有点无趣的城市读书。

还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那个夏天,我们在学校上暑期班,比赛期间,每天只要一下课或者自由活动,班长都会打开电视,同学们一起看奥运会。从那起,我就对北京萌生出一种遥遥的向往。家乡小城市所具有的精神丰富度并不高,在我的概念里,北京就像一个有魅力的符号,是一个会吸引很多有意思的灵魂跃入其中的文化大熔炉。

高考分数出来,我考得还不错,能在省会城市填报名牌大学。但我直接说,我想选北京,结果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北京离家太远,和家乡气候、生活习惯差异太大,以及——我的分数只能去一个“牌子凑合”的学校。

妈妈说辞简单粗暴:“北京一个亲戚都没有,你从小到大一直都特别需要人照顾。在一座巨型城市,你出点事、生个病都找不到人管,不能去。”

我爸爸则等妈妈噼里啪啦一通扫射后,才缓缓开口:“到强手如林的北京,你能填报的学校,肯定不如其他城市的名牌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怎么办?大学4年是为了求职打基础的,在北京找份好工作多难!”

不仅父母,我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大同小异。填报北京学校的同学太少了,大多数人选择省会城市,或者临近家乡的地区。

在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中,习惯了以父母意见为指令的我,内心也产生了动摇。尤其是爸爸的那一套“目的论”,让我尤其无法反驳。若是真如他们所说,任性北上结果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岂不是很丢人?

所以,在交高考志愿表时,我违背了心里真实而强烈的心愿,去了一座不太喜欢的城市。那一天,我看到班级有两个男生填报了北京的高校,一群同学还围着他们大呼小叫,觉得把未来4年和那座城市绑定的决定,简直和勇士一样令人震撼。

看着他们一副无怨无悔的表情,我心情有点复杂,感觉自己还是懦弱了一点。但为了“证明”选择的合理性,我还是找了各种理由:“也许我会很喜欢那座城市呢!”“从那个名牌大学毕业,未来找工作肯定会顺风顺水的!”

秋天,高中同学们四散,开启为期4年的青春剧本。那所大学校风的确很好,室友和同学们都不错,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品质无可挑剔。

只是,看着都“挺不错”的一切,在我眼中似乎多少缺了一点“极致的满足”。这座城市相对“安分守己”,像一个没有多少棱角的乖宝宝,生活足够舒适安逸,可是不会有那种让你心潮澎湃的惊喜生长出来。

这座城市缺少新潮的文化空间,学校里年轻人的内心单纯,目标明确。比如我室友的规划就很清晰: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尽快在这里买房。这些规划没问题,很好,但不是我想要的。

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上,我看到选择去北京的高中男同学,在开辟着一片令我心驰神往的美好疆土。他们交往的朋友,参加的活动,交流的空间,以及分享出来的大学生活心得,都是我当前不曾接触的。

尤其是大三放寒假时,我去北京旅游,他们带着我在这座城市到处闲逛,去他平时爱去的书店、剧场、胡同、咖啡店,听他说到很酷炫的实习工作,我内心的遗憾不可抑制地生长出来:啊,要是我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多坚持一下,义无反顾奔向北京,那么我大学4年青春,是不是能多一点肆意潇洒的快感?多一些与有趣人群交往的机会?而不只是默默地被迫接受目前的轨迹。

然而,我和本属于我的快乐擦肩而过了。偶尔和父母提起,他们还是不以为然:“同事家孩子去北京打拼有多辛苦你知道吗?工作好多年也过得一般,这样有啥好的?”这种对话就迅速以一句“你现在这样最好”终止了。

青春这条单行道,选了就走下去了,也没必要纠结最终的结果孰优孰劣。只不过现在,每当有年轻孩子们咨询高考志愿时,我都会对他们说:“如果你有向往的城市,有心仪的答案,那就朝这个答案出发吧。”

高考志愿留下的遗憾,也改变了我后来工作、生活的态度。信你听见的最清晰的心声,才是最不会遗憾的做法。

---------------

如果当年更努力一下

李帆

我对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再努力一下,就会攀升到更高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风景,结交更多有趣的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缘……

---------------

读大学之前,我没见识过晚自习,深夜路过教学楼,看到那里灯火通明时,穷极想象力,莫过于“夜校还没下课呀”?

地处西北,人口总数不大,竞争压力也小很多,我在的省份,一直是高考移民的圣地。教导主任曾经考虑过高三学生课后自习的事情,还做了很多事先动员工作,响应者寥寥,最终因夜路安全原因作罢。整个高考阶段,大家优哉游哉,当然,假期也是补过课的,但强度嘛,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大环境如斯,小环境呢?反正在我家没人逼我读书。读到高中,我已经是整个家族的最高学历。钳工、电工、裁缝、水暖工,在以手艺人为主的家庭中,作为读书的那一个,我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好在对知识的基本尊敬是有的,我也因此豁免做很多家务,副作用是一直到结婚,我都笨手笨脚,动手能力近乎于无,仿佛背叛了我的家族。

实际上并没有,相反,我一直给家人以惊喜。他们对我的期望,开始是读个中专,毕业找个办公室的工作,完全脱产,否则三班倒太辛苦了。后来是混个大专文凭,有干部编制更好。再往后,对我调高了期望值——要是能上某某大学就好了。

某某大学,物理距离我家只有3站路,在家人心目中,这个距离已是遥不可及。好在这个愿望,在3天高考后,也无惊无险地实现了。我妈的原话是:“就像做梦一样。”我们一家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对子女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更谈不上野心。

而我的自我怀疑,在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外省的同学们成绩都好得出奇,了解到他们之前经过怎样的学习强度,我释然了一些,继而对自己之前虽不能算吊儿郎当,但确属不思上进的高三生涯进行了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跟他们一道去上晚自习,彻底把“大学比高中轻松”这种邪说抛到了脑后。然后,我的成绩逐渐提上来一些,并没有很高,不过,足以让我不再担心自己的智商原因。

而事情不止于此。大三的时候,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交流活动。学院派出精锐学生,插班进入某东部省份大学同专业院系,一个学期后,纷纷包揽了所在班级的垫底。为了照顾鄙校的尊严,调整了一下政策,交流生就不参与排名了。与之对照,对方交流到我校的学生,在与其相处中,觉得衣食住行也属寻常,但为啥见识还有成绩都那么棒呢?

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在我读书那会儿,网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信息流通龟速,了解世界的窗口,就是从身边这些异乡、异校的同学开始。他们为我缓缓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种差距,似乎每天上晚自习也弥补不了。我就想,当初高考时,再努力一把,考去这些学校,是不是自己也会有质的提高?

坦白地说,我对奋斗这件事情,还是充满了怀疑。可我对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再努力一下,就会攀升到更高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风景,结交更多有趣的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缘……想到曾经还是有这样的机会,说没有后悔,也是不诚实的。

【责任编辑:郭韶明 汪文 邹艳娟     流程编辑:郭韶明 汪文 邹艳娟 】